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儒林传》原文及翻译
|
| 汉书 原文: 瑕丘江公, 受《穀梁春秋》及《诗》于鲁中公, 传子至孙为博士。武帝时, 江公与董仲舒并。仲舒通《五经》, 能持论, 善属文。江公呐于口, 上使与仲舒议, 不如仲舒。而承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 比辑其议, 卒用董生。于是上因尊《公羊》家, 诏太子受《公羊春秋》, 由是《公羊》大兴。太子既通, 复私问《穀梁》而善之。其后浸微, 唯鲁荣广、皓星公二人受焉。广尽能传其《诗》、《春秋》, 高材捷敏, 与《公羊》大师眭孟等论, 数困之, 故好学者颇复受《穀梁》。沛蔡千秋少君、梁周庆幼君、丁姓子孙皆从广受。千秋又事皓星公, 为学最笃。宣帝即位, 闻卫太子好《穀梁春秋》, 以问丞相韦贤、长信少府夏侯胜及侍中乐陵侯史高, 皆鲁人也, 言教梁子本鲁学, 公羊氏乃齐学也, 宜兴《穀梁》。时千秋为郎召是与《公羊》家并说上着《穀梁》说擢千秋为谏大夫给事中后有过在迁平陵令复求能为《教梁》者, 莫及千秋。上感其学且绝, 乃以千秋为郎中户将, 选郎十人从爱。汝南尹更始翁君本自事千秋, 能说矣, 会千秋病死, 征江公孙为博士。刘向以故谏大夫通达待诏, 受《穀梁》, 欲令助之。江博士复死, 乃征周庆、丁姓待诏保宫, 使卒授十人。自元康中始讲, 至甘露元年, 积十余岁, 皆明习。乃召《五经》名儒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大议殿中, 评《公羊》、《穀梁》同异, 各以经处是非。时, 《公羊》博士严彭祖、侍郎申晚、伊推、宋显, 《穀梁》议郎尹更始、待诏刘向、周庆、丁姓并论。《公羊》家多不见从, 愿请内侍郎许广, 使者亦并内《穀梁》家中郎王亥, 各五人, 议三十余事。望之等十一人各以经谊对, 多从《穀梁》。由是《穀梁》之学大盛。 (《汉书.儒林传》, 有删节) 译文: 瑕丘江公跟鲁申公学习《穀梁春秋》和《诗》, (将所学)传给儿子到孙子做了博士。武帝时, 江公和董仲舒齐名。董仲舒通晓《五经》, 能提出主张, 并且善于写文章。江公言语迟钝, 皇上叫他和董仲舒辩论, 结果不如董仲舒。丞相公孙弘本来就研究《公羊》学说, 编排他们的辩论内容, (朝廷)最终录用了董仲舒。于是皇上就尊崇《公羊》一家, 并下诏令太子学习《公羊春秋》, 从此《公羊》就大为兴盛。太子通晓《公羊》后, 又私自请求学习《穀梁》并且喜欢上它。以后《穀梁》就逐渐衰微了, 只有鲁荣广、皓星公二人学习。荣广能全部解释《诗》、《春秋》, 才思敏捷, 多次与《公羊》大师眭孟等辩论, 多次难住他, 所以好学的人又多学《穀梁》。沛蔡千秋少君、梁周庆幼君、丁姓子孙, 都跟荣广学习。千秋又事奉皓星公, 治学最专心。宣帝即位, 听说卫太子喜欢《穀梁春秋》, 问丞相韦贤、长信少府夏侯胜和侍中乐陵侯史高, 都是鲁人, 说穀梁子本是鲁学, 公羊氏是齐学, 应当兴学《穀梁》。当时千秋是郎, 被召见, 和《公羊》家一起讲论, 皇上喜欢《穀梁》的解释, 提升千秋为谏大夫给事中, 后来千秋有过失, 被降为平陵令。又寻求能研究《穀梁》的人, 没有人能比得上千秋。皇上怜惜他的学术将要灭绝, 就让千秋做郎中户将, 挑选了十个郎官跟随他学习。汝南尹更始翁君本来事奉千秋, 学业已能解释《穀梁》, 正赶上千秋病死, 朝廷征召江公的孙子做博士。刘向凭借故谏大夫的身份通晓经义被任命为待诏, 学习《穀梁》, 朝廷想让他帮助江博士。江博士又死了, 便征召周庆、丁姓待诏于保宫, 让他们完成教授十个人的任务。从元康年中开始讲授, 一直到甘露元年, 前后共十几年, 十几个人都精通了《穀梁》。于是朝廷下令召集《五经》名儒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在殿中进行大辩论, 评论《公羊》、《穀梁》的异同, 并且让他们各自引用经书论处是非曲直。当时《公羊》博士严彭祖、侍郎申挽、伊推、宋显, 《穀梁》议郎尹更始、待诏刘向、周庆、丁姓等一起参与辩论。《公羊》一家多不被赞同, 他们希望请侍郎许广参议, 使者也同时让《穀梁》家中郎王亥参议, 各五个人, 议论三十多件事。望之等十一人各自用经义核对, 大多赞同《穀梁》。从此《穀梁》学大为兴盛。
相关练习:《晋书·儒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书·儒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汉书·儒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