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原文及翻译

        三国志·蜀书
        原文:
            法正字孝直, 扶风郿人也。建安初, 正入蜀依刘璋, 不任用, 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 忖璋不足与有为, 常窃叹息。松于荆州见曹公还, 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正, 正辞让, 不得已而往。正既还, 为松称说先主有雄略, 密谋协规, 愿共戴奉, 而未有缘。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 松遂说璋宜迎先主, 使之讨鲁, 复令正衔命。正既宣旨, 阴献策于先主曰:“以将军之英才, 乘刘牧之懦弱;张松, 州之股肱, 以响应于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 冯天府之险阻, 以此成业, 犹反掌也。”先主然之, 溯江而西, 与璋会涪。北至葭萌, 南还取璋。
            郑度说璋曰:“左将军①县军袭我, 兵不满万, 士众未附, 野谷是资, 军无辎重。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 其仓廪野谷, 一皆烧除, 高垒深沟, 静以待之。彼至, 不过百日, 必将自走。走而击之, 则必禽耳。”先主闻而恶之, 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 无可忧也。”璋果如正言, 黜度, 不用其计。
            二十二年, 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 定汉中, 不因此势以图巴、蜀, 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今策渊、邻才略, 不胜国之将帅, 举众往讨, 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 时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 乃率诸将进兵汉中, 正亦从行。自阳平南渡沔水, 缘山稍前, 于定军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 大破渊军, 渊等授首。曹公西征, 闻正之策, 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 必为人所教也。”
        (选自《三国志·蜀书·法正传》, 有删改)
        【注】①左将军:刘备曾授左将军之职。

        译文:
            法正字孝直, 是扶风郡人。建安初年, 法正到蜀郡投靠刘璋, 不受重用, 很不得志。益州别驾(州刺史助理)张松和法正交往甚好, 他们揣度着, 觉得不值得与刘璋共图大业, 常常暗自叹息。张松到荆州拜见曹操后返回益州, 劝说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 去结交刘备。刘璋问:“谁可以当使者?”张松就推荐了法正, 法正推辞, 但在刘璋的坚持下, 他不得已去了。法正回来后, 对张松称说刘备有雄才大略, 他们秘密谋划, 想一起拥戴事奉刘备, 却一直没有机会。后来, 因刘璋听说曹操要派遣将领征伐张鲁而心中害怕, 张松就乘机劝说刘璋应当迎请刘备, 让刘备去征讨张鲁。于是刘璋再次让法正领命出使。法正向刘备转达了刘璋的意图后, 便暗地里向刘备献计说:“凭将军您的英雄才略, 趁着现在刘璋懦弱无能, 张松是州中的重要官员, 可在内部接应, 然后依仗益州的丰富资源, 凭藉天府的险要地形, 用这成就帝王大业, 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了。”刘备认为他说得很对, 就逆长江西上, 和刘璋在涪地相会。刘备向北到葭萌去讨伐张鲁, 后来回军向南攻打刘璋。
            郑度劝刘璋说:“左将军刘备孤军深入来袭击我们, 部下士兵不到一万人, 军民还没有归附他, 他只能用田野中的庄稼作为军粮, 军队缺少必要的物资。对付他的最好办法, 是把巴西和梓潼的百姓全部驱赶到涪水以西, 将仓库中的粮食和田野的庄稼全都烧掉, 增高壁垒, 深挖战壕, 按兵不动, 等待他们到来。他们到这里, 熬不过一百天, 就一定会自行逃离。这时我们追击, 就一定能抓获刘备。”刘备听说后很忌讳此事, 向法正询问对策。法正说:“刘璋最终不会采纳郑度的计策, 你不必忧虑。”刘璋果然像法正所说的那样, 罢免了郑度, 不采用他的计谋。
            建安二十二年, 法正劝刘备说:“曹操一出兵就降服了张鲁, 平定了汉中, 没有趁着这个形势夺取巴、蜀, 却留下夏侯渊、张邻驻守汉中。如今估量夏侯渊、张邻的才智谋略, 比不上我们的将领, 发兵前往征讨, 就一定能战胜他们。在战胜他们之时, 我们就发展农业, 积蓄粮食, 寻找时机, 上可以消灭敌寇, 尊奉王室, 中可以逐步占取雍州、凉州, 拓展疆域, 下可以坚守险要之地, 作长久的打算。这大概是上天把良机赐给我们, 时机不能错过啊。”刘备认同他的计策, 就率领众将领进军汉中, 法正也随同前往。刘备从阳平关向南渡过沔水, 沿着山势逐渐向前推进, 在定军山一带扎营。夏侯渊率兵来争夺此地。法正说:“可以攻击他了。”刘备命令黄忠率兵登上高处擂鼓呐喊进攻, 大败夏侯渊的军队, 夏侯渊等人被杀。曹操西征, 听说了法正的计策, 说:“我本来知道刘玄德不具备这样的谋略, 一定是被人教授的。” 

        相关练习:《三国志·法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国志·蜀书·法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春夜洛城闻笛》《江南逢李龟年》
        《送元二使安西》《过秦论》
        《晏子治东阿》《郑人逃暑》
        《李贺小传》《活水源记》
        袁宏道《极乐寺纪游》《子罕弗受玉》
        《孔子世家》《方山子传》
        《指喻》《病入膏肓》的
        《阳子之宋》《乌江自刎》
        《大铁椎传》《天时不如地利》
        聊斋志异《梦狼》晏殊《蝶恋花》
        王昌龄《出塞》《望洋兴叹》
        《宋史·赵普传》《乐民之乐, 忧民之忧》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