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孔融传》原文及翻译
|
| 后汉书 原文: 孔融字文举, 鲁国人, 孔子二十世孙也。年十三, 丧父, 哀悴过毁, 扶而后起, 州里归其孝。性好学博涉多该览后辟司空掾拜中军侯在职三日迁虎贲中郎将。会董卓废立, 融每因对答, 辄有匡正之言。以忤卓旨, 转为议郎。时黄巾寇数州, 而北海最为贼冲, 卓乃讽三府同举孔融为北海相。 时, 年饥兵兴, 操表制禁酒, 融频书争之, 多侮慢之辞。既见操雄诈渐著, 数不能堪, 故发辞偏宕, 多致乖忤。又尝奏宜准古王畿之制, 千里寰内, 不以封建诸侯。操疑其所论渐广, 益惮之。然以融名重天下, 外相容忍, 而潜忌正议, 虑鲠大业。山阳郗虑承望风旨, 以微法奏免融官。曹操既积嫌忌, 而郗虑复构成其罪, 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曰:少府孔融, 昔在北海, 见王室不静, 而招合徒众, 欲规不轨, 云“我大圣之后, 而见灭于宋, 有天下者, 何必卯金刀。”及与孙权使语, 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 不遵朝仪, 秃巾微行, 唐突宫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宕放言, 云“父之于子, 当有何亲?论其本意, 实为情欲发尔。子之于母, 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 出则离矣。”继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 宜极重诛。 书奏, 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初, 女年七岁, 男年九岁, 寄他舍。二子方弈棋, 融被收而不动。左右曰:“父执而不起, 何也?”答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主人有遗肉汁, 男渴而饮之。女曰:“今日之祸, 岂得久活, 何赖知肉味乎?”兄号泣而止。 (选自《后汉书·孔融列传》) 译文: 孔融子文举, 鲁国人, 孔子的第二十代孙。孔融十三岁时, 父亲去世, 孔融悲痛过度, 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 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他天性好学, 博览群书, 后来, 孔融被征为司空掾属, 被授为北中军候。在职三天, 转任虎贲中郎将。正逢权臣董卓总揽朝政, 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 孔融与董卓争辩, 言辞激辩, 常有匡正的言论。董卓怀恨在心, 将孔融转任议郎, 随后又暗示三府(太尉、司徒、司空)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西)为国相。 当时年成饥荒战争频繁, 曹操上表认为为应禁酒, 使粮食用来补充兵用。孔融多次上书与其据理力争, 言辞傲慢大多有侮辱之意。孔融已经看到曹操奸雄诡诈, 已渐渐显露, 愈发不能忍受, 所以说话偏激, 常常触犯了曹操。又曾经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 千里以内, 不得封建诸侯。曹操怀疑他所谈论的越来越广, 更加害怕他。然而, 因为孔融名重天下, 表面上装着容忍, 暗中却嫉忌他正确的议论, 怕阻抗自己的大业。山阳人郗虑揣摩曹操的心事, 以蔑视国法为由奏免孔融。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 加上郗虑的诬陷, 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编织罪名诬陷孔融:“少府孔融当时在北海的时候, 见朝中没有动静, 招集人马想做不法之事, 并且说:‘我大圣之后, 却被宋朝灭亡, 拥有天下者何必是姓刘的呢?’等到和孙权的使者谈话的时候, 又诽谤朝廷。孔融位居九列, 不遵守朝中礼仪, 头上不带方巾, 便服出行。再加上之前和白衣祢衡猖狂扬言说:‘父亲对于儿子有什么可以亲近的呢?推究他的本意, 实在是情欲冲动的产物罢了;孩子对母亲又算什么呢?就好比把东西放在罐中, 拿出来就离开了。’接着和祢衡互相称赞。祢衡称赞孔融说他是当代的孔子, 孔融称赞祢衡说他是颜回复生。孔融大逆不道, 实在是应该重重处�!� 奏疏呈上, 孔融被关监狱之后, 被斩首曝尸街头, 时年五十六岁, 他的妻子, 儿女都被诛杀。其年女儿七岁, 儿子九岁, 寄居在其他地方。两个孩子正在下棋, 孔融被逮捕时, 丝毫不动, 身边的人说:“父亲被抓, 不逃跑是为什么呢?”孩子们回答说:“巢被捣毁哪里有卵不被打破的呢?”主人赠送一些肉汁, 儿子渴了, 想一饮而�。到袢赵馐芑龆�, 难道还能长久地活下去吗?为什么还要品尝肉的滋味呢?儿子哭号, 放下了肉汁。
相关练习:《后汉书·孔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