苏轼《范增论》原文及翻译
| | 苏轼 原文: 汉用陈平计, 间疏楚君臣, 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 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 君王自为之, 愿赐骸骨, 归卒伍。”未至彭城, 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 善矣。不去, 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 羽不听, 终以此失天下, 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 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 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 先集为霰。’增之去, 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 以项燕。项氏之兴也, 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 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 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 岂独为楚之盛衰, 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 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 则疑增之本也, 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 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 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 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 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 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 而擢为上将, 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 义帝必不能堪, 非羽弑帝, 则帝杀羽, 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 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 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 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 而杀其所立, 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 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 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 力能诛羽则诛之, 不能则去之, 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 合则留, 不合即去, 不以此明去就之分, 而欲依羽以成功, 陋矣!虽然, 增, 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 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译文: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 离间楚国君臣, 使之疏远。项羽怀疑范增和汉国私下勾结, 渐渐剥夺他的权力。范增大怒, 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 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回乡时, 还没到彭城, 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苏子说, 范增离去是好事, 若不离去, 项羽一定会杀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 既如此, 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 项羽不听, 终因此而失去天下。(那么范增)应当在此时离开项羽吗?回答说, 不。范增想要杀死沛公, 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 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时离去呢?《易经》说:“知道选择恰当时机, 那不是很神明吗?”《诗经》说:“观察那气象, 若要下雪, 水气必定先聚集成霰。”范增离去, 应当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 陈涉能够得民心, 因为打出了楚将项燕和公子扶苏的旗帜。项氏的兴盛, 因为拥立了楚怀王孙心;而诸侯背叛他, 也是因为他谋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 范增实为主谋。义帝的存亡, 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 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杀卿子冠军;就是谋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 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之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 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 然后谗言才得以听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 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猜疑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义帝;称他是天下的贤君。仅仅是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 在稠人广众之中识别卿子冠军, 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 若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 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 不是项羽谋杀义帝, 就是义帝杀了项羽, 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 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杀义帝, 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争而却没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 项羽怀疑范增, 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在项羽杀卿子冠军之时, 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 还没有确定君臣的名分, 如果替范增考虑, 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 不能杀他就离开他, 岂不是毅然决然的大丈夫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 意见相合就留下来, 意见不合就离开他, 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分寸, 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 浅陋�。〖词拐庋�, 范增还是被汉高祖所畏忌。范增不离去, 项羽就不会灭亡。唉, 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
相关练习:苏轼《范增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