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杨守陈传》原文及翻译
|
| 明史 原文: 杨守陈, 字维新, 鄞人。祖范, 有学行, 尝诲守陈以精思实践之学。举景泰二年进士, 改庶吉士, 授编修。成化初, 充经筵讲官, 进侍讲。《英宗实录》成, 迁洗马。寻进侍讲学士, 同修《宋元通鉴纲目》。母忧服阕, 起故官。孝宗出阁, 为东宫讲官。时编《文华大训》, 事涉宦官者皆不录。守陈以为非, 备列其善恶得失。书成, 进少詹事。 孝宗嗣位,宫僚悉迁秩,执政拟守陈南京吏部右侍郎,帝举笔去“南京”字。左右言刘宣见为右侍郎, 帝乃改宣左,而以守陈代之。 修《宪宗实录》, 充副总裁。弘治改元正月, 上疏曰: 今视朝, 所接见者, 大臣之丰采而已。君子、小人之情状, 小臣、远臣之才行, 何由识?退朝所披阅者, 百官之章奏而已。诸司之典则, 群吏之情弊, 何由见?宫中所听信者, 内臣之语言而已。百官之正议, 万姓之繁言, 何由闻?恐陛下资于外者未博也。 愿遵祖宗旧制, 开大小经筵, 日再御朝。大经筵及早朝, 但如旧仪。若小经筵, 必择端方博雅之臣, 更番进讲。凡所未明, 辄赐清问。凡圣贤经旨, 帝王大道, 以及人臣贤否, 政事得失, 民情休戚, 必讲之明而无疑, 乃可行之笃而无弊。 若如经筵、常朝只循故事, 凡百章奏皆付内臣调旨批答, 臣恐积弊未革, 后患滋深。且今积弊不可胜数。官鲜廉耻之风, 士多浮竞之习。教化凌夷, 刑禁驰懈。俗侈而财滋乏, 民困而盗日繁。列卫之城池不修, 诸郡之仓库鲜积。甲兵朽钝, 行伍空虚。将骄惰而不知兵, 士疲弱而不习战。一或有警, 何以御之?此臣所以朝夕忧思, 至或废寝忘食者也。 帝深嘉纳。后果复午朝, 召大臣面议政事, 皆自守陈发之。寻以史事繁, 乞解部务。章三上, 乃以本官兼詹事府, 专事史馆。二年卒。谥文懿, 赠礼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杨守陈传》) 译文: 杨守陈, 字维新, 是鄞县人。祖父杨范, 有学问德行, 曾以精思实践的学问教诲杨守陈。考中景泰二年进士, 改任庶吉士, 授官编修。成化初年, 充任御前讲席的讲官, 晋升侍讲。《英宗实录》修成, 晋升洗马。杨守陈不久晋升侍讲学士, 与人共同修纂《宋元通鉴纲目》。守母亲丧期满服除, 起用任原官。孝宗出就封国, 杨守陈担任东宫讲官。当时编纂《文华大训》, 事情涉及宦官的都不收录。杨守陈认为不对, 完备地列出其善恶得失。书写成, 晋升少詹事。 孝宗即位, 宫僚都晋升官职, 执政拟定杨守陈为南京吏部右侍郎, 皇帝提笔去掉“南京”二字。左右近臣说刘宣现在是右侍郎, 皇帝于是改任刘宣为左侍郎, 而以杨守陈代替他。修撰《宪宗实录》, 充任副总裁。弘治改元正月, 杨守陈上疏说: 现在上朝处理政事, 接触看见的只是大臣的神采而已。君子、小人的情状, 被亲近小臣、被疏远大臣的才能品行, 凭什么了解呢?退朝所披阅的, 旨是百官的奏章而已。各部门的规章制度, 聚官作弊的情况, 凭什么看见?在宫中听信的, 旨是内臣的语言而已。百官的正确建议, 老百姓的不满议论, 凭什么听闻?我担心陛下借助于外物不广博。 希望遵守祖宗旧制, 开设大小御前讲席, 每天两次临朝。大的御前讲席及早朝, 旨按旧仪进行。至于小的御前讲席, 一定要选择端方博雅的大臣, 轮番进讲。凡是不明白的, 就赐详细询问。凡是圣贤的经义, 帝王的大道, 以及人臣贤能与否, 政事的得与失, 民情的喜乐和忧愁, 一定要研究明白而无疑虑, 才可以认真地施行而没有弊病。 如果御前讲席、平常朝拜旨是依循旧例, 一切章奏都交付内臣矫旨批答, 臣担心积弊没有革除, 后患会更加深重。况且现在积弊不可胜数。官员少有廉耻的风气, 士人多有浮华竞进的习俗。教化荒废, 刑禁松弛懈怠。风俗侈糜而财用更加缺乏, 百姓穷困而盗贼日益繁多。各卫所的城池不修治, 各郡的仓库少有积储。武器朽钝, 军队空虚。将领骄傲怠惰而不懂军事, 士兵疲惫懦弱而不熟习战斗。一旦有紧急事变, 靠什么来抵御?这是臣朝夕忧思, 甚至废寝忘食的原因。 皇帝深为赞许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果然恢复午朝, 召大臣当面议论政事, 都是从杨守陈启发而来。不久因史事繁多, 请求解除吏部事务。三次上奏, 才获许可以本官兼詹事府, 专心从事史馆事务。二年去世。谥号文懿, 追赠礼部尚书。
相关练习:《明史·杨守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