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陈谨斋家传》原文及翻译
| | 姚鼐 原文: 陈谨斋讳志鋐, 字纯候。休宁有陈村, 在县治西南山谷之间, 俗尚淳朴, 陈氏世居之。谨斋之曾祖仁琦, 以孝悌称, 为乡饮宾①。其子耀然、孙世墱, 皆敦厚不欺为长者。世墱又为乡饮宾, 仅一子志鋐, 守其家法尤谨, 故自号曰谨斋也。 谨斋以行贾往来江上, 或居吴, 或居六合、江浦。所居货尝大利矣, 而辄舍去之, 既去而守其货者, 果失利, 其明智绝人如此。而内事亲孝, 养寡姊甚厚。姊亡, 尽力上请获旌其节。在里则岁以米平, 建陈氏宗祠, 置祀田②, 设为条制甚备;倡修邑乡贤祠③。其村南有巨溪, 越溪道达婺源, 而溪涨则阻为人患。谨斋为造舟设义渡, 置田以供其费。在六合、江浦, 遇公事所能为者, 必以身先, 如其在休宁焉。 其自奉甚简陋, 而济人则无所惜。人或欺许之, 夷然未尝较也。人或频以事求索之, 辄应, 未尝厌也。暇则以忠谨之道, 训其家人, 而未尝言人之过。少时, 遇一术者为言:君某岁当少裕, 某岁大裕, 及他事成毁, 后皆奇验。又言君当五十三岁死矣!故谨斋至五十, 即归卧陈村不出以待终。然寿七十八乃没, 人谓其修善延也。既没, 而其家不失长者风, 谨斋之教也。 谨斋子四人:有灏、文龙、有泗, 皆笃谨为善人, 皆先人卒;惟幼子有涵送其终, 时年五十矣, 而以尽礼致毁有称。有涵之子兆麒, 从姚鼐学为文, 尝为鼐述谨斋之行。 姚鼐曰:谨斋生平皆庸行, 无奇诡足骇人者;然至今人我称之者, 以其诚也。夫使乡里常多善人, 则天下之治, 无可优矣。如谨斋者, 曷可少哉!曷可少哉! (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 有删改) [注]①乡饮宾:乡饮酒礼的宾介。按周制, 乡饮酒礼举乡里处士之贤者为“宾”, 次为“介”。其后历代相沿, 名称不尽相同。②祀田: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③贤祠:供奉先贤的祠堂。 译文: 陈谨斋, 名叫志鋐, 字纯候。休宁有个陈村, 在县城西南的山谷之间, 当地人崇尚淳朴之风, 陈氏家族世世代代居住在那里。陈谨斋的曾祖陈仁琦, 凭借孝悌出名, 是乡饮宾, 陈仁琦的儿子陈耀然、孙子陈世墱, 都是敦厚老实有德行的人。陈世墱也做了乡饮宾, 陈世墱只有一个儿子陈志鋐, 陈志鋐遵守家中的规矩更加谨慎, 因此自号“谨斋”。 陈谨斋因经商往来于江上, 有时候居住在吴地, 有时候居住在六合或江浦。自已占有的货物曾经有套利润可赚, 但是他总是舍弃离开, 他离去后, 那些守着他的货物的人果然损失了利益, 他聪明过人就像这样。他在家里侍奉父母十分孝顺, 奉养成了寡妇的姐姐特别优厚。姐姐去世后, 他又竭力向上请示, 使姐姐的节操获得表彰。在乡里, 每年都用平价出售大米, 修建了陈氏宗祠, 还置办了祀田, 并订立了较为完备的条规制度;倡议在乡邑修建贤祠。村子的南面有条大溪, 跨过大溪就能取道到达婺源, 但是溪水一涨就成为阻碍人们行走的障碍。陈谨斋为人们制造了船义务为大家摆渡, 并置办田地来提供摆渡的费用。在六合、江浦, 凡是遇到公事并能办得到的, 陈谨斋一定带头去做, 就好像在休宁的家乡一样。 陈谨斋供养自已十分简单, 但是接济他人却毫不吝惜。有人欺骗了他, 他非常坦然不曾跟他们计较。有人频繁地求他办事, 他总是答应, 不曾厌烦。在空闲之余用忠谨之道, 教育他的家人, 然而不曾谈论他人的过失。年轻的时候, 曾经遇到一个算命的人, 告诉他说:你在某年会发点小财, 在某年会发大财, 以及其他事的成与败, 后来都得到神奇的验证。又说你会在五十三岁的时候去世!因此陈谨斋到五二岁的时候就回到陈村闭门不出等待终老。然而陈谨斋活到七十八岁才去世, 人们都说是他修养行善使寿命延长了。陈谨斋去世之后, 他的家风仍然不失贤者风范, 这是陈谨斋教育的结果。 陈谨斋有四个儿子:有灏、文龙、有泗, 他们都纯厚谨慎是有德行的人, 但是都比陈谨斋去世得早;只有他的小儿子陈有涵给他送终, 陈有涵当时五十岁了, 因为尽孝道, 在为父亲守丧其间伤害了自已的身体, 被人们称颂。陈有涵的儿子陈兆麟, 跟随姚鼐学习写文章, 曾经向姚鼐讲述陈谨斋的事�!� 姚鼐说:陈谨斋一生都很平常, 没做出足以让人惊骇的奇特事情;但是至今人们大多称赞他的原因, 是因为他坦诚, 假使乡里常常增加一些有德行的人, 那么天下的太平就可以不用担心了。像陈谨斋这样的人, 怎么可以缺少呢!看么可以缺少呢!
相关练习:姚鼐《陈谨斋家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