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元史·王玉汝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
        原文:
            王玉汝, 字君璋, 郓人。少习吏事。金末迁民南渡, 玉汝奉其亲从间道还。行台严实入据郓, 署玉汝为掾史, 稍迁, 补行台令史。中书令耶律楚材过东平, 奇之, 版授东平路奏差官。以事至京师, 游楚材门, 待之若家人父子然。实年老艰于从戎, 玉汝奏请以本府总管代之行。夏津灾, 玉汝奏请复其民一岁。济州长官欲以州直隶朝廷, 大名长官欲以冠氏等十七城改隶大名, 玉汝皆辨正之。
            戊戌, 以东平地分封诸勋贵, 裂而为十, 各私其入, 与有司无相关。玉汝曰:“若是, 则严公事业存者无几矣。”夜静, 哭于楚材帐后。明日, 召问其故, 曰:“玉汝为严公之使, 今严公之地分裂, 而不能救止, 无面目还报, 将死此荒寒之野, 是以哭耳。”楚才恻然良久, 使诣帝前陈诉。玉汝进言曰:“严实以三十万户归朝廷, 卒无异志, 今裂其土地, 析其人民, 非所以旌有功也。”帝嘉玉汝忠款, 且以其言为直, 由是得不分。迁行台知事, 仍遥领平阴令。
            辛丑, 实子忠济袭职, 授左右司郎中, 遂总行台之政。分封之家, 以严氏总握其事, 颇不自便, 定宗即位, 皆聚阙下①, 复欲剖分东平地。是时, 众心危疑, 将俯首听命, 玉汝力排群言, 事遂已。宪宗即位, 有旨令常赋外, 岁出银六两, 谓之包垛银。玉汝曰:“民力不支矣!”纠率诸路管民官, 诉之阙下, 得减三分之一。累官至龙虎卫上将军、泰定军节度使, 兼兖州管内观察使。
            壬子, 以病谢事杜门, 日以经史自娱。乙卯, 忠济使人谓玉汝曰:“君闲久矣, 可暂起, 为吾分忧。”玉汝坚辞, 以参议印强委之, 不得已起视事, 仅五六日, 裁书署置, 焕然一新。八月既望, 有星陨庭中, 已而玉汝卒。
        (选自《元史·王玉汝传》有删节)
        注:①阙下:指帝王所居之处, 代指朝廷。

        译文:

            王玉汝, 字君璋, 郓县人。幼年就通晓政事。金朝末年迁徙百姓南渡, 玉汝侍奉他的父母从小道返回故乡。行御史台严实进驻郓县, 任命王玉汝做了掾史, 逐渐升迁, 补任行台令史。中书令耶律楚材路过东平, 认为他才能超群, (不经朝命)而用白版授予他东平路奏差官。王玉汝因办事到京城, 到耶律楚材府上拜访, 耶律楚材对待他像家人父子一样。严实年纪老迈, 难于从军, 王玉汝上奏请求以本府总管的身份代替他出征。夏津受了灾, 王玉汝上奏请求免除那里百姓一年的赋税。济州长官想把济州直接隶属朝廷, 大名长官想把冠氏等十七座城市隶属大名, 王玉汝都辨明是非, 改正过来。 
            戊戌年, 朝廷要把东平的土地分封给各位功臣权贵, 分割为十部分, 各自占有它的收入, 与官府没有关系。王玉汝说:“如果这样, 那么严公经营的基业就保存没有多少了。”夜深人静的时候, 王玉汝在耶律楚材的帐后哭泣。第二天, 耶律楚材召见他, 问他哭泣的原因, 王玉汝说:“我作为严公的属下, 现在严公的地盘被分割, 却不能拯救阻止, 我无脸面还报严公, 将死在这荒凉寒冷的野外, 因此哭泣啊。”耶律楚材哀伤了很久, 就让他到皇帝面前陈诉。王玉汝对皇帝进言说:“严实率领三十万户归顺朝廷, 最终也没有二心, 现在分割他的土地, 离散他的人民, 这不是用来表彰有功的人的做法。”皇帝赞赏王玉汝忠诚, 并且认为他的话是公正合理的, 因此东平的土地得以不分割。还升他为行台执事, 仍然远远地兼任平阴县令。 
            辛丑年, 严实的儿子忠济承袭他父亲的职务, 授予王玉汝左右司郎中, 于是总管行台的政务。那些被分封的权贵, 因为严氏控制着他们的行事, 自己很不方便, 等到定宗即位后, 他们都聚集到朝廷, 又要分割东平的土地。这时, 朝中大臣都畏惧猜疑, 将要低头听从, 王玉汝竭力排除众人的言论, 事情终于停下来。宪宗即位后, 发布旨令在固定的赋税以外, 每年每户征银六两, 称之为包垛银。王玉汝说:“民众的财力不能支撑�。 闭偌陈矢髀返墓苊窆�, 到京城申诉这件事, 得以削减三分之一。王玉汝积功升官到龙虎卫上将军、泰定军节度使, 兼任兖州管内观察使。 
            壬子年, 因病辞职闭门不出, 每天用经史自寻乐趣。乙卯年, 忠济派人对王玉汝说:“您闲居很长时间了, 可以暂且出来做事, 替我分忧。”王玉汝坚决推辞, 忠济把参议的大印强迫给他, 不得已才处理政务, 仅五六天, 他就把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焕然一新。八月十六日, 有星落在庭院中, 不久王玉汝逝世。

        相关练习:《元史·王玉汝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乌古孙泽》《元史·曹伯启传》
        《元史·金履祥传》《元史·石普》
        《元史·王克敬传》《元史·韩镛传》
        《元史·姚天福传》《元史·张雄飞传》
        《元史·良吏传·王艮》《元史·何实传》
        《元史·博尔术》《元史·陈思济传》
        《元史·赵炳传》《元史·宋子贞传》
        《元史·吴元珪传》《元史·本纪第一》
        《元史·张起岩传》《元史·赵孟頫\传》
        《元史·许有壬传》《元史·张德辉传》
        《元史·伯颜传》《元史·张思明》
        《元史·杨惟中传》《元史·拜住传》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山市》
        柳永《望海潮》王翰《凉州词》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七单元文言文翻译王湾《次北固山下》
        李白《渡荆门送别》屈原《湘夫人》
        《桂枝香·金陵怀古》孟子《民为贵》
        龚自珍《病梅馆记》苏轼《石钟山记》
        欧阳修《伶官传序》晏殊《浣溪沙》《鹊踏枝》原文及注释
        贺铸《横塘路 • 凌波不过横塘路》《归园田居》(其一)
        《始得西山宴游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从军行(其四)》墨子《尚贤》
        《王好战, 请以战喻》《敬鬼神而远之》
        《淮上与友人别》《论毅力》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