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张汝明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张汝明, 字舜文, 世为庐陵人, 徙居真州。汝明少嗜学, 刻意属文, 下笔辄千百言。入太学, 有声一时。国子司业黄隐将以子妻之, 汝明约无饰华侈, 协力承亲欢, 然后受室。登进士第, 历卫真、江阴、宜黄、华阴四县主簿, 杭州司理参军, 亳州鹿邑丞。母病疽, 更数医不效, 汝明刺血调药, 傅之而愈。江阴尉贫且�。形锊皇庇柚�, 部使者欲绳以法。汝明为鬻橐中装, 代偿之。华阴修岳庙, 费钜财窘, 令以属汝明。汝明严与为期, 民德其不扰, 相与出力佐役, 如期而成。他庙非典祀、妖巫凭以惑众者, 则毁而惩其人。滞州县二十年, 未尝出一语干进, 故无荐者。大观中, 或言其名, 召置学制局, 预考贡士, 去取皆有题品。值不悦者诬以背王氏学, 诏究其事, 得所谓《去取录》, 徽宗览之日:“考校尽心, 宁复有此?”特改宣教郎。耀监察御史。尝摄殿中侍御史, 即日具疏劾政府市恩招权, 以蔡京为首。帝奖其介直。京颇惮之, 徙司门员外郎, 犹虞其复用, 力排之, 出通判宁化军。地界辽, 文移数往来, 汝明名触其讳, 辽以檄暴于朝。安抚使问故, 众欲委罪于吏, 汝明日:“诡辞欺君, 吾不为也。”田法行, 受牒按境内。时主者多不亲行, 汝明使四隅日具官吏所至, 而躬临以阅实, 虽雨雪不渝, 以敌吏不得通贿谢。晚知岳州, 属邑得古编钟, 求上献。汝明日:“天子命我以千里, 惧不能仰承德意, 敢越职以幸赏乎?”汝明事亲孝, 执丧, 水浆不入口三日, 日饭脱粟, 饮水, 无醯盐草木之滋。浸病赢, 行辄踣。汝明学精微, 研象数, 贯穿经史百家, 所著书不蹈袭前人语, 有《易索书》《张子卮言》《大究经》传于世。
            (节选自《宋史·张汝明传》)

        译文:

            张汝明, 字舜文, 祖上为庐陵人, 后来移居真州。张汝明小时候喜欢学习, 潜心致志撰写文章, 下笔就能千言。进入太学, 一时间很有声望。国子司业黄隐想把女儿嫁给他, 张汝明与她约定好不能追求奢侈华丽的生活, 要共同孝敬父母, 然后才与她拜堂成亲。考中进士后, 历任卫真、江阴、宜黄、华阴四县主簿, 杭州司理参军, 亳州鹿邑丞。母亲生了毒疮, 换了好几个医生都不见疗效, 汝明刺出自己身上的鲜血调制药物, 敷在母亲伤口上把病治好了。江阴县尉贫穷而且有�。蚨鞑荒芗笆备�, 掌管督察郡国的官员要用法律制裁他。张汝明为他卖了袋中的行装, 替他偿还了债务。华阴县修建岳庙, 花费了巨额钱财, 境况艰难。县令把这件事交给了张汝明。张汝明严格约定了期限, 百姓感激他不扰民, 就一起出力帮助劳动, 终于按期完工。其他的寺庙不是用来祭祀, 而是妖巫用来迷惑百姓的, 就毁坏并惩罚当事人, 在州县滞留了二十年, 不曾说过一句求人升官的话, 所以没有人举荐他。大观年间, 有人提起了他的名字, 被召入学制局, 参与贡士的考试, 录取与否都有品评。恰逢反对他的人诬陷他背离了王氏的学说, 朝廷下诏追查这件事, 得到了《去取录》, 徽宗看了后说:“他考校这样用心, 怎幺会有这样的事情?”特改为宣教郎。擢升为监察御史。曾经任殿中侍御史, 当天上疏弹劾政府收买人心扩大权力, 以蔡京为首。皇上夸奖他耿直。蔡京非�:ε滤�, 改任司门员外郎, 还是担心他再被重用, 极力排挤他, 张汝明出京担任宁化军通判。宁化和辽国交界, 文书多次来往, 张汝明的名字触犯了辽国的忌讳, 辽国通过檄文使朝廷知道了。安抚使询问原因, 大家想把责任推到小吏身上, 张汝明说:“用虚假的话欺骗皇上, 我不做这样的事。”耕种之法施行, 他接到文书巡视境内。当时主管的官吏多不亲自推行, 张汝明让四方每天都准备好官吏所去的地方, 而自己亲临现场审查核实, 即使下雨下雪也不改变, 因此官吏无法相互赠礼酬谢。晚年主政岳州, 所管辖的城邑得到古代的编钟, 请求献给皇上。张汝明说:“皇上让我管理千里之地, 我唯恐承受不起皇上的恩德, 怎敢超越职分通过献物来希求奖赏呢?”张汝明对父母孝敬, 行丧礼时, 三天不吃不喝, 后来也只吃糙米, 喝点水, 饭中没有油盐酱醋蔬菜的滋味。染上疾病身体很弱, 一走路就跌倒。张汝明学问精深, 研究象数, 对经史百家融会贯通, 著作不沿袭前人的说法, 有《易索书》《张子卮言》《大究经》流传于世间。

        相关练习:《宋史·张汝明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宋史·庞安时》 宋史《苏轼列传》(一)
        宋史《苏轼列传》(二)宋史《苏轼列传》(三)
        宋史《苏轼列传》(四)宋史《苏轼列传》(五)
        宋史《苏轼列传》(六)宋史《苏轼列传》(七)
        宋史《苏轼列传》(八) 宋史《苏轼列传》(九)
        宋史《苏轼列传》(十)宋史《苏轼列传》(十一)
        宋史《苏轼列传》(十二)宋史《苏轼列传》(十三)
        宋史《苏轼列传》(一)a宋史《苏轼列传》(二)a
        《宋史·苏洵传》《宋史·苏洵传》(二)
        《宋史·苏洵传》(三)《宋史·苏洵传》(四)
        宋史《侯可》宋史《辛弃疾传》
        宋史·列传第二十二《张昭》《刘安世为谏官》
        《项脊轩志》《唐睢为安陵君劫秦王》
        沈复《童趣》《滕王阁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逍遥游》
        辛弃疾《西江月》曹操《观沧�!�
        《蝜蝂传》杜牧《泊秦淮》
        《晏子使楚》《过零丁洋》
        杜甫《春望》李商隐《夜雨寄北》
        荀况《劝学》《梦游天姥吟留别》
        《晋公子重耳之亡》《三峡》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晏殊《浣溪沙》《记旧本韩文后》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李清照《如梦令》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