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书·谢景仁传》原文及翻译
        宋书
        原文:
            谢景仁, 陈郡阳夏人, 名与高祖同讳, 故称字。祖据, 太傅安第二弟。父允, 宣城内史。景仁幼时与安相及, 为安所知。始为前军行参军。会稽王世子元显嬖人张法顺, 权倾一时, 内外无不造门者, 唯景仁不至。年三十, 方为著作佐郎。桓玄诛元显, 见景仁, 甚知之, 谓四坐曰:“司马庶人父子云何不败, 遂令谢景仁三十方作著作佐郎。”玄为太尉, 以补行参军, 府转大将军, 仍参军事。
            景仁博闻强识善叙前言往行玄每与之言不倦也玄出行殷仲文卞范之之徒皆骑马散从而使景仁陪辇。高祖为桓修抚军中兵参军, 尝诣景仁咨事, 景仁与语悦之, 因留高祖共食。食未办, 而景仁为玄所召。玄性促急, 俄顷之间, 骑诏续至。高祖屡求去, 景仁不许, 曰:“主上见待, 要应有方。我欲与客共食, 岂当不得待。”竟安坐饱食, 然后应召。高祖甚感之, 常谓景仁是太傅安孙。及平京邑, 入镇石头, 景仁与百僚同见高祖, 高祖目之曰:“此名公孙也。”义熙五年, 高祖以内难既宁, 思弘外略, 将伐鲜卑;朝议皆谓不可。刘毅时镇姑孰, 固止高祖, 以为:“苻坚侵境, 谢太傅犹不自行。宰相远出, 倾动根本。”景仁独曰:“公建桓、文之烈, 应天人之心, 匡复皇祚, 芟夷奸逆, 虽业高振古, 而德刑未孚, 宜推亡固存, 广树威略。鲜卑密迩疆甸, 屡犯边垂, 伐罪吊民, 于是乎在。平定之后, 养锐息徒, 然后观兵洛汭, 修复园寝, 岂有坐长寇虏, 纵敌贻患者哉!”高祖纳之。
           及北伐, 转景仁为大司马左司马, 专总府任, 右卫将军, 加给事中, 又迁吏部尚书。八年, 迁领军将军。十一年, 转右仆射, 仍转左仆射。十二年, 卒, 时年四十七。追葬日, 高祖亲临, 哭之甚恸。

        译文:
            谢景仁, 陈郡阳夏人, 本名和宋高祖刘裕重名, 所以只称呼他的字。他的祖父谢据, 是太傅谢安的二弟。父亲谢允, 曾任宣城内史。谢景仁年幼时谢安还在世, 谢安对他有所了解。起初担任前军行参军。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的嬖人张法顺, 当时权势极大, 朝廷内外没有谁不登门拜谒, 只有谢景仁不到。到了三十岁, 才担任著作佐郎。桓玄诛杀司马元显之后, 见到了谢景仁, 很理解他, 对身边的人说:“司马元显父子说什么不失败呢, 让谢景仁这样有才华的人三十岁才当上著作佐郎。”桓玄当了太尉, 就让谢景仁补行参军, 后又转为大将军, 仍参管军事。
            谢景仁博闻强记, 擅长叙述前人的言论和行为, 桓玄常�:退惶�, 不觉疲倦。每次出行, 殷仲文、卞范之等人都骑着马跟在后面, 只让谢景仁在辇上陪坐。高祖任桓修抚军中兵参军, 曾经到谢景仁处商议事情, 谢景仁和他谈得很高兴, 于是留高祖一起吃饭。酒食尚未置办好, 景仁受到桓玄宣召。桓玄性子急躁, 片刻之间, 骑马携诏书的使者相继而至。高祖多次请求离开, 景仁不答应, 说:“主上对待我们臣下, 应当有一定的法则。我将要和客人一起吃饭, 他怎么就不能等待。”从头到尾安稳地坐着, 直到吃饱了, 然后才应诏前去。高祖对此很感激, 常常称赞景仁为太傅谢安的孙子。等到平定京邑后, 高祖进驻石头城, 景仁与百官同去拜见高祖, 高祖注视着他说:“这是名人之孙啊。”义熙五年, 高祖认为国内祸乱已经平息, 打算向外开拓, 将要攻打鲜卑。朝廷议论都认为不可。刘毅当时镇守姑孰, 坚决劝阻高祖, 认为“苻坚侵犯边境时, 谢太傅尚且不亲自带兵出征。宰相远征, 会动摇国家基础。”只有景仁一人说:“您建立齐桓、晋文的功业, 顺应了上天的意志和人民的心愿, 挽救复兴王位, 铲除荡平奸逆, 虽然功劳伟大直追远古, 然而恩泽刑�;乖段词固煜滦欧�, 应当继续消灭残余的, 巩固应该�;さ�, 广泛树立声威大略。鲜卑紧邻我国疆土, 屡次侵犯边陲, 讨伐罪人而抚慰百姓, 就在此一举。平定鲜卑之后, 养精蓄锐, 休整步卒, 然后再进军洛阳一带, 修复先帝园陵寝庙, 哪里有坐视敌寇扩张, 放纵敌人以至遗留祸患的呢?”高祖采纳了他的意见。
            开始北伐的时候, 又把谢景仁转升为大司马左司马, 专总府任, 右卫将军, 并加给事中, 后又迁为吏部尚书。八年, 任谢景仁领军将军十二年。十一年, 又转为右仆射。十二年, 谢景仁去世, 当时四十七岁。下葬之日, 高祖亲自吊唁, 哭得很悲痛。   
         
        (选自《宋书》卷五二, 列传十二。有删减)

        相关练习:《宋书·谢景仁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宋书·杜惠度传》《宋书·羊欣传》
        《宋书·傅弘之传》《宋书·萧惠开传》
        《宋书·傅亮传》《宋书·孔靖传》
        《宋书·何尚之传》《宋书·刘粹传》
        《宋书·颜竣传》《宋书·张畅传》
        《宋书·王懿传》《宋书·臧质传》
        《宋书·沈演之传》《宋书·谢弘微传》
        《宋书·谢庄传》《宋书·孔觊传》
        《宋书·沈怀文传》《宋书·王诞传》
        《宋书·王僧达传》《宋书·何执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书·宗悫传》《宋书·刘穆之传》
        《宋书·何承天传》《宋书·垣护之传》
        《陈涉起义》《松风阁记》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游褒禅山记》
        《陈涉世家》《后出师表》
        《前出师表》辛弃疾《破阵子》
        《渔家傲》简析范仲淹《渔家傲》
        《江城子·密州出猎》温庭筠《望江南》
        《桃花源记》《捕蛇者说》
        《弈秋》李白《将进酒》
        《孟子见梁襄王》《扬州慢》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翻译(所有课文)《项脊轩志》
        《唐睢为安陵君劫秦王》沈复《童趣》
        《滕王阁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