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张勇传》原文及翻译
|
| 清史稿 原文: 张勇, 字非熊, 陕西咸宁人。善骑射, 仕明为副将。顺治二年, 英亲王阿济格师次九江, 勇来降, 檄令招抚, 得总兵以下七百余人。时李自成将贺珍等分据汉 中、兴安、固原诸地, 窥西安。勇与副将任珍、马宁等御战, 屡败之。大学士洪承畴视师湖广, 勇请自效, 诏奖其忠勤, 召诣京师。承畴亦荐勇智勇兼备, 所部兵精 马足, 请移授经略右标总兵, 上许之。勇入对, 赐冠服、甲胄、弓矢, 加右都督。勇将行, 命内大臣索尼等传谕曰:“当今良将如勇者甚少。军务不可悬度, 当相机而行, 勿负才轻敌。”至军, 佐承畴屡破敌。 康熙二年, 以勇久镇甘肃, 威名素著, 属番詟服, 命还镇甘肃。三年, 加太子太�!N骼乃�, 号大草滩, 厄鲁特蒙古乞驻牧於此。勇以其地当要隘, 不容逼处, 自往谕之, 事遂寝。因请筑城其地, 曰永固。旁建八寨, 相联属为声势。十二年, 吴三桂反, 四川总兵吴之茂叛应之。十三年, 三桂使招勇, 勇执其使以 闻。陕西提督王辅臣亦叛, 勇督兵防御。辅臣招勇, 勇斩其使, 上嘉之, 封靖逆侯.. 吴之茂屯乐门, 分兵攻陷通渭。勇督兵道伏羌赴援, 之茂兵�!V沼嘀诟凑�, 勇勒兵冲击, 之茂大败。勇与佛尼勒、进宝等尽平贼寨。十七年, 准噶尔台吉噶尔 丹兵入河套, 厄鲁特部为所败, 假道赴青海, 阑入内地, 勇驱令出塞。二十三年, 闻青海蒙古游牧近边城, 率兵赴丹山防御, 至甘州, 病笃。上闻, 遣医并其子云翼 驰驿往视。寻卒, 赠少师,仍兼太子太师, 赐祭葬, 谥襄壮.。 勇身经数百战, 临敌若无事, 而智计横出, 每以寡胜众。居恒恂恂退让, 宾礼贤士。用人尽其材, 其所甄拔, 往往起卒伍为大将, 良栋、进宝尤其著者也。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四十二》) 译文: 张勇, 字非熊, 是陕西咸宁人。擅长骑马射箭, 在明朝官至副将。顺治二年, 英亲王阿济格的军队驻扎在九江。张勇前来投降, 下令让他招降安抚, 招来了总兵及以下官兵七百多人。当时李自成的将领贺珍等人分别占据汉中、兴安、固原等地, 窥视西安。张勇和副将任珍、马宁等人抵御作战, 屡次打败了他们。大学士洪承畴到湖广两地督率军队, 张勇请求到军中效力。皇帝下诏褒奖他的忠诚勤勉, 召他回京师。洪承畴也推荐张勇, 说他智勇双全, 所率领的军队兵精马足, 奏请调他担任经略右标总兵的职务, 皇上应允了。张勇进宫面见皇上, 皇上赐给他官帽官服、铠甲头盔、弓箭, 加官为右都督。张勇要赴任时, 皇上让内大臣索尼等人传达圣谕说:“当今像张勇这样优秀的将领很少。军中的事务不要凭空猜测, 要看实际情况灵活办事, 不要自负有才而轻视敌人。”到军中, 辅佐洪承畴屡次打败敌军。 康熙二年, 因为张勇曾长时间镇守甘肃, 威名一向显扬, 皇上命令他回去镇守甘肃。康熙三年, 加官太子太�!N骼莘崛�, 号称大草滩, 厄鲁特蒙古请求在这里定居放牧。张勇认为那个地区正当重要关隘, 不容许靠近居�。郧鬃郧叭ニ得�, 这件事就停止了。张勇趁机奏请在那个地区建造城池, 叫永固。旁边建造八座营寨, 互相联系, 互为支援。康熙十二年, 吴三桂造反, 四川总兵吴之茂也叛乱响应他。十三年, 吴三桂派人招降张勇, 张勇抓了他的信使并上报朝廷。陕西提督王辅臣也反叛了, 张勇率领军队防御。辅臣招降张勇, 张勇斩杀了他的来使, 皇上嘉奖张勇, 封他为靖逆侯。吴之茂在乐门屯兵, 分兵攻陷了通渭。张勇率兵取道伏羌赶去增援, 吴之茂的军队溃败。吴之茂召集剩下的兵众再打, 张勇率兵冲击, 吴之茂被打得大败。张勇彻底平定了贼人的营寨。康熙十七年, 准噶尔部吉噶尔丹的军队进入河套地区, 厄鲁特部被他们打败, 借道前往青海, 擅自进入内地, 张勇驱逐他们命令他们退出关塞。二十三年, 张勇听说青海蒙古游牧部族靠近了边境城市, 就率领军队赶赴丹山去防御。到了甘州, 病重。皇上听说了, 派遣御医和他的儿子张云翼驾乘驿马前往看视。不久张勇病逝, 朝廷加赠他少师, 并仍兼任太子太师, 谥号襄壮。 张勇一生亲自参加数百次战斗, 面临千军万马就像没事人一样, 而智谋和计策百出, 常常以少胜多。平时总是恭谨谦让, 对贤能之人以礼相待。任用人才尽其所能, 他辨别选拔的人, 往往出身于一般士兵却最终成为大将, 像赵良栋、王进宝是其中特别著名的两个。
相关练习:《清史稿·张勇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