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汉书·公孙贺传》原文及翻译

        汉书
        原文:
            公孙贺字子叔, 北地义渠人也。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 余篇。 
            贺少为骑士, 从军数有功。自武帝为太子时, 贺为舍人, 及武帝即位, 迁至太仆。贺夫人君孺,  卫皇后姊也, 贺由是有宠。元光中为轻车将军。军马邑。后四岁, 出云中。后五岁, 以车骑将军从大将 军青出, 有功, 封南窌侯。后再以左将军出定襄, 无功, 坐酎金, 失侯。复以浮沮将军出五原二千余里,  无功。后八岁, 遂代石庆为丞相, 封葛绎侯。时朝廷多事, 督责大臣。自公孙弘后, 丞相李蔡、严青翟、 赵周三人比坐事死。石庆虽以谨得终, 然数被谴。 
            初, 贺引拜为丞相, 不受印绶, 顿首涕泣, 曰:“臣本边鄙, 以鞍马骑射为官, 材诚不任宰相。” 上与左右见贺悲哀, 感动下泣, 曰:“扶起丞相。”贺不肯起, 上乃起去, 贺不得已拜。出, 左右问其故,  贺曰:“主上贤明, 臣不足以称, 恐负重责, 从是殆矣。” 
            贺子敬声, 代贺为太仆, 父子并居公卿位。敬声以皇后姊子, 骄奢不奉法, 征和中擅用北军钱 千九百万, 发觉, 下狱。是时, 诏捕阳陵朱安世不能得, 上求之急, 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上许 之。后果得安世。安世者, 京师大侠也, 闻贺欲以赎子, 笑曰:“丞相祸及宗矣。南ft之竹不足受我辞,  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安世遂从狱中上书, 告敬声与阳石公主有私, 及使人巫祭祠诅上, 且上甘泉当 驰道埋偶人, 祝诅有恶言。下有司案验贺, 穷治所犯, 遂父子死狱中, 家族。 
        节选自《汉书•公孙贺传》


        译文:
            公孙贺, 字子叔, 北地郡义渠县人。公孙贺的祖父昆邪, 汉景帝时任陇西郡太守, 因为率军攻打叛乱的吴、楚等国有功, 被封为平曲侯, 著书十几篇。 
            公孙贺年轻时当骑士, 参军作战数立战功。汉武帝做太子时, 公孙贺为太子舍人, 到武帝即位, 提拔公孙贺为太仆。公孙贺的夫人卫君孺, 是卫皇后的姐姐, 公孙贺因此而受宠幸。武帝元光年间, 任轻车将军, 驻军马邑。四年以后, 率军出云中攻击匈奴。又遇了五年, 以车骑将军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 有功, 被封为南卵侯。后又以左将军身份从定襄郡出击匈奴, 无功, 因献酎金成色不足而获罪, 失去侯爵。再以浮沮将军出五原郡二千余里攻击匈奴, 无功。八年以后, 终于代替石庆任丞相, 被封为葛绎侯。当时朝廷多事, 监督责罚大臣。从公孙弘以后, 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连着因事获罪而死。石庆虽然因为谨慎得享善终, 但多次遭受谴责。 
            当初公孙贺被任命为丞相时, 不愿接受丞相印绶, 叩头哭泣, 说:“我本来是边界上的人, 靠鞍马骑射的本领当了官, 才能实在不能胜任宰相。”皇上和左右大臣看见公孙贺悲哀, 都触动感情流下泪来, 武帝说:“扶起丞相。”公孙贺不肯起来, 皇上就起身走了, 公孙贺不得已接受了任命。出宫后, 左右大臣问公孙贺不愿当丞相的原因, 公孙贺说:“皇上贤明, 我当丞相不称职, 害怕受重责, 从此就危险了。” 
            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 代替公孙贺做了太仆, 父子同居公卿之位。公孙敬声仗恃自己是皇后姐姐的儿子, 骄纵奢侈不守法令, 武帝征和年间, 擅自挪用北军的钱一千九百万, 事情发现后, 被逮入监狱。这时皇上下诏搜捕阳陵县人朱安世还没捕获, 皇上急于将其逮捕归案, 公孙贺自己请求追捕朱安世来赎公孙敬声的罪。皇上允许了公孙贺的请求。后来, 公孙贺果然抓获朱安世。朱安世是京城的大侠客, 听说 公孙贺想用他为儿子赎罪, 笑着说:“丞相的灾祸牵连到他的宗族了。我正要告发丞相违法的事, 诉讼的话很多, 砍伐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 用斜谷的木头做桎梏也不能束缚我, 不让我 告发。”朱安世于是从狱中上书, 告发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 以及指使巫师在祭祀时诅咒皇上, 并且上甘泉宫在驰道上埋偶人, 用很恶毒的语言诅咒。武帝下令有关的主管部门审讯查验公孙贺, 彻底追查他所犯的罪行, 竟致父子二人死在狱中, 全家被族灭。 



        相关练习:《汉书·公孙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公孙贺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相关文言文
        《汉书·阅王商传》《汉书·朱买臣传》
        《汉书·王尊传》《汉书·儿宽传》
        《汉书·赵充国传》《汉书·樊哙传》
        《汉书·胡建传》《宣帝时, 渤海左右郡岁饥, 盗起》
        《汉书·张释之传》《汉书·王温舒传》
        《汉书·孙宝传》《汉书·孔光传》
        《汉书·鲍子都传》《汉书·朱博传》
        《汉书·董仲舒传》《汉书·何武传》
        《何武字君公》《汉书·田叔传》
        《汉书·李广苏建传》《汉书·兒宽传》
        《汉书·翼奉传》《汉书·辛庆忌传》
        《汉书·路温舒传》《汉书·黄霸传》
        《汉书·王陵传》《汉书·张耳陈馀传》
        《汉书·扬雄传》《汉书·灌夫传》
        《汉书·翟方进传》《汉书·郑子真、严君平传》
        《汉书·尹翁归传》《汉书·傅喜传》
        《汉书·周勃传》《汉书·杜钦传》
        《汉书·武五子传》《汉书·高帝纪》
        《汉书·张良传》《汉书·苏武传》(二)
        《汉书·隽不疑传》《汉书·霍去病传》
        《汉书·张骞传》《汉书·夏侯胜传》
        《汉书·冯奉世传》《汉书·李陵传》
        《汉书·黄宪传》《汉书·杨胡硃梅云传》
        《汉书·东方朔传》《汉书·段会宗传》
        《汉书·匡衡传》《汉书·京房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