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订鬼》原文和翻译

        原文:

          凡天地之间, 有鬼, 非人死精神为之也, 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 忧惧见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 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 存想则目虚见。 

          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 顾玩所见, 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 三年不见生牛, 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 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 犹伯乐之见马, 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 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病者困剧, 身体痛, 则谓鬼持*杖殴击之, 若见鬼把椎锁绳*, 立守其旁。病痛恐惧, 妄见之也。初疾畏惊, 见鬼之来;疾困恐死, 见鬼之怒;身自疾痛, 见鬼之击;皆存想虚致, 未必有其实也。 

          夫精念存想, 或泄于目, 或泄于口, 或泄于耳。泄于目, 目见其形;泄于耳, 耳闻其声;泄于口, 口言其事。昼日则鬼见, 暮卧则梦闻。独卧空室之中, 若有所畏惧, 则梦见夫人据案其身哭矣。觉见卧闻, 俱用精神;畏惧存想, 同一实也。 

        译文:

          大凡天地之间, 出现鬼, 并不是人死后的精神变成的, 都是人们思念想象所造成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是由于疾�。ǖ恼勰ィ�。人生了病就会忧愁害怕, 忧愁害怕就好象看见鬼出现了。凡是人无病时就不会怕这怕那。所以得了病躺在床上, 就害怕有鬼到来。一害怕就会老是想, 想久了就会使得视觉错乱, 恍恍惚惚地看见鬼了。 

          用什么来验证呢?古书上说:“伯乐学习鉴别马的时候, 由于用心过度, 看到的东西, 没有不是马的。宋国庖丁练习解剖牛的本领, 三年以后, 在他的眼里, 没有见过活牛, 所看到的全是分解了的)死�!!闭饬礁鋈硕际亲ㄐ牡搅思�。由于老是想着某一个问题, 自然而然产生了错觉, 看见异乎原物的东西了。人病了看见鬼, 如同伯乐看见马, 庖丁看见牛一样。伯乐和庖丁看到的其实不是真正的马和牛, 由此可见病人所看见的也不是什么鬼了。 

          病人身体困倦极了, 身体疼痛, 就说是鬼拿了棍捧鞭子欧打他, 好象看见鬼拿着锤子、锁链、绳索, 站着守在他的身旁。(这是因为)病人身体疼痛, 心里害怕, 才虚幻地看见这些的啊。刚得病时心里惊慌害怕, (就好象)看见鬼来了;病重一些就怕死, 好象看见鬼在发怒;身上因病感到疼痛, (就好象)看见鬼在打:这都是由于想得过多, 产生虚幻的感觉造成的, 并不是真有那样的事实。 

          专心想念事物(的结果), 有的表现在视觉上, 有的表现在说话上, 有的表现在听见的声音上。表现在视觉上的, (好象)看见鬼的形状;表现在听觉上, (好象)听到了鬼的声音;表现在嘴上, (就会)说出鬼的事情。(因此)白天会看到鬼的出现, 夜里就会在梦中听到鬼的声音。独自睡在空房之中, 如果感到有些害怕, 就会梦见好象有人按住他的身体哭泣呢!睡醒见到鬼形, 躺下听到鬼声, 都是由于精神作用引起的;害怕和想象, 都出于同样的情况。 



        相关文言文
        《郭守敬传》《戴胄犯颜执法》
        《郑板桥开仓济民》《谨饬》
        《邹孟轲之母也》《卧薪尝胆》
        《小时了了》《袁虎少贫》
        《魏文侯问李克》《枯梧树》
        《三藏法师传》《二翁登泰山》
        《宋史·吴中复传》《欧阳晔传》
        《九疑山图记》《彭渊材初见范文正画像》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英烈夫人祠记》
        《孔子见罗雀者》《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隋文帝不赦子》《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原文及译文
        《朝天子·咏喇叭》(喇叭)翻译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
        《墨池记》《西门豹治邺》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翻译诗经《采薇》全文翻译
        袁宏道《虎丘记》《登快阁》简析
        《小石潭记》《狼》
        《过秦论(中)》和《过秦论(下)》译注《秋声赋》
        《新序》二则(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宋人有得玉者)翻译《郑伯克段于鄢》
        《世说新语》三则(荀巨伯,庾公乘的卢马,陈太丘与友期)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列子》二则之杨布打狗翻译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常见的成语解释常用成语易错字正确解释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齐桓晋文之事》参考翻译
        《琵琶行》诗体翻译《干将莫邪》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