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月食》阅读练习及答案
| | | 顾炎武 原文: 李鲈习西洋之学, 述其言曰:“月本无光, 借日之照以为光曜。至望日, 与地, 日为一线, 月见地不见日, 不得借光, 以是以无光也。”或曰:“不然。曾有一年, 月食之时, 当在日没后, 乃日尚未沉, 而出地之月已食矣。东月初升, 西日未没, 人两见之, 则地固未尝遮日月也, 何以云见地不见日乎?”答曰:“于所见者非月也, 月之影也, 月固未尝出地也。何以验之?今试以一文钱置虚器①中, 前之却之②, 不见钱形矣, 却贮水令满而钱见, 则知所见者非钱也。乃钱之影也。日将落时, 东方苍苍凉凉, 海气升腾, 犹夫水然, 其映而升之亦月影也。如必以东方之月为真月。则是以水面之钱为真钱也, 然乎?否乎?又如渔者见鱼浮水面, 而投叉刺之, 心稍下于鱼, 乃能得鱼, 其浮于水面者。鱼之影也。舟人刺篙, 其半在水, 视之若曲焉, 此皆水之能影物也。然则月之受隔于地, 又何疑哉。 译文: 李鲈学习西洋学问, 他说:“月亮本来是没有光的, 是借助太阳光才明亮的.到十五日, 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线, 月亮照见地球照不见太阳, 不能借到太阳的光, 所以没有光.”有人说:“不是这样.曾有一年, 月食之时, 当在日没后, 乃日尚未沉, 而出地之月已食矣.东月初升, 西日未没, 人两见之, 则地固未尝遮日月也, 何以云见地不见日乎?”回答说:“你所见的不是月也, 是月之的影子, 月亮本来就不曾出地面.用什么来验证呢?心在试着用一文钱放置在器皿中, 前之却之, 不见钱形矣, 却贮满水而钱看见了, 则知所见者不是钱.是钱的影子.日将落时, 东方苍苍凉凉, 海气升腾, 好像是水的样子, 其映而升之也是月影.如果一定认为东方的月为真月.则是以水面之钱为真钱也, 是这样吗?不是吗?又如打鱼的人看见鱼浮在水面, 而投叉刺它, 要稍微在鱼之下, 才能得鱼, 那浮于在水面的是鱼的影子.船工撑船, 高一半在水里, 看它像弯曲一样.这都是水中的影子�。慈徽庋�, 那么月亮收到地球的阻挡, 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