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全)
|
| 礼记 原文: 虽有嘉肴, 弗食, 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弗学, 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 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 家有塾, 党有庠, 术有序, 国有学。比年入学, 中年考�!R荒晔永刖嬷�;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 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反, 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 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 皮弁祭菜, 示敬道也。《宵雅》肄三, 官其始也。入学鼓箧, 孙其业也。夏楚二物, 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 游其志也。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 学不躐等也。此七者, 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 官先事, 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 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 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 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 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 燕辟废其学。此六者, 教之所由废也。 译文: 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 不吃, 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 不学, 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 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 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 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古代设学施教, 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 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 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 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 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 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 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 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 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 推论事理, 并有坚强的信念, 不违背老师的教诲, 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大成”。唯有这样, 才能教化百姓, 移风易俗, 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 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 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学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大学开学的时候, 〔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 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 表示尊师重道, 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 在一开学就用做官事上的道理勉励学生;入学授课之前, 先击鼓召集学生, 整齐威仪, 然后打开书箱;同时展示戒尺, 来约束他们的仪容举止;〔学生春季入学, 教官〕没有占卜而大祭就不去考查学生, 使学生内心从容不迫;时时观察却不说, 让问题在学生的心中积聚;年幼的学生只听老师讲解而不随便发问, 学习不逾越难度。这七点, 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古书上说:“大凡学习, 若学习做官, 就先学习与职务有关的事;若学习做士, 就先学习学士应有的志向。”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大学施教的方法, 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 叫做预防;在受教育的最好时机进行教育, 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 叫做循序渐进;互相取长补短, 叫做观摩。这四点, 是教学成功的经验。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 就会抵触抗拒, 格格不入;放过了学习时机, 事后补救, 尽管勤苦努力, 也较难成功;杂乱施教而不循序渐进, 学业就会搞乱而无所成;自己一个人学习, 不与友人讨论, 就会学识浅�。挪还�;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 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 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 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相关练习:《虽有嘉肴》阅读练习及答案(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