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陆昆传》原文及翻译
| | | 明史 原文: 陆昆, 字如玉, 归安人。弘治九年进士。授清丰知县。以廉干征, 擢南京御史。武宗即位, 疏陈重风纪八事:“今郎署建言, 当加旌擢, 而言官考绩, 宜以章疏多寡及当否为殿最。尚书刘大夏、王轼以病乞休;侍郎张元祯、陈清屡劾不去。贤不肖倒置, 实治乱消长之关。宜勉留二人, 放元祯等还田里。”又请广开言路, 屏绝宴游骑射。帝不能从。时“八党”窃柄, 朝政日非。昆偕十三道御史上疏极谏曰:“自古奸臣欲擅主权, 必先蛊其心志。如赵高劝二世严刑肆志, 以极耳目之娱;仇士良教其党以奢靡导君, 勿使亲近儒生, 知前代兴亡之故。其君惑之, 卒皆受祸。陛下嗣位以来, 天下颙然望治。乃未几, 宠幸奄寺, 颠覆典刑。太监马永成、刘瑾、谷大用辈共为蒙蔽, 日事宴游。上干天和, 灾祲叠告, 廷臣屡谏, 未蒙省纳。若辈必谓‘宫中行乐, 何关治乱’, 此正奸人欺君之故术也。陛下广殿细旃, 岂知小民穷檐蔀屋风雨之不庇;锦衣玉食, 岂知小民祁寒暑雨冻馁之弗堪;驰骋宴乐, 岂知小民疾首蹙頞赴诉之无路。江南米价腾贵, 京城盗贼横行。可恣情纵欲, 不一顾念乎?阁部大臣受顾命之寄, 宜随事匡救, 弘济艰难, 言之不听, 必伏阙死谏, 以悟圣意。伏望侧身修行, 亟屏永成辈以绝祸端, 委任大臣, 务学亲政, 以还至治。”疏至朝事已变刘健谢迁皆被逐于是彦徽为首复上公疏请留健迁而罪永成瑾等瑾怒悉逮下诏狱各杖三十除名。后列奸党五十三人, 昆、彦徽等并与焉。瑾诛, 复昆官致仕。世宗初, 起用, 未行而卒。 (《明史·陆昆传》列传第七十六) 译文: 陆昆, 字如玉, 归安县人。弘治九年考中进士。授职清丰县知县。凭借廉洁干练被征召, 升任南京御史。明武宗即位, 上疏陈奏要重视风教纲纪事情:“现今郎官对国事提建议, 应当加以表彰提拔, 而对谏官的考核成绩, 也应该以向君上进呈的言事文书的多少以及恰当与否为等级的高低上下。尚书刘大夏、王轼以有病为由请求退休;侍郎张元祯、陈清屡次被弹劾却没有离职。贤与不贤颠倒, 这实在是国家安定与动乱、盛衰的关键。应该尽力留住二人, 遣放张元祯等人使他们回到民间。”又请求广开言路, 禁止宴饮游乐, 骑马射箭(这些以享乐为目的的活动)。皇上不能听从。时“八党”窃夺权柄, 朝政一天不如一天。陆昆与十三个道的御史共同上疏极力进谏说:“自古以来奸臣想要独揽主上的大权, 一定会先迷惑君主的心志。例如赵高劝导秦二世严厉刑罚放纵志趣, 以便极尽耳目的欢娱;唐朝宦官仇士良教唆他的党羽用奢侈靡费诱导国君, 不让君主亲近儒生, 这些便可以知道前代兴亡的缘故。那些君主被人迷惑, 最终都遭受灾祸。陛下即位以来, 天下人仰望着期盼安定太平。但时间不长, 陛下便宠幸宦官, 毁坏典章刑法。太监马永成、刘瑾、谷大用这类人一同做蒙蔽君主的事, 每天只做宴饮游乐之事。上犯苍天的和顺, 灾异征兆不断告示, 朝廷大臣多次劝谏, 未承蒙皇上省察接纳。这些人一定说‘在官中游戏取乐, 怎么会关系到国家安定与否’, 这正是邪恶、狡诈的人欺骗君主的老办法。陛下享受着宽广的官殿精细的毛毡, 哪里知道普通老百姓幽暗简陋的茅舍连风雨也不能遮蔽;陛下穿锦绣的衣服, 吃珍贵的食品, 哪里知道普通老百姓遭受严寒暑雨, 受冻挨饿难以忍受;陛下田猎宴饮游乐, 哪里知道普通老百姓辛酸愁苦, 奔走求告没有门路。江南米价昂贵, 京城盗贼横行。陛下可以放纵情欲, 一点也不顾念吗?内阁大臣接受先帝临终前的嘱托, 应该随时随地匡正挽救过失, 在危难时广为救助, 如果我们进谏的话陛下不听从, 一定直接向皇帝上书冒死进谏, 以便使圣意醒悟。希望陛下以戒惧之心修养德行, 立即斥退马永成等人以便杜绝灾祸的开端, 委任大臣, 努力学习亲理政务, 以返回到安定昌盛的局面。”奏疏呈上, 朝廷的形势已经变化, 刘健、谢迁都被放逐。于是以薄彦徽为首, 再上公疏, 请求留下刘健、谢迁, 而治马永成、刘瑾等人的罪。刘瑾发怒, 把他们全部逮捕押进钦犯监狱, 各自杖打三十, 除去名籍。后来刘瑾等开列奸党五十三人, 陆昆、薄彦徽等人都在其中。刘瑾被杀后, 又恢复陆昆的官职, 但陆昆辞官回乡。世宗初年, 被起用, 还没有前去上任就去世了。
相关练习:《明史·陆昆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