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元好问《送秦中诸人引》原文及翻译
        元好问
        原文:
          关中风土完厚, 人质直而尚义, 风声习气, 歌谣慷慨, 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 游观之富, 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 多乐居焉。
          予年二十许时, 侍先人官略阳, 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 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 与秦人游益多, 知秦中事益熟, 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 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 与余游, 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 寻一牛田, 营五亩之宅, 如举子结夏课时, 聚书深读, 时时酿酒为具, 从宾客游, 伸眉高谈, 脱屣世事, 览山川之胜概, 考前世之遗迹, 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 暑途千里, 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
          清秋扬鞭, 先我就道, 矫首西望, 长吁青云。今夫世俗惬意事, 如美食大官, 高赀华屋, 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 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 �:跗湮尬�, 漠乎其无所得, 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 人何所争, 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 明年春风, 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选自《四部丛刊》本《遗山先生文集》 


        译文:
            关中地方风物土壤富庶肥沃, 人民质朴直爽又崇尚道义, 风气习俗与喜欢激昂放歌的作风都还保留着秦汉时的旧貌。要说到山川之美, 游览胜地之多, 是天下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所以志在四方的人都喜欢在关中居住。
          我二十岁左右时, 随奉先父官居略阳, 曾因秋试在长安住了八九个月。那时我还未脱尽纨绔习气, 整天沉溺在灯红酒绿之中, 虽然知道有许多名胜美景却无暇顾及。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与关中人士相处得更多了, 就对关中的事情更为熟悉了。每当听到谈起长安以及蓝田、鄠杜一带地方的风土物情, 面上就显出跃跃欲往的喜色来。你们诸位大都是关中人, 与我一道游览, 真是志同道合。我曾打算约你们一起在靠近终南山地方觅一块地, 经营五亩田大小的庄园, 像举子退居温课一般, 收集佳书精研细读, 常常酿造美酒供应, 相随着宾客游览, 扬眉高谈阔论, 摆脱尘事困扰, 赏览山河美景, 考察前代遗迹, 这样大概可算不辜负古人了。但是, 我因为家在嵩山之南, 这么热的天要长途跋涉千里, 不像你们来去这么方便。
          你们在清秋佳日扬起马鞭, 先我一步登上征途, 举头西望, 真是气吐青云。现在社会上称心满意的事情如吃山珍海味做高官, 腰缠万贯住华美的房子, 都是大多数人所追求而老天爷却非常吝惜的, 因此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像那闲居的乐趣, 或许是平淡得无味, 空虚得一无所有, 但这正是置身世外的人所追求的, 一般的人怎么会去争它, 而老天爷又怎么会去吝惜它呢?各位走吧!待到来年春风荡漾的时候, 请在辋川岸边等我到来。


        相关练习:元好问《送秦中诸人引》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市隐斋记》元好问《市隐斋记》
        元好问《新轩乐府引》《新轩乐府引》
        《核舟记》《鸿门宴》
        吴均《与朱元思书》屈原《橘颂》
        《阿房宫赋》《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人墓碑记》《报任安书》
        《蜀道难》《秦晋崤之战》
        《赵普》《指南录后序》
        《百丈山记》《张中丞传》后叙·
        《与元微之书》《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原毁》《兴贤》
        《屈原列传》《六一居士传》
        《伤仲永》《江南春绝句》
        宋祁《玉楼春》《春夜喜雨》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