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陈书·蔡徵传》原文及翻译
        陈书
        原文:
            蔡徵, 字希祥, 侍中、中抚军将军景历子也。幼聪敏, 精识强记。七岁, 丁母忧, 居丧如成人礼。继母刘氏性悍忌, 视之不以道, 徵供侍益谨, 初无怨色。徵本名览, 景历以为有王祥之性, 更名徵, 字希祥。
            梁承圣初, 高祖为南徐州刺史, 召补迎主簿。寻授太学博士。天嘉初, 迁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 历外兵参军事、尚书主客郎, 所居以干理称。至德二年, 迁廷尉卿, 寻为吏部郎。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 掌诏诰。寻授左民尚书, 与仆射江总知撰五礼事。后主器其材干, 任寄日重, 迁吏部尚书、安右将军, 每十日一往东宫, 于太子前论述古今得丧及当时政务。又敕以廷尉寺狱, 事无大�。♂缫榫�。俄有敕遣徵收募兵士, 自为部曲, 徵善抚恤, 得物情, 旬月之间, 众近一万。徵位望既重, 兼声势熏灼, 物议咸忌惮之。寻徙为中书令, 将军如故。中令清简无事, 或云徵有怨言, 事闻后主, 后主大怒, 收夺人马, 将诛之, 有固谏者获免。祯明三年, 隋军济江, 后主以徵有干用, 权知中领军。徵日夜勤苦, 备尽心力, 后主嘉焉, 谓曰“事宁有以相报”。及决战于钟山南岗, 敕徵守宫城西北大营, 寻令督众军战事。城陷, 随例入关。
            徵美容仪, 有口辩, 多所详究。至于士流官宦, 皇家戚属, 及当朝制度, 宪章仪轨, 户口风俗, 山川土地, 问无不对。然性颇便佞进�。荒芤酝怂刈砸�。初拜吏部尚书, 启后主借鼓吹, 后主谓所司曰:“鼓吹军乐, 有功乃授, 蔡徵不自量揆, 紊我朝章。然其父景历既有缔构之功, 宜且如所启, 拜讫即追还徵不修廉隅, 皆此类也。隋文帝闻其敏赡, 召见顾问, 言辄会旨, 然累年不调, 久之, 除太常丞。历尚书民部仪曹郎, 转给事郎, 卒, 时年六十七。(节选自《陈书•蔡徵传》)


        译文:
            蔡徵, 字希祥, 侍中、中抚军将军蔡景历的儿子。幼年聪敏, 强于记忆。七岁, 母亲去世, 按成年人的礼节服丧。继母刘氏性格凶悍妒忌(蛮横猜忌), 不按常道对待他, 蔡徵供奉侍候(她)更加谨慎, 从来没有怨恨的神色。蔡徵本名蔡览, 蔡景历认为他有王祥的品性, 替他改名蔡徵, 字希祥。
            梁朝承圣初年, (陈)高祖担任南徐州刺史, 征召蔡徵补任迎主簿。天嘉初年, 改任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 历任外兵参军事、尚书主客郎, 任职期间以办事干练为人所称道。至德二年, 改任廷尉卿, 不久担任吏部郎。改任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 掌管诏诰。不久授左民尚书, 与仆射江总负责编撰五礼事宜。后主器重他的才干, 任用寄望日趋加重。改任吏部尚书、安右将军, 每十天去东宫一次, 在太子面前论述古今得失和当时的政务。又诏令廷尉寺狱, 事无大�。疾赡刹提绲囊槁劬龆�。不久有诏令派蔡徵收募兵士, 自为编制, 蔡徵善于安抚体恤士兵, 很得人心, 十天到一个月之间, 士兵已近一万。蔡徵地位威望已经很高, 加上声势逼人, 众人议论都妒忌惧怕他。不久转为中书令, 将军照旧。中书令清简无事, 有人说蔡徵有怨言, 此事传到后主耳中, 后主大怒, 收夺他的人马, 将要杀他, 有人极力谏诤, 使他获免。祯明三年, 隋军渡江, 后主认为(因为)蔡徵有才干, 暂时代任中领军。蔡徵辛勤劳苦, 尽心尽力, 后主嘉奖他, 说道:“事情平定后一定有报答。”到了在钟山南岗决战, 命蔡徵守卫宫城西北大营, 不久命令他统领众军作战。城被攻陷, 按通例入关。
            蔡徵容貌仪态很美, 有口才, (对许多事情)都有深入研究。诸如士流官宦, 皇家戚属, 以及当朝制度, 宪章礼仪, 户口风俗, 山川土地, 凡问无所不能对答。然而生性颇会阿谀逢迎进�。荒芤郧说醋允�。起初被授吏部尚书, 启奏后主借用鼓吹军乐, 后主对主管官员说:“鼓吹军乐, 有功者才能授予, 蔡徵不自量度, 扰乱我的朝廷章法, 然而他的父亲蔡景历有着缔造之功, 应暂且如他所启奏, 授官完毕就把它追讨回来。”蔡徵不注重廉洁自律, 大都像这样。隋文帝听说蔡徵聪敏能干, 召见他咨询, 言谈中他总能领会旨意, 但多年没有获得调任, 过了很久, 才被任命为太常丞。历任尚书民部仪曹郎, 转任给事郎, 六十七岁时去世。

        相关练习:《陈书·蔡徵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陈书·吴明彻》《陈书·周文育》
        《陈书·周弘正传》《陈书·沈君理传》
        《陈书·周文育传》《陈书·淳于量传》
        《陈书·韩子高传》《陈书·孙玚传》
        《陈书·何之元传》《陈书·孔奂传》
        《陈书·任忠传》《陈书·谢贞传》
        《陈书·张种传》《陈书·王元规传》
        《陈书·樊毅传》《陈书·袁宪传》
        《陈书·周迪传》《陈书·樊猛传》
        《陈书·萧引传》谢灵运《登池上楼》简析
        《答谢中书书》《核舟记》
        《鸿门宴》吴均《与朱元思书》
        屈原《橘颂》《阿房宫赋》
        《廉颇蔺相如列传》《五人墓碑记》
        《报任安书》《蜀道难》
        《秦晋崤之战》《赵普》
        《指南录后序》《百丈山记》
        《张中丞传》后叙·《与元微之书》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原毁》
        《兴贤》《屈原列传》
        《六一居士传》《伤仲永》
        《江南春绝句》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