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玉岩先生文集序》原文及翻译
| | | 归有光 原文: 公讳广, 字充之, 别自号玉岩, 昆山太仓人。太仓后建州, 故今为州人。公举弘治乙丑进士。历莆田、吉水二县令, 以治行为天下第一, 征试浙江道监察御史。仅两月, 上疏谏武宗皇帝。佞幸疾之, 欲置之死, 而上不之罪也。故得无下诏狱, 贬怀远驿丞。而佞幸者怒未已, 使人遮道刺公, 公伪为头陀, 持波嗢啰以行乞四百余里, 乃免。武定侯郭勋镇岭南, 承望风旨, 伪以白金试公, 公拒不受。一日摄公, 闭府门, 箠击之, 几死。行省官惕息莫敢救, 御史有言而解。久之, 迁建昌令, 再贬竹寨驿丞。会武宗晏驾, 今上即位, 诏举遗逸, 公复为御史。寻迁江西按察司佥事, 历九江兵备副使、江西提学副使、福建按察使、巡抚江西、右佥都御史, 升南京刑部右侍郎。公自起废, 不十年至九卿, 不可谓不遇。而遂不幸以死, 不能究其用也。然天下称武宗之世, 能以直谏显者, 自公之外, 不过数人耳。天子中兴, 思建万世之业, 则正色而立于朝廷如公者, 岂可一日而无哉! 故尝以谓士之忠言谠论, 足以匡皇极而扶世道, 使之著于庙廊, 泽被生民, 世诵其词而传之, 宜矣。若夫诋讦叫号, 不见省采, 徒为一时之空言, 似不足以烦纪载, 而学士犹传道之不绝, 岂不以天下之欲生也久矣。有其言, 足以转乱为治, 利安元元, 虽不见之施行, 而实天启其人, 使昭一世之公道, 后之人犹扼腕拊掌, 幸其时能用其言而不至于坏也。 公好性理之学, 与魏恭简公相善。故诸子皆及恭简之门, 而居官政绩多可纪, 语具其门人陆光禄鳌所述行状中。 公殁十余年, 太仓兵备副使南昌魏侯良贵为公江右所造士, 登堂拜公像, 求遗稿, 捐俸刻之。公之子士淹、士洵, 以序见属, 因著公平生大节而论之如此云。 (选自归有光《震川先生集》, 有删节) 译文: 玉岩先生名广, 字充之, 别自号玉岩, 昆山太仓人。太仓后来建州, 所以玉岩先生现在是太仓州人。玉岩先生在弘治乙丑年中进士。他历任莆田、吉水两县县令, 凭借政绩成为天下第一, 试用为浙江道监察御史。才过了两个月, 他就上奏文书劝谏武宗皇帝。奸邪小人妒忌他, 想要把他置于死地, 但皇上没有治他罪。所以他得以不下诏狱, 贬官为怀远驿丞。但是奸邪小人怒气未消, 派人拦路刺杀公, 玉岩先生假装是出家人, 手持波嗢啰而一路行乞四百余里, 才得以幸免。武定侯郭勋镇守岭南, 迎合旨意, 假装用白金试探玉岩先生, 玉岩先生拒不接受。有一天, 抓住了玉岩先生, 关闭府门, 用棍棒打他, 几乎把他打死了。行省官员惶恐不安没有一个敢施救, 御史发话才让他得以解脱。很久之后, 他迁任建昌县令, 又被贬为竹寨驿丞。恰逢武宗皇帝去世, 当今的皇上即位, 下诏要求推举未得重用的人才, 玉岩先生重新担任御史。不久升任江西按察司佥事, 担任过九江兵备副使、江西提学副使、福建按察使、巡抚江西、右佥都御史, 升任南京刑部右侍郎。玉岩先生重新被起用, 不到十年就位至九卿, 不能说怀才不遇。但不幸而死, 不能施尽其用。然而天下人认为武宗时期, 能因为直言进谏而名声显扬的, 除先生以外, 不过几个人罢了。天子中兴, 想要建立万世功业, 那么像他这样的以严正的姿态站在朝廷上的人, 哪里可以一天没有呢! 过去我曾经认为士人忠诚正直的言论, 能够匡扶皇权和世道, 使其名声彪炳朝廷, 恩德泽被百姓。世人读他的作品而传颂他, 多好啊。如果诋毁叫喊, 不被赏识采纳, 只能成为一时的空话, 似乎不值得烦劳记载, 但学士还是不断传道, 难道不是因为天下人想要求生已经很久了。有了他们的话, 足以把乱世转换为治世, 有利于安定百姓, 即使不被实施, 实际上也是上天启示人们, 使当世公正的道理得以昭示, 后来的人还扼腕叹息, 希望当时就能采纳他的话而不至于社会崩坏。 玉岩先生喜欢性理之学, 与魏恭简交好。所以几个儿子都拜到魏恭简门下, 而他们的为官政绩多可记录, 具体情况在光禄大夫陆鳌所述的事迹中。 玉岩先生去世十多年, 太仓兵备副使南昌侯魏良贵是先生在江西时所提拔的官员, 他登堂拜见先生塑像, 索求先生遗稿, 捐献俸禄为先生刻印文集。他的儿子士淹、士洵, 以作序来嘱托我, 于是写下他生平大事并谈了我的想法等等。
相关练习:归有光《玉岩先生文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