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徐孝嗣传》原文及翻译
| | | 南史 原文: 徐孝嗣字始昌, 东海郯人也。八岁袭爵枝江县公, 见宋孝武, 升阶流涕, 迄于就席。帝甚爱之, 尚康乐公主, 拜驸马都尉。孝嗣姑适东莞刘舍, 舍兄藏为尚书左丞, 孝嗣往诣之。藏退谓舍曰:“徐郎是令仆人, 三十余可知, 汝宜善自结。”善趋步, 闲容止。尚书令王俭谓人曰:“徐孝嗣将来必为宰相。”王俭亡, 上征孝嗣为五兵尚书。其年, 敕撰江左以来仪典, 令谘受孝嗣。明年, 从武帝幸方山。上曰:“朕经始此山之南, 复为离宫, 应有迈灵丘。”灵丘山湖, 新林苑也。孝嗣答曰:“绕黄山, 款牛首, 乃盛汉之事。今江南未广, 民亦劳止, 愿陛下少更留神。”上乃止。历吏部尚书, 领太子左卫率, 台阁事多以委之。武帝崩, 遗诏以为尚书右仆射。明帝谋废郁林, 孝嗣即还家草太后令。郁林既死, 明帝须太后令, 孝嗣于袖出而奏之, 帝大悦。时议悉诛高、武子孙, 孝嗣坚保持之, 故得无恙。孝嗣爱好文学, 器量弘雅, 不以权势自居, 故见容明帝之世。建武四年, 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 让不受。时国用虚乏, 孝嗣表立屯田, 帝已寝疾, 兵事未已, 竟不行。及崩, 受遗托, 加中书监。永元初辅政, 帝失德。始安王遥光反, 众怀惶惑, 见孝嗣入宫乃安。然群小用事, 不能制也。时孝嗣以帝终乱天常, 与沈文季俱在南掖门, 欲要文季以门为应, 四五目之, 文季辄乱以他语, 孝嗣乃止。群小亦稍憎孝嗣, 劝帝除之。其冬遣茹法珍赐药孝嗣容色不异谓沈文季曰始安事吾欲以门应之贤叔若同无今日之恨。少能饮酒, 饮药至斗余方卒。乃下诏言诛之。孝嗣之诛, 众人惧, 唯会稽魏温仁奔赴, 以私财营丧事, 当时称之。中兴元年, 和帝赠孝嗣太尉, 谥曰文忠。 (选自《南史》, 有删节) 译文: 徐孝嗣字始昌, 是东海郯城人。孝嗣八岁时承袭了枝江县公的爵位, 朝见宋孝武帝, 登上台阶就流下泪来, 一直到进入席位。皇上非常喜欢他, 让他娶康乐公主为妻, 任命他做驸马都尉。孝嗣的姑姑嫁给了东莞的刘舍, 刘舍的哥哥刘藏是尚书左丞, 孝嗣曾去拜访他。刘藏回来后对刘舍说:“徐郎是尚书令和仆射这样的人, 三十多岁就可以知道了, 你应该主动地好好和他结交。”尚书令王俭对别人说:“徐孝嗣将来一定会做宰相。”王俭死了, 皇上征辟孝嗣为五兵尚书。这一年, 皇上命令撰写晋迁到江南以来的仪礼典章, 让人向孝嗣请教。第二年, 孝嗣跟随武帝游幸方山。皇上说:“我打算开始营建这山的南面, 重新造一个行宫, 应该会超过灵丘。”灵丘的山和湖, 是新林苑。孝嗣回答说:“绕过黄山, 直抵牛首山, 是汉朝盛事。现在江南地方不够开阔, 人民也正劳苦不息, 希望陛下还要谨慎从事。”皇上就停止了。孝嗣历任吏部尚书, 兼任太子左卫率, 尚书台中的大事大多委托给他。武帝去世, 遗诏命他任尚书右仆射。明帝谋划废掉郁林王, 孝嗣就回家起草太后的诏令。郁林王已经死了, 明帝等待太后的命令, 孝嗣从袖子里拿出诏令来交给他, 明帝非常高兴。当时众人商议要把齐高帝、齐武帝的子孙全部杀掉, 孝嗣坚持要保全他们, 所以他们才能安然无恙。孝嗣喜好文学, 他器量宏大, 志趣清雅, 从不夸耀自己的权势, 因此在明帝时代能被容身。建武四年, 加封孝嗣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 他推辞不接受。这时国家财政空虚, 孝嗣上表请求施行屯田制, 当时皇帝已经卧病在床, 战事还没有停止, 最终不能施行。等到明帝驾崩, 孝嗣接受遗命托付, 加封中书监。永元初年他辅佐朝政, 皇上德行不正。始安王萧遥光谋反, 大家都很困惑遑急, 看见孝嗣入宫才安定下来。但是一群奸臣掌管了国政, 他也不能制服他们。那时孝嗣认为皇上最终会破坏天常, 他和沈文季都在南掖门值班, 想要文季开门做始安王的内应, 四五次用眼神示意他, 沈文季总是用其他的话岔开, 孝嗣就停止了。那群小人也渐渐讨厌徐孝嗣, 劝皇帝杀掉他。这年冬, 皇上派遣茹法珍赐给他毒药, 孝嗣脸色都没变, 对沈文季说:“始安王起事, 我想里应外合的, 您若是赞同, 我今天就没有遗憾了。” 孝嗣年轻时就能喝酒, 吃了毒药后喝了一斗酒, 才死去。皇上这才下诏令说已经诛杀了孝嗣。孝嗣被杀, 众人害怕, 只有会稽郡的魏温仁赶去吊唁, 用自己的财产为他办了丧事, 当时的人都称赞他。中兴元年, 和帝追赠孝嗣太尉, 谥号“文忠”。
相关练习:《南史·徐孝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