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王制》原文及翻译
| | 荀子 原文: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 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 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 举笃敬, 兴孝弟, 收孤寡, 补贫穷, 如是, 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 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 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欲荣则莫若隆礼敬士矣, 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 是君人者之大节也。三节者当, 则其馀莫不当矣;三节者不当, 则其馀虽曲当, 犹将无益也。孔子曰:“大节是也, 小节是也, 上君也。大节是也, 小节一出焉, 一入焉, 中君也。大节非也, 小节虽是也, 吾无观其馀矣。” (取材于《荀子·王制》) 译文: 马在拉车时受惊, 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车子上;老百姓被政治吓怕, 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他们的职位上。马在拉车受惊了, 那就没有比使它安静下来更好的了;老百姓被政治吓怕了, 那就没有比给他们恩惠更好的了。选用贤良的人, 提拔忠厚老实的人, 提倡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收养孤儿寡妇, 补助贫穷的人, 像这样, 那么老百姓就安于政治了。老百姓安于政治, 然后君子才能安居上位。古书上说:“君主, 就像船;百姓, 就像水。水能浮起船, 水也能倾覆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统治人民的君主, 要想安定, 就没有比调整好政策、爱护人民更好的了;要想荣耀, 就没有比尊崇礼义、敬重士人更好的了;更想建立功业和名望, 就没有比推崇品德高尚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更好的了。这些是当君主的重要关键。这三个关键都做得恰当, 那么其余的就没有什么不恰当了。这 三个关键做得不恰当, 那么其余的即使处处恰当, 还是毫无裨益的, 孔子说:“大节对, 小节也对, 这是上等的君主, 大节对, 小节有些出入, 这是中等的君主。大节错了, 小节即使对, 我也不要再看其余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