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金史·李愈传》原文及翻译

        金史
        原文:
            李愈, 字景韩, 绛之正平人。业儒术, 中正隆五年词赋进士第, 调河南渑池主簿, 累迁解州刺史。章宗即位, 改同知济南府。明昌二年, 授曹王傅。王奉命宴赐北部, 愈从行, 还过京师, 上表言宴赐便宜事, 上纳用焉。自是, 命五年一宴赐, 人以为便。改棣州防御使。未几, 授大兴府治中, 上谕之曰:“卿资历应得三品, 以是员方阙而卿能干, 故用之, 当知朕意。”北京提刑副使范楫、知归德府事邓俨各举愈以自代, 由是擢河南路提刑使。上言:“随路提刑司乞留官一员, 余分部巡按;本司见置许州, 乞移治南京为便。”从之。宪台廉察, 九路提刑司以愈为最。
            五年入见尚书省以闻上问宰执有何议论平章政事守贞日李愈言河决事上日愈向陈备御北边策言基荒唐守贞曰:“愈于见职甚干。”上曰:“盖以其敢为耳。”又曰:“李愈论河决事, 谓宜遣大臣视护以慰人心, 其言良是。”明年, 改河平军节度使。承安四年, 召为刑部尚书。先是, 刑部尚书阙, 上以愈为可用, 令议之。或言愈病。上曰:“愈比陈言, 有退地千里而争言其功之语, 卿等定恶此人多言耶。”特召用之。旧制, 陈言者漏所言事于人, 并行科罪, 仍给告人赏。愈言:“此盖所以防闲小人也。比年以来诏求直言, 及命朝臣转对, 又许外路官言事, 此皆圣言乐闻忠谠之意, 请除去旧条以广言路。”上嘉纳焉。
            泰和二年春, 上将幸长乐川, 愈切谏, 上不从;夏四月, 愈复谏, 上异其言。未几, 改知河中府事, 致仕。泰和六年卒, 年七十二。谥曰清献。自著《狂愚集》二十卷。
        (节选自《金史·李愈传》)


        译文:
            李愈, 字景韩, 绛州正平县人。(李愈)学习研究儒术, 考中正隆五年的词赋进士, 调任河南渑池的主簿, 多次升迁后任解州刺史。章宗即位后, 李愈改任济南府同知。明昌二年, 李愈被任命为曹王的辅相。曹王奉命去北部边境举行宴赐, 李愈随行, 返回后路过京城, (李愈)上表谈论宴赐怎样做更合适, 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从此, 下令五年举行一次宴赐, 人们都认为新做法方便。(李愈)改任棣州防御使。不久, (他)被任命为大兴府治中, 皇上对他说:“你的资历应该做三品官, 因为现在官员不够而你又很有才干, 所以这样任用你, 你应当懂得我的意思。”北京提刑副使范楫、知归德府事邓俨都举荐李愈来代替自己, 因此李愈被提拔为河南路提刑使。(李愈)上书进言说:“请允许安置在路(级行政区域)的提刑司留下一名官员(在驻地), 其余官员分别到不同地区巡察;本提刑司被安置在许州, 请求迁置南京更方便。”(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御史台(宪台)进行考核, 九路提刑司中以李愈为最好。
            明昌五年, 李愈进入朝廷接受召见。尚书省把这件事告诉皇上。皇上问宰执:“(李愈)有什么议隶?”平章政事守贞说:“李愈讨论了怎样治理黄河决口。”皇上说:“李愈以前提出的北部边境防御策略, 内容很荒唐。”守贞说:“李愈在现任职位上做得很好(很有才干)。”皇上说:“大概是因为他敢于做事吧。”又说:“李愈认为治理黄河决口, 应该派大臣前往视察、守护, 以便抚慰民心, 他的话很对。”第二年, (李愈)改任河平军节度使。承安四年, 朝廷召李愈任刑部尚书一职。在这之前, 刑部尚书空缺, 皇上认为李愈可以任用, 让大臣们讨论这件事。有人说李愈有缺点(不能任用)。皇上说:“李愈近来的进言说, 有些人溃败千里却争着说自己立了功劳之类的话, 你们一定是厌恶他话说多了吧。”特地召见任用他。原来的制度规定, 进言的人如果把进言内容泄露给他批评检举的人, 两人要一起治罪, 并且给告发人赏赐。李愈说:“这制度本是用来防备奸邪小人的。近年以来, 皇上下诏让大臣直言朝廷得失, 还命令朝中大臣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 又允许外地官员谈论朝廷事情, 这都是因为皇上愿意听取忠诚、正直的言论, 请求废除原来的制度来拓宽进言的渠道。”皇上对此赞许并采纳了。
            泰和二年春天, 皇上将要前往长乐川, 李愈诚恳、直率地劝谏, 皇上没有听从;夏四月, 李愈又进行劝谏, 皇上对他的言论感到不满。不久, 李愈改任河中府知事, 退休。泰和六年去世, 享年七十二岁。朝廷给他的谥号是清献。李愈自己写了《狂愚集》, 共二十卷。

        相关练习:《金史·李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金史·时立爱传》《金史·路铎传》
        《金史·胡砺传》《金史·石琚传》
        《金史·王维翰传》《金史·王若虚传》
        《金史·胥鼎传》《金史·郦琼传》
        《金史·完颜永蹈传》《金史·雷渊传》
        《金史·侯小叔传》《金史·刘焕传》
        《金史·李革传》《金史·杨伯仁传》
        《金史·梁肃传》《金史·程辉传》
        《金史·忠义传·完颜陈和尚》《金史·庞迪传》
        《金史·张万公传》《金史·高桢传》
        《金史·韩企先传》《金史·阿离合懑传》
        《金史·完颜昌传》《金史·张行信传》
        《金史·完颜守贞传》《金史·完颜承晖传》
        《金史·韩玉传》《金史·完颜伯嘉传》
        《金史·陈规传》《金史·本纪第一·世祖》
        《金史·耶律履传》《金史·刘筈传》
        《金史·张行简传》《金史·杨云翼传》
        《金史·张中彦传》《金史·张浩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