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周书·长孙俭传》原文及翻译
        周书
        原文:
           长孙俭, 河南洛阳人也。本名庆明。俭少方正, 有操行, 状貌魁梧, 神彩严肃, 虽在私室, 终日俨然。性不妄交, 非其同志, 虽贵游造门, 亦不与相见。孝昌中, 起家员外散骑侍郎, 从尔朱天破陇右。贺拔岳被害, 太祖赴平凉, 凡有经纶谋策, 俭皆参预。时西夏州仍未内属, 而东魏遣许和为刺史, 俭以信义招之, 举州归附。即以俭为西夏州刺史, 总统三夏州。
           时�!⑾宄醺�, 太祖表俭功绩尤美, 宜委东南之任, 授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所部郑县令泉璨为民所讼, 推治获实。俭即大集僚属而谓之曰:“此由刺史教诲不明, 是我之愆, 非泉璨之罪。”遂于厅事前, 肉袒自罚, 舍璨不问。于是属城肃励, 莫敢犯法。魏文帝玺书劳之。荆蛮旧俗, 少不敬长。俭殷勤劝导, 风俗大革。务广耕桑, 兼习武事, 故得边境无虞, 民安其业。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 树碑刻颂, 朝议许焉。在州遂历七载。
           征授大行台尚书, 兼相府司马。尝与群公侍坐于太祖。及退, 太祖谓左右曰:“此公闲雅, 孤每与语, 尝肃然畏敬, 恐有所失。”他日, 太祖谓俭曰:“名实理须相称, 尚书既志安贫素, 可改名俭, 以彰雅操。”
           及梁元帝嗣位于江陵, 外敦邻睦, 内怀异计。俭密启太祖, 陈攻取之谋。于是征俭入朝, 问其经略, 对答自若, 太祖深然之。乃谓俭曰:“如公之言, 吾取之晚矣。“令俭还州, 密为之备。寻令柱国、燕公于谨总戎众伐江陵。事平, 以俭元谋, 赏奴婢三百口。
           尝诣阙奏事, 时值大雪, 遂立于雪中待报, 自旦达暮, 竟无惰容。其奉公勤至, 皆此类也。天和三年, 以疾还京。为夏州总管, 薨, 遗启, 请葬于太祖陵侧, 并以所赐之宅还官。诏皆从之。追封郐公。荆民仪同、赵超等七百人, 感俭遗爱, 诣阙请为俭立庙树碑, 诏许之。建德四年, 诏曰:“昔叔敖辞沃壤之地, 萧何就穷僻之乡, 以古方今, 无惭曩哲。而有司未达大体, 遽以其第即便给外。今还其妻子。“子隆。(选自《周书·列传第十八》, 有删改)【注】曩(nǎng):先前

        译文:

            长孙俭, 河南洛阳人。原名叫庆明。长孙俭年少时行为品行端正无邪, 有操守和高洁的品行, 身材高大魁梧, 神情严肃, 即使在内室  , (也是)整日保持恭敬庄重的态度, 生性谨慎不胡乱与人结交, 只要不是和自己有共同志向的人, 即使是王公贵族登门拜访, 他也不会见。孝昌年间, 从家中被启用担任了员外散骑侍郎的职务, 跟随尔朱天攻占陇西。贺拔岳被杀害, 太祖皇帝亲赴平凉, 凡是与制定谋划国家大事有关的事情, 长孙俭都参与其间。当时西夏州还未归属朝廷。而东魏派遣(任命)许和为刺史, 长孙俭用诚信和大义招纳他, 许和于是率部归顺朝廷。朝廷就让长孙俭担任西夏州的刺史, 统一管理三夏州的事务。
             当时, 荆州, 襄阳刚刚归附朝廷, 太祖表彰长孙俭的功劳, 对他赞许有加, 认为应该将东南重任交付于他。授予他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的官职。长孙俭部属郑县县令泉璨被老百姓所告, 经过调查审问, 证实泉璨确实有罪。长孙俭就召集所有的官僚部属对他们说:“这样的事情发生是因为刺史教导的不够明确, 是我的过错, 并非是泉璨之错误。”于是就在厅堂前, 肉袒谢罪, 来惩罚自己, 放过了泉璨, 不去追问他的罪责。于是他管辖的地区整饬有法度, 没有人违法乱纪。魏文帝亲下诏书慰问他。荆州蛮夷之地, 那里旧有的风俗, 晚辈不尊敬长辈。长孙俭反复地规劝开导, 民风民俗大为改观。百姓都致力于农桑, 闲暇时还兼习武功, 所以边境太平无事, 百姓安居乐业。当地的官吏和百姓上表朝廷请求为长孙俭建造清德楼, 立碑刻颂功德, 朝廷商议之后, 答应了这个请求。在荆州任职七年。
            曾经与众王公大臣在太祖面前侍坐谈话。等到告退的时候, 太祖对身边的人说:“(长孙俭)这个人举止情趣娴静文雅, 我每次和他说话, 都严正恭敬, 担心有所失误。”后来有一天, 太祖对长孙俭说:“名字和事迹理应相称, 尚书你的志向既然是安于清贫、寒素, 那么可以改名叫做俭, 来彰显你高雅的节操。”
            等到梁元帝在江陵继承帝位, 对外表现敦厚, 于邻国和睦, 对内心怀不轨的图谋。长孙俭暗地里密报太祖, 陈述攻取的谋略。于是朝廷征召长孙俭入朝, 皇帝详细地询问他的计划和打算, 应答从容, 太祖皇帝听后, 对他的看法非常认同, 于是对长孙俭说:“正向你所说的, 我夺取江汉太晚了。”于是命长孙俭返回荆州, 秘密准备。不久命令柱国、燕公于谨总领军队讨伐江陵。平定之后, 因为长孙俭是最早的出谋划策者, 于是赏赐他奴婢三百人。  
           长孙俭曾经进京禀奏相关事宜, 当时正值天降大雪, 于是立于雪地中等待回复, 从早上一直等到了晚上, 始终没有委靡不振的神情。他对于公家的事情勤奋认真, 都类似这样的情形。天和三年, 因为疾病回到了京城。担任夏州总管, 死后遗文上表世宗皇帝, 请求葬于太祖皇帝的陵墓之侧, 并且将所赐的府宅归还朝廷。皇帝下诏都依从了他的请求。追封他为郐公。荆州百姓仪同赵超等七百人, 被长孙俭的恩情、德行所感动, 进京请求为长孙俭建庙立碑。朝廷下诏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建德四年, 朝廷下诏说:“昔日孙叔敖和萧何都是忠心不二的贤臣, 不为地位钱财所动, 拿古代的人和长孙俭相比,他一点都不输于先哲。而相关部门不识大体, 很快拿长孙俭的府第给了别人。现在将它赐还给他的妻子儿女。”子孙后代人丁兴盛。


        相关练习:《周书·长孙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周书·独孤信传》《周书·贺兰祥传》
        《周书·柳庆传》《周书·于谨列传》
        《周书·辛昂传》《周书·寇隽传》
        《周书·薛憕传》《周书·窦炽传》
        《周书·韦敻传》《周书·李贤传》
        《周书·熊安生传》《周书·宇文贵传》
        《周书·陆腾传》《周书·宇文护传》
        《周书·卢柔传》《周书·泉仲遵传》
        《周书·柳敏传》《周书·苏绰传》
        《周书·宇文神举传》《周书·樊深传》
        《周书·于翼传》《周书·泉企传》
        《韩雄传》《周书·颜之仪传》
        晏殊《浣溪沙》《鹊踏枝》原文及注释贺铸《横塘路 • 凌波不过横塘路》
        《归园田居》(其一)《始得西山宴游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从军行(其四)》
        墨子《尚贤》《王好战, 请以战喻》
        《敬鬼神而远之》《淮上与友人别》
        《论毅力》《卖柑者言》
        《永之氓》潘阆《酒泉子》
        《学以致其道》《放鹤亭记》
        《武昌九曲亭记》《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狱中杂记》李清照《一剪梅》
        《王冕求学》张志和《渔歌子》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大天而思之, 孰与物畜而制之》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