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王蕴传》原文及翻译
|
| 晋书 原文: 王蕴, 字叔仁, 孝武定皇后父, 司徒左长史蒙之子也。起家佐著作郎, 累迁尚书吏部郎。性平和, 不抑寒素, 每一官缺, 求者十辈, 蕴无所是非。时简文帝为会稽王, 辅政, 蕴辄连状白之, 曰:“某人有地, 某人有才。”务存进达, 各随其方, 故不得者无怨焉。补吴兴太守, 甚有德政。属郡荒人饥, 辄开仓赡恤。主簿执谏, 请先列表上待报, 蕴曰:“今百姓嗷然, 路有饥馑, 若表上须报, 何以救将死之命乎!专辄之愆, 罪在太守, 且行仁义而败, 无所恨也。”于是大振贷之, 赖蕴全者十七八焉。朝廷以违科免蕴官, 士庶诣阙讼之, 诏特左降晋陵太守。复有惠化, 百姓歌之。 定后立, 以后父, 迁光禄大夫, 领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 封建昌县侯。蕴以恩泽赐爵, 非三代令典, 固辞不受。朝廷敦劝, 终不肯拜, 乃授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假节, 复固让。谢安谓蕴曰:“卿居后父之重, 不应妄自菲�。钥魇庇�, 宜依褚公故事, 但令在贵权于事不事耳。可暂临此任, 以纾国姻之重。”于是乃受命, 镇于京口。 蕴素嗜酒, 末年尤甚。及在会稽, 略少醒日, 然犹以和简为百姓所悦。时王悦来拜墓, 蕴子恭往省之, 素相善, 遂留十余日方还。蕴问其故, 恭曰:“与阿太语, 蝉连不得归。”蕴曰:“恐阿太非尔之友。”阿太, 悦小字也。后竟乖初好, 时以为知人。太元九年卒, 年五十五, 追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三》) 译文: 王蕴, 字叔仁, 是孝武定皇后的父亲, 司徒左长史王蒙的儿子.起初担任官职佐著作郎, 多次升迁官职成为尚书吏部郎.王蕴性格平和, 不压制出身低微的人, 每次空缺一个官职时, 总有十多人相争, 王蕴公正处断不偏不倚.当时简文帝为会稽王、主持朝政, 王蕴总是接连不断去信报告, 说:“某人有名望某人有才干.”他尽可能地推荐人才, 并根据性格特点使人尽其才, 所以不被任用的人也毫无怨言.他补任吴兴太守时, 很有德政.碰上当地闹灾荒贫困的百姓没饭吃, 王蕴擅自开仓赈恤.主簿坚决反对, 请求先详细上报朝廷.王蕴回答说:“现在百姓嗷嗷待哺, 路边已有人饿死, 如果等上报朝廷批准后再赈济百姓, 怎么能救济快饿死的人呢?擅自开仓赈济的过失, 罪责在太守, 如果推行仁义而得罪, 我没有什么怨恨.”于是大规�?株饧眉⒍龅脑置�, 大多数人依赖王蕴的救济而存活下来.朝廷以违犯制度免除王蕴的官职, 各式人等到朝廷为王蕴伸冤, 皇帝特例只将他降职为晋陵太守.到晋陵后他仍旧推行爱民、惠民政策, 受到百姓称颂。 他的女儿被立为孝武帝的皇后, 因为是皇后的父亲, 他被升迁为光禄大夫, 兼任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 封为建昌县侯.王蕴认为因为恩泽被赐爵, 不是古来的惯例, 坚决推辞不接受.朝廷再三督促劝告, 王蕴最终还是拒绝, 于是朝廷任命他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徐州刺史, 授予符节, 他极力推辞, 经谢安劝说他:“您居于皇后父亲的重要地位, 不应该看轻自己, 来有亏时运, 应该依照褚公的旧例, 只做到身处贵位并不做什么事, 可以暂时担此重任, 来缓解做国戚的重压.”于是就接受任命.在京口镇守。 王蕴平素喜欢喝酒, 晚年尤其厉害, 在会稽内史任上时, 常终日不醒.但为政和简, 为百姓所喜爱.当时王悦来拜谒祖坟, 王蕴的儿子王恭前去探望, 一向关系很好, 于是就留了十几天才返回.王蕴问缘故, 王恭说:“和阿太交谈, 连续几日不能回来.”王蕴说:“恐怕阿太不是你的朋友.”阿太是王悦的小字.后来最终断绝当初的友好关系, 当时的人认为王蕴能了解别人.太元九年去世, 年龄五十五岁, 追封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相关练习:《晋书·王蕴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