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李继隆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李继隆字霸图幼养于伯父处畴及长以父荫补供奉官处耘贬淄州继隆亦除籍会长春节与其母入贡复旧官乾德中平蜀, 选为果、阆监军, 年方弱冠, 母忧其未更事, 将辅以处耘左右。继隆曰:“是行儿自有立, 岂须此辈, 愿不以为虑。”母慰而遣之。会征江南, 领雄武卒三百戍邵州, 止给刀盾。蛮贼数千阵长沙南, 截其道。继隆率众力战, 贼遁去, 手足俱中毒矢, 得良药而愈, 部卒死伤者三之一。太祖闻其勇敢而器重之。复从李符督�:钤�, 给征南诸军。吴人以王师不便水战, 多出舟师断饷道, 继隆屡与斗, 粮悉善达。与梁迥治决河。迥体肥硕, 所乘舟弊不能济, 继隆易以己舟。已而继隆舟果覆, 栖枯桑杪,  赖他舟以度。后为镇州都监, 契丹犯边, 与崔翰诸将御之。初, 太宗授以阵图, 及临阵有不便, 众以上命不可违。继隆曰:“事有应变, 安可预定, 设获违诏之罪, 请独当也。”即从宜而行, 败之于徐河。李继迁叛, 命继隆率兵击之。四月, 出银州北, 破悉利诸族, 追奔数十里, 斩三千余级, 俘蕃汉老幼千余, 枭代州刺史折罗遇首。从曹彬征幽州, 矢中左股, 血流至踵, 获契丹贵臣一人。彬欲上其功, 继隆止之。俄而傅潜、米信军败众溃, 独继隆所部振旅而还。即命继隆知定州, 寻诏分屯诸军, 继隆令书吏尽录其诏。旬余, 有败卒集城下, 不知所向, 继隆按诏给券, 俾各持诣所部。太宗益嘉其有谋。真宗咸平二年, 丁内艰, 起复。王师失利于望都, 继隆累表求诣阙面陈边事, 因乞自效。真宗慰谕之。景德二年春, 加开府仪同三司。诏始下, 会疾作, 上亲临问。卒, 年五十六。车驾临哭之恸, 为制服发哀。乾兴初, 诏配享真宗庙庭。
        (节选自《宋史·李继隆传》)


        译文:
            李继隆字霸图, 自幼由伯父李处畴抚养。长大后, 因父恩荫补供奉官。李处耘贬淄州, 李继隆也被削职为民。适逄长春节, (李继隆) 与其母入朝祝寿, 官复原职。乾德年间平定 蜀地, (李继隆)被选用为果、阆监军, 年方二十, 母亲担心他还未曾经历世事, 要李处耘身边的人辅助他。李继隆说:“这次出行孩儿自然会有所建树, 哪里要用这些人, 希望(您)不要为此担心。”母亲抚慰之后送走他。适逢征伐江南, (李继隆)率领雄壮威武的三百士卒守卫邵州, 仅供给大刀盾牌。蛮贼数千人在长沙以南布阵, 截住他们的道路。李继隆率领人马奋力作战, 贼军逃走, (李继隆)手脚都被毒箭射中, 获得良药得以痊愈, 所辖士兵死伤的有三分之一。太祖听说了他的勇敢因而器重他。(李继隆)又跟随李符管理�:钤�, 供应征南各军。吴人因为宋军不善于水战, 经常派出水师切断运粮通道, 李继隆多次与他们作战, (最终)粮食全部安全送达。(李继隆)与梁迥(共同)治理黄河决口。梁迥身体肥硕, 乘坐的船残破无法渡河, 李继隆把自己的船换给他。后来李继隆坐的船果然翻了, (李继隆)停留在枯死的桑树梢上, 依靠其他的船才得以渡过。后来(李继隆)任镇州都监, 契丹侵犯边境, 与崔翰等将领抵御。起初, 太宗把作战图交给他, 临阵时有不实用之处, 众人认为皇上的命令不可违背。李继隆说:“事情随时会有变化, 怎能预先确定, 假如得到违反诏令的罪名, 请求独自承�!!庇谑撬婊惺�, 在徐河打败了契丹。李继迁叛乱, (皇上)命令李继隆率军攻打李继迁。四月, (李继隆)从银州以北出兵, 打败悉利各族, 追击(败军)数十里, 斩首三千余级, 俘获蕃汉老幼一千余人, 杀死代州刺史折罗’遇。(李继隆)跟从曹彬征伐幽州, 箭射中左大腿, 血流到脚跟, (仍)俘获契丹显贵大臣一人。曹彬想要上报他的功勋, 李继隆阻止了他。不久傅潜、米信兵败溃逃, 只有李继隆率领的军队振军回朝。( 皇上)当即任命李继隆为定州知州, 不久下诏各军分头驻守, 李继隆命令书吏抄录全部诏令。十多天后, 有败散士兵聚集在城下, 不知道应该去何地, 李继隆按照诏书发给凭证, 让他们各自携带到所属部队去。太宗更加赞赏他有谋略。宋真宗咸平二年, 李继隆因母亲去世服丧, 服丧未满又被起用。朝廷军队在望都失利, 李继隆多次上表请求到朝廷去当面陈奏边疆事务, 并请求贡献自己的力量。景德二年春, (李继隆)加官开府仪同三司。诏书刚下达, 正遇疾病发作, 皇上亲自前来慰问。去世, 终年五十六岁。皇帝亲临哭得很悲痛, 为他穿丧服表达哀伤。乾兴初年, 下诏配享真宗庙庭。

        相关练习:《宋史·李继隆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宋史·庞安时》 宋史《苏轼列传》(一)
        宋史《苏轼列传》(二)宋史《苏轼列传》(三)
        宋史《苏轼列传》(四)宋史《苏轼列传》(五)
        宋史《苏轼列传》(六)宋史《苏轼列传》(七)
        宋史《苏轼列传》(八) 宋史《苏轼列传》(九)
        宋史《苏轼列传》(十)宋史《苏轼列传》(十一)
        宋史《苏轼列传》(十二)宋史《苏轼列传》(十三)
        宋史《苏轼列传》(一)a宋史《苏轼列传》(二)a
        《宋史·苏洵传》《宋史·苏洵传》(二)
        《宋史·苏洵传》(三)《宋史·苏洵传》(四)
        宋史《侯可》宋史《辛弃疾传》
        宋史·列传第二十二《张昭》《刘安世为谏官》
        《名二子说》《留侯论》
        《木假山记》《超然台记》(含练习)
        《钴姆潭西小丘记》《送李愿归盘谷序》
        《赠黎安二生序》《梅圣俞诗集序》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柳子厚墓志铭》
        《祭石曼卿文》《祭欧阳文忠公文》
        《毛颖传》苏轼《日喻》
        《柳敬亭说书》《柳敬亭传》
        李清照《醉花阴》《鲁周公世家》
        《李将军列传》读《孟尝君传》
        《陈涉起义》《松风阁记》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游褒禅山记》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