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义前禀父书》原文和翻译
| | | 原文: 父亲大人膝下: 跪禀者, 此为儿最后亲笔之禀, 此禀果到家者, 则儿已不在人世者久矣。儿死不 足惜, 第此次之事, 未曾禀告大人, 实为大罪, 故临死特将其就死之原因, 为大人陈 之。窃自满洲入关以来, 凌虐我汉人, 无所不至。迄于今日, 外患逼迫, 瓜分之祸, 已在目前, 满洲政府犹不愿实心改良政治, 以图强盛;仅以预备立宪之空名, 炫惑内 外之观听, 必欲断送汉人之土地于外人, 然后始大快于其心。是以满政府一日不去, 中国一日不免于危亡。故欲保全国土, 必自驱满始, 此固人人所共知也。儿蓄此志已 久, 只以时机未至, 故隐忍末发。迩者与海内外诸同志共谋起义, 以扑满政府, 以救 祖国。祖国之存亡, 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 四万万人皆死, 不特儿一人; 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 儿虽死亦乐也。只以大人爱儿切, 故临死不敢不为禀告。但 望大人以国事为心, 勿伤儿之死, 则幸甚矣。夫男儿在世, 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 使同胞享幸福, 奋斗而死, 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 亦义所应尔也。儿刻已念有六 岁矣, 对于家庭本有应尽之责任, 只以国家不能保, 则身家亦不能保, 即为身家计, 亦不得不于死中求生也。儿今日竭力驱满, 尽国家之责任者, 亦即所谓保卫身家也。 他日革命成功, 我家之人皆为中华新国民, 而子孙万世亦可以长保无虞, 则儿虽死亦 瞑目于地下矣。惟从此以往, 一切家事均不能为大人分忧, 甚为抱憾。幸有涛兄及诸 孙在, 则儿或可稍安于地下也。惟祈大人得信后, 切不可过于伤心, 以碍福体, 则儿 罪更大矣。幸谅之。兹附上致颖媳信一通, 俟其到汉时面交。并祈得书时即遣人赴日 本接其归国。因彼一人在东, 无人照料, 种种不妥也。如能早归, 以尽子媳之职, 或 能稍轻儿不孝之罪。临死不尽所言, 惟祈大人善保玉体, 以慰儿于地下。旭孙将来长 成, 乞善导其爱国之精神, 以为将来报仇也。临书不胜企祷之至。敬请 万福金安 儿声洞赴义前一日禀于广州城 家中诸大人及诸兄弟姊妹、诸嫂、诸侄儿女及诸亲戚统此告别 赴义前禀父书 方声洞 译文:父亲大人膝下: 跪禀者, 这是儿子最后亲笔禀告给您的, 这封信真的能到家的话, 那么我已经不在人世很长时间了。我死不 足惜, 只不过这次所做的事情, 未曾禀告给您, 确实是大过错, 所以临死的时候特地把那些就死的原因, 向您陈述一下。私下以为满洲入关以来, 欺凌虐待我们汉人。没有不达到的地方。到了现在, 外国入侵的祸患逼近, 被人瓜分的祸患, 已经就在眼前, 满洲政府还不愿意真心改良政治, 用来图取国家的强盛:只是用预备立宪的空名, 炫耀迷惑国内外人士的视听, 一定要把汉人的土地断送给外国人, 然后才大快其心。因此一日不推翻满清政府, 中国一天就不能免除危亡。所以要保全国土, 一定从驱逐满清政府开始, 这本来就是人人所共知的。我立下这样的志向已经很久了, 只因为时机未到, 所以隐忍未发, 从前和海内外的许多同志共谋起义, 来推翻满清政府, 拯救国家。祖国的存亡, 在此一举。事情失败的话也不免于灭亡, 四万万人都会死去, 不只是我一个人。如果事情成功四万万人就会生存下去, 我虽死犹荣, 只因为您特别喜欢我, 所以临死的时候不敢不向您禀报, 只是希望您以国事为重, 不要因为儿子的死伤心, 那么我就感到很荣幸了。男人生在世界上, 不能建功立业使祖国强大起来, 让同胞享受幸福, 也是最大的乐事了。况且为国家而死。也是义所应当的。我现在已经二十六岁了, 对于家庭应该有应尽的责任, 只因为国家不能够保全, 那么身家也不能保全, 就是替身家考虑, 也不能不在死中求生, 我今天竭尽全力驱逐满清, 尽力于国家的责任, 也就是所说的保家卫国。将来革命成功, 我家里的人都是中华新国民, 子孙万代也可以长久保证没有忧虑, 那么我虽然死了也会在地下瞑目了, 只是从今以后, 一切家事都不能替您分忧, 很抱歉。所幸还有涛兄以及许多孙子在, 或许我能够在地下稍微安心了。只是请求您收到这封信后, 一定不要过于伤心, 有碍于您的身体, 那么我的罪就更大了。希望您能谅解。在这里附上给您的儿媳颖的一封信, 等到她到汉口时当面交给她。并且请求得到信时就派人去日本接她回国。因为她一个人在日本, 无人照料, 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如果能够早点回国, 来斤儿媳妇的责任, 或许能够减轻儿子的不孝之罪。临死之时不能把想说的都说出来, 只是祝福您善于保养身体, 使我在地下得到安慰。您的孙子旭将来长大, 请您善于引导他的爱国精神, 将来好为我报仇。临写信的时候禁不住极力祈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