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廷翰《赠四山童先生七十寿序》原文及翻译
| | 吴廷翰 原文: 先生与予交最早, 而亦最久。予少先生七岁, 自十五六时, 即与先生同笔研。三十后奔走旅食, 去先生者十余年。迨归休, 又二十年。中间赖以周旋规诲者, 盖五十年如一日也。每与先生言, 未尝不悚听。得其手书, 未尝不佩服, 正襟以读也。 先生负性甚刚, 遇事果决无滞, 人有过,面折之不少贷;或与谋议, 则开心见诚, 负屈者辄伸之, 少有不平, 若使之必直而后已。闻时事有疵, 必加详驳, 虽朝议阙失亦然。曰“如吾意则当如何如何”, 观其辞旨气象, 如古人引裾折槛, 剖心漆身, 使得志, 皆能为之, 将必以矫矫之声闻于天下也。惜也时格以脂韦软熟为文, 而先生谠直无所依违, 以故不能作举业语, 遂弃之, 曰“焉用是儿女子为哉!” 予每观天下人才, 多为一时风气所移, 日以披靡, 间有特立独行能不为俗所变者, 率皆沉滞。予取友四方, 见其瑰玮卓荦、聪明特达、负经济之才、淹贯之学者, 云集雾滃, 予敢少之哉?然而直节不挠, 正论不阿者, 则固凤毛麟角矣。而使先生遂不能一振以见, 予又以慨时格之未足以尽人才, 岂独为先生哉? 今先生养高遵晦, 偃仰林麓, 躬耕以自给, 或饭牛而歌, 或披蓑而卧, 或负斧而樵, 或举艇而渔, 随其所之, 无不如意, 则与徇时遂好, 兀然而丧其所守者, 所得孰多少哉? 先生居于江之滨, 足不履城郭, 人罕见其面。予尝以大雪造其庐, 乃与予道寒暄, 语少年事, 历历不忘, 甚款洽。曰:如我平生交, 惟子知我, 亦惟我知子。予曰:“先生知予, 能以道义相益予者多。予知先生, 而竟不能一援手以益, 奈何?”曰:“子知我, 我岂用世之人哉?”相与嗟叹久之。因设榻, 予以事亟归, 则谓之曰:“今年先生寿七十, 四月八日当复来, 为数日欢。”先生许诺。既而予绊不果行。乃陈君继直, 予中表兄, 先生之妻兄弟也。谓予当有言。予让不获命, 曰:“是岂可属之他人哉?”乃历叙先生之生平如此。陈君持往以贺曰:“是不独为先生寿, 可以观志士之风, 君子之交矣。” 先生姓童氏, 名贡。字宗夏, 别号“四山”云。 注释:(1)脂韦软熟:脂韦, 油脂和软皮。《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后因以“脂韦”比喻阿谀或圆滑。软熟, 谓性情柔和圆熟。 译文: 童先生我交往最早, 而时间也最久。我小童先生七岁, 我自十五六岁时, 及就和先生一同学习。我三十岁后远走他乡谋生, 离开先生十余年。等到退休回家又有20年没有见到, 这中间依靠照应教诲, 他五十年如一日。每次与先生交谈, 未尝不恭听。得到她的文章, 无不佩服, 正襟而读。 先生性格刚强, 办事果断不犹豫, 别人有了过错, 当面批评不宽�。挥惺焙腿颂致畚侍�, 开诚布公, 别人心里有解不开的事, 就耐心解说, 还有不理解的地方, 一定让人理解后才结束。 听到时事班得不好, 一定加以批评, 即使是朝廷政事缺失也是这样。常说“按照我的意图这件事应该这样这样。”你看他讲话时那语气气势, 就像“古人引裾折槛, 剖心漆身”的直谏之人那样慷慨。如果让他做官, 我想她一定做成她想做的事情, 将必以不同凡响之声闻于天下 可惜当时的人以阿谀、圆熟作为文章风格, 而先生为人正直无所依顺, 因此不能在科举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被社会抛弃, 而先生却说“我哪里会参加科举考试那种小孩子做的事呢? 我分析天下人才, 做人风格多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改变, 一天天颓废;偶尔有特立独行能不为俗所变者, 一概被社会排斥, 我交友四方, 见到许多瑰玮卓荦、聪明特达、负经济之才、淹贯之学学者, 他们人才济济, 我哪敢小看他们!!然而他们中正直, 有操守, 不屈不挠, 坚持己见, 不阿谀奉承的人, 本来就凤毛麟角了。这样的风气使得先生不能独抒己见, 一展才华, 我又感慨这样的社会风气造成了人不能尽其才, 我哪是只替先生一个人二感呢!! 现在先生韬光养晦, 在山林间偃仰高歌, 躬耕自给, 放牛而歌唱, 或披蓑卧在那里, 或扛着斧头进山砍柴, 划船钓鱼, 随波漂流, 无不如意, 那么, 他的行为与那些随波逐流, 茫然二丧失其操守的人相比, 人生所得谁多谁少呢? 先生居住在江边, 足不出户, 从不进城, 人们很少见到他。我曾在大雪之际拜访过他家, 他与互致问候, 我们谈及年轻时候的事情, 都历历在目, 谈得非常融洽。 他说在我生平交往的人中, 只有你了解我, 也只有我了解你。我说“你了解我, 你能够在做人的道义方面给我很多帮助和引导, 我了解先生, 却不能伸出援手帮你一把, 咋办?她说:“你了解我的, 我哪里是做官之人, 我们相互感叹了很久。他于是铺床(让我住下来), 我因为有急事须要回去, 我对他说“今年是先生七十大寿, 四月八日那天我再来祝寿, 那时我我们再痛饮几天。”先生答应了。不久, 我因公务缠身, 没有成行。 至于陈继直, 是我的内表兄, 也先生之妻兄弟。他认为先生七十大寿, 我应该有句话(做点什么)。我推辞说不曾或得先生的允许, (不敢写)。他说: “这样的事情还能托付给其他人吗?(非你莫属)。 于是我一一叙述先生生平, (写成文章), 陈拿着我写的我文章前去�:�, 并说:“这不只是为先生祝寿,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志士风范, 君子之交的情形。 先生姓童, 名贡。字宗夏, 别号“四山”。
相关练习:吴廷翰《赠四山童先生七十寿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