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丁度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丁度字公雅, 其先恩州清河人。度强力学问, 好读《尚书》, 尝拟为《书命》十余篇。大中祥符中, 登服勤词学科, 为大理评事、通判通州。庆历中, 副杜衍宣抚河东。时江西转运使移文属州, 凡市末盐钞, 每百缗贴纳钱三之一。通判吉州李虞卿, 受财免贴纳事觉大理将以枉法论度曰枉法谓于典宪有所阿曲虞卿所违者转运使移文尔遂贷虞卿死帝尝问, 用人以资与才孰先?度对曰:“承平时用资, 边事未平宜用才。”时度在翰林已七年, 而朝廷方用兵, 故对以此。谏官孙甫论度所言, 盖自求柄用, 帝谕辅臣曰:“度在侍从十五年, 数论天下事, 未尝及私, 甫安从得是语?”未几, 擢工部侍郎、枢密副使。因言:
            “周世宗募骁�。谐鋈旱痢⑾Ρ杆尬勒�;太祖阅猛士实骑军。请择河北、河东陕西就粮马军, 以补禁旅之阙。”又言:“契丹尝渝盟, 预备不可忽。”因上《庆历兵录》五卷、《赡边录》一卷。后二年, 卫士为变, 事连宦官杨怀敏, 枢密使夏竦请御史与宦官同于禁中鞫之, 不可滋蔓, 令反侧者不自安。度曰:“宿卫有变, 事关社稷,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请付外台穷治党与。”争于帝前。仁宗从竦言, 度遂求解政事。迁尚书右丞, 卒。赠吏部尚书, 谥文简。
            度性淳质, 不为威仪, 居一室十余年, 左右无姬侍。然喜论事, 在经筵岁久, 帝每以学士呼之而不名。尝问蓍龟占应之事, 乃对:“卜筮虽圣人所为, 要之一技而已, 不若以古之治乱为监。”度著《迩英圣览》卷、《龟鉴精义》三卷、《编年总录》八卷。
        (节选自《宋史·丁度传》)


        译文:
            丁度字公雅, 他的祖先是恩州清河人。丁度努力求学, 喜欢读《尚书》, 曾草拟《书命》十多篇。大中祥符年间, (丁度)考中服勤词学科进士, 担任大理评事、通州通判。庆历年间, 担任河东宣抚使杜衍的副手。当时江西转运使递送文书给所属各州, 凡市场上工商业所用的盐钞, 每百缗要补贴交纳现钞三分之一。吉州通判李虞卿, 接受商人财物后免去他们的贴纳钱, 事情被发觉后, 大理寺将要用枉法罪论处。丁度说“枉法, 是指对于国家的制度法令有所歪曲违犯。李虞卿所违犯的, 只是转运使递送的文书罢了。”于是宽恕了李虞卿的死罪。
            皇帝曾问丁度, 任用人才时资历与才能哪一样优先考虑?丁度回答说:“天下太平时任用资历深的人, 国家边境未安定时应任用有才能的人。”当时丁度在翰林院已任职七年, 而朝廷正在用兵之际, 因此他这样回答。谏官孙甫议论丁度所说的话说, 丁度大概是为自己谋求权势和重用, 皇帝对辅臣说:“丁度担任侍从官十五年, 多次论说天下大事, 没有发现他涉及私心, 孙甫从哪里得到这样的话?”不久, (丁度)被提升为工部侍郎、枢密副使。(丁度)于是说:“周世宗招募勇猛强壮的人, 有时早晨出现的许多强盗, 晚上便被招抚来充当禁卫军;宋太祖也招募勇猛之士来充实骑兵。请求从河北、河东、陕西一带就粮马军中挑选一些人, 来补充禁卫军的缺额。”(丁度)又说:“契丹曾经背弃盟约, 所以预先的防备不可忽视。”于是又向皇帝进献《庆历兵录》五卷、《赡边录》一卷。两年后, 宫廷卫士制造事变, 事情牵连到宦官杨怀敏, 枢密使夏竦请求御史与宦官共同到宫禁中审问, 不能将事态扩大, 那样会令皇帝身边不安分的人更加不安。丁度说:“禁卫军发动事变, 关涉国家社稷存亡, 此事如果可以忍受, 还有什么不可以忍受!请将此事交付外台彻底惩治其同党。”(丁度)在皇帝面前争论。仁宗听从了夏竦的意见, 丁度于是请求免除自己的职务。丁度升迁后担任尚书右丞, 后去世。追赠为吏部尚书, 谥号为文简。
            丁度性情敦厚质朴, 不故作庄重之态, 居住一室十多年, 身边没有姬妾侍奉。但丁度喜欢辩论政事, 长年在御前为皇帝讲解经史, 皇帝常称呼他为学士而不呼他的姓名。皇帝曾问丁度蓍龟占卜的事, (他)于是回答说:“预测吉凶虽是圣人所做的事, 但总的说来不过是一种技能罢了, 不如用古代的治乱兴衰作为借鉴。”丁度撰述《迩英圣览》十卷、《龟鉴精义》三卷、《编年总录》八卷。


        相关练习:《宋史·丁度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宋史·庞安时》 宋史《苏轼列传》(一)
        宋史《苏轼列传》(二)宋史《苏轼列传》(三)
        宋史《苏轼列传》(四)宋史《苏轼列传》(五)
        宋史《苏轼列传》(六)宋史《苏轼列传》(七)
        宋史《苏轼列传》(八) 宋史《苏轼列传》(九)
        宋史《苏轼列传》(十)宋史《苏轼列传》(十一)
        宋史《苏轼列传》(十二)宋史《苏轼列传》(十三)
        宋史《苏轼列传》(一)a宋史《苏轼列传》(二)a
        《宋史·苏洵传》《宋史·苏洵传》(二)
        《宋史·苏洵传》(三)《宋史·苏洵传》(四)
        宋史《侯可》宋史《辛弃疾传》
        宋史·列传第二十二《张昭》《刘安世为谏官》
        《阿房宫赋》《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人墓碑记》《报任安书》
        《蜀道难》《秦晋崤之战》
        《赵普》《指南录后序》
        《百丈山记》《张中丞传》后叙·
        《与元微之书》《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原毁》《兴贤》
        《屈原列传》《六一居士传》
        《伤仲永》《江南春绝句》
        宋祁《玉楼春》《春夜喜雨》
        《荔枝赋并序》《马伶传》
        《张衡传》《雨霖铃》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