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原文及翻译
|
| 三国志 原文: 太史慈, 字子义, 东莱黄人也。少好学, 仕郡奏曹吏。会郡守与州牧有隙, 曲直未分, 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牧章已去, 郡守恐后之, 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 以选行, 晨夜取道, 到洛阳。慈以计败州牧诬章, 而郡守得清。由是知名, 而为州牧所疾。恐受其祸, 乃避之辽东。 北海相孔融, 闻而奇之, 数遣人讯问其母, 并致饷遗。后孔融在北海为贼所围, 慈为求救于平原相刘备, 单骑突围直出, 竞得刘备兵解融之难。 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 慈自辽东还, 未与相见, 暂渡江到曲阿见繇。未去, 会孙策至。或劝繇可以慈为大将军, 繇曰:“我若用子义, 许子将①不当笑我邪?”但使慈侦视轻重。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 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 正与策对。策刺慈马, 而揽得慈项上手戟, 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 于是解散。 慈当与繇俱奔豫章, 而遁于芜湖, 亡入山中, 称丹杨太守。是时, 策已平定宣城以东, 惟泾以西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 立屯府, 大为山越所附。策躬自攻讨, 遂见囚执。策即解缚, 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慈曰:“末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 当与卿共之。”即署门下督, 还吴授兵, 拜折冲中郎将。后刘繇亡于豫章, 士众万余人未有所附, 策命慈往抚安焉。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还。”策曰:“子义舍我, 当复与谁?”饯送昌门, 把腕别曰:“何时能还?”答曰:“不过六十日。”果如期而反。 慈长七尺七寸, 美须髯, 猿劈善射, 弦不虚发。尝从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②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其妙如此。曹公闻其名, 遗慈书, 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 而但贮当归。孙权统事, 以慈能制(刘)磐, 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 建安十一年卒。慈临亡, 叹息曰:“丈夫生世, 当带七尺之剑, 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 奈何而死乎!”权甚悼惜之。评曰:太史慈信义笃烈, 有古人之分。 选自《三国志•吴书四•卷四十九》, 有删改) 注:①许子将:许劭, 字子将, 当时著名的人物评论家, 刘繇的谋士。②楼棼:城楼上的柱子。 译文: 太史慈, 字子义, 东菜郡黄县人。(他)从小好学, 在郡里担任奏曹史。正巧当时郡守和州牧发生嫌隙, (双方各执一说, )谁对谁错难以分辨, 于是朝廷下令奏章先到的一方算是有理。那时候, 州牧的奏章已经发出, 郡守担心落后, 寻求可以派遣的人。太史慈当时二十一岁, 被郡守选中, 于是日夜兼程赶路, 到了洛阳。太史慈用计破坏了州牧诬告的奏章, 郡守的冤屈才获得澄清。太史慈也因这事出名, 却又因此被州牧怨J限-。(太史慈)担心被州牧报复, 便躲避到辽东去了。 北海相孔融听说这件事后, 认为太史慈是个奇才, 多次派人探访他的母亲, 并这给她丰厚的礼物。后来孔融在北�?け辉艨馨�, 太史慈为孔融到平原相刘备那里求救兵, 他单身冲出包围•终于搬来刘备的兵马, 解了孔融的围。 扬州刺史刘繇和太史慈同郡, 太史慈从辽东回来, 没有和别人见面, 只是渡江到曲阿去见刘繇。还没有去之前, 恰巧孙策打来了。有人劝刘繇可以派太史慈担任大将军, 刘繇说:“我如果用太史慈, 许劭不就要取笑我了吗?”只是让太史慈侦察(孙策)军队的真伪虚实。当时, 太史慈只带一名骑兵, 在路上遇到孙策。孙策随从的骑兵有十三人, 都是韩当、宋谦、黄盖一类的勇士。太史慈便向前挑战, 和孙策正面相对。孙策刺太史慈的马, 钩住太史慈脖子上的手戟, 太史慈也拿住了孙策的头盔。正好两家的兵骑赶来相助, 双方这才解散。 太史慈本来要和刘繇一起逃到豫章, 可是他却逃到了芜湖, 躲在山中, 自称是丹阳太守。那时候, 孙策已经平定了宣城以东.只有泾县以西六个县没有归附。太史慈于是住到泾县, 建屯立府, 山越之民有许多来归附的。后来, 孙策亲自来征讨, 太史慈才被俘虏。孙策见到太史慈, 立刻替他松绑, 拉着他的手, 说:“还记得在神亭那个时候的事吗?如果你在那个时候提到了我, 会如何呢?”太吏慈回答:“那可不一定。”孙策于是大笑说:“今目天下之事, 我要和你一起来商讨。”(孙策)立刻派他担任门下督, 回到吴郡, 授兵给他, 封他为折冲中郎将。后来刘繇在豫章死了, 兵士有一万多人, 不知道归附谁, 孙策命令太史慈前往安抚。(孙策)左右的人都说:“太史慈一定往北而去, 不再回来。”孙策说:“太史子义除了我, 还会依附谁呢?”(孙策)于是在昌门为他送行, 握着他的手腕道别, 向他说:“几时回来?”太史慈回答:“不超过六十天。”太史慈果然按期回来。 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 有很长的须髯, 长长的手臂, 很会射箭, 箭不虚发。他曾经跟随孙策讨伐麻保的贼兵, 贼兵在屯区里, 攀爬到楼上叫骂, 两手扶着楼的梁柱, 太史慈一箭射去, 贯穿贼人的手掌而射入梁柱, 围外一万多人看了个个叫好。他射箭的功夫就是如此神妙。曹操听到他的名声, 派人送信给太史慈, 用小箱子装着。太史慈打开一看, 里面没有任何文字, 只是放了(一种药材)当归。孙权掌权后, 因为太史慈能制住刘磐, 就把南方的事都托付给他。太史慈四十一岁, 在建安十一年(206)去世。太史慈临死时, 叹息道:“大丈夫生在世上, 应当带着七尺长剑, 来登上天子殿堂的台阶。如今我的志向没有实现, 怎么就要死�。 彼锶ǎㄖ捞反人懒�, )非常悲痛惋惜。评论谎:太史慈十分守信义, 诚厚刚正, 大有古人的风范。
相关练习:《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