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韩麒麟传》原文及翻译
| | | 北史 原文: 韩麒麟, 昌黎棘城人。自云汉大司马增之后也。父瑚, 秀容、平原二郡太守。麒麟幼而好学, 美姿容, 善骑射。景穆监国, 为东曹主书。文成即位, 赐爵渔阳男。后参征南慕容白曜军事。进攻升城, 师人多伤。及城溃, 白曜将坑之。麒麟谏曰:“今方图进趣, 宜示宽厚, 勍敌在前, 而便坑其众, 恐三齐未易图也。”白曜从之, 皆令复业, 齐人大悦。后白曜表麒麟与房法寿为冀州刺史。 孝文时, 拜齐州刺史, 假魏昌侯。在官寡于刑罚, 从事刘普庆说麒麟曰:“明公仗节方夏, 无所斩戮, 何以示威?”麒麟曰:“人不犯法, 何所戮乎?若必须斩断以立威名, 当以卿应之。”普庆惭惧而退。麒麟以亲附之人, 未阶台官, 士人沈抑, 乃表请守宰有阙, 宜推用豪望, 增置吏员, 广延贤哲, 则华族蒙荣, 良才获叙, 怀德安土, 庶或在兹。朝议从之。 太和十一年, 京都大饥, 麒麟表陈时务曰: 伏惟陛下天纵钦明, 道高三五, 上垂覆载之泽, 下有冻馁之人, 皆由有司不为其制, 长吏不恤其本。自承平日久, 丰穰积年, 竞相矜夸, 浸成侈俗。故令耕者日少, 田者日荒。谷帛罄于府库, 宝货盈于市里, 衣食匮于室, 丽服溢于路。饥寒之本, 实在于斯。愚谓凡珍玩之物, 皆宜禁断。吉凶之礼备为格式令贵贱有别人归朴素制天下男女计口受田宰司四时巡行台使岁一案检勤相劝课严加赏�!J曛�, 必有盈赡, 虽遇凶灾, 免于流亡矣。 卒官, 遗敕其子, 殡以素棺, 事从俭约。 麒麟立性恭慎, 恒置律令于坐傍。临终之日, 唯有俸绢数十疋, 其清贫如此。赠散骑常侍、燕郡公, 谥曰康。 (节选自《北史·卷四十·列传第二十八》有删改) 译文: 韩麒麟, 昌黎棘城人, 自称是汉朝大司马韩增的后代。父亲韩瑚, 曾任秀容、平原二郡太守。他年幼时就喜爱学习, 仪表俊美, 善于骑马射箭。景穆监理朝政, 任他为东曹主书。文成帝即位, 赐给他渔阳男的爵号。后来参加征南将军慕容白曜率领的征讨, 攻打升城, 军中有很多人受伤。等到攻破城池, 慕容白曜准备把抓到的俘虏全部活埋。韩麒麟劝告说:“现在我们谋图向南进�。ο允究砗袢拾�。强敌在前, 尚未打败, 却坑杀许多人, 恐怕南齐不容易图取呀。”白曜听从了他的劝告, 下令将俘虏全部释放, 让他们恢复本业。南齐人十分高兴。后来, 慕容白曜上表请求朝廷任韩麒麟与房法寿任冀州刺史。 孝文帝时, 他任齐州刺史, 封为魏昌侯。做官时很少用刑�!4邮铝跗涨烊八�:“您受朝廷之命治理中原时, 没有杀戮什么人, 凭什么树立威信?”他回答说:“人们不触犯刑律, 我为什么要杀戮?如果必须靠杀人来树立威信, 当用你来试试。”刘普庆满面惭愧地退下。韩麒麟因新归降的人没有能进身官府, 读书人颇受压抑, 便上表请求朝廷应该任用归附的豪门望族, 增加官吏数额, 广泛延纳贤士哲人。这样, 使大族蒙受恩荣, 人才获得进取的机会, 人人怀念朝廷恩德, 使地方安稳宁静, 或许根本就在于此。朝廷会议, 同意了他的意见。 太和十一年(487), 京都一带发生大饥荒, 韩麒麟上表陈述时务, 说:陛下您天资聪明英纵, 德望高于三王五霸。尽管上面有您覆天载地的恩泽, 下面却仍有挨饿受冻的百姓, 都是因为有关的部司不制定出奖励农耕的制度, 官吏不体恤农民, 不把农耕作为根本。自从长久升平, 多年丰收, 官吏竞相夸耀, 渐渐养成奢侈的风气。由此使得种田的人越来越少, 土地荒芜的越来越多;府库里的粮食布帛几乎用完, 集市上的东西却很充盈;家里衣食匮乏, 道路上行走的人却盛装艳服, 忍饥受寒的根本原因, 实在由此引起。我认为凡是珍奇玩好, 都应该禁绝;婚丧嫁娶的礼仪, 都应该制定一定的格式。让富贵和贫贱的有所区别, 人人归于朴素。根据天下男女数量, 按人口多少分给田地, 下级官吏四时到乡村巡行督促, 上级官吏, 一年检查一次, 多劝农夫耕田, 根据耕田情况, 严加奖励和处�!J曛�, 一定会有丰余, 再遇到灾荒, 可避免流离死亡。 韩麒麟性情恭敬谨慎, 经常将国家的律令放在座位旁边。临去世的时候, 家中惟有数十匹作为俸禄的丝绢。他的清贫就是这样。
相关练习:《北史·韩麒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