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轼《乐毅论》原文及翻译
        苏轼
        原文:
            自知其可以王而王者, 三王也。自知其不可以王而霸者, 五霸也。或者之论曰:“图王不成, 其弊犹可以霸。”呜呼!使齐桓、晋文而行汤、武之事, 将求亡之不暇, 虽欲霸, 可得乎?
            夫王道者, 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 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 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 何哉?其所施者, 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 而无取天下之心, 乃可与言王矣。范蠡、留侯, 虽非汤、武之佐, 然亦可谓刚毅果敢, 卓然不惑, 而能有所必为者也。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 而求哀请命于勾践, 勾践欲赦之, 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 援桴进兵, 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 高帝亦欲罢兵归国, 留侯谏曰:“此天亡也, 急击勿失。”此二人者, 以为区区之仁义, 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嗟夫!乐毅战国之雄, 未知大道, 而窃尝闻之, 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 用反间, 以骑劫代将, 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 出于不幸, 而非用兵之罪。然当时使昭王尚在, 反间不得行, 乐毅终亦必败。何者?燕之并齐, 非秦、楚、三晋之利。今以百万之师, 攻两城之残寇, 而数岁不决, 师老于外, 此必有乘其虚者矣。诸侯乘之于内, 齐击之于外。当此时, 虽太公、穰苴不能无败。然乐毅以百倍之众, 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 非其智力不足, 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 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夫以齐人苦湣王之暴, 乐毅苟退而休兵, 治其政令, 宽其赋役, 反其田里, 安其老幼, 使齐人无复斗志, 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奈何以百万之师, 相持而不决?此固所以使齐人得徐而为之谋也。
            当战国时, 兵强相吞者, 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 而急攻之, 可灭此而后食, 其谁曰不可?呜呼!欲王则王, 不王则审所处, 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


        译文:
            自己知道可以成就王业并且真正称王的, 是古代三王(夏禹、商汤、周武)。自己知道不可以成就王业而成就了霸业的, 是春秋五霸。有人曾经这样论说:“图谋成就王业却没有成功的, 那最坏的结果也还能成就霸业。”唉!假使让齐桓公、晋文公去做商汤和周武王那样的事情(王道), 那他们将要自寻灭亡都来不及了, 即使想要称霸, 能够成功吗?
            所谓的王道, 不可以用在小的地方。用在大的地方可以成就王业, 用在小的地方, 就会被消灭。当年徐偃王、宋襄公曾经推行他们的仁义, 但是最终自取灭亡, 失去国家,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推行的, 不足以来满足他们所追求的。所以如果有获取天下的方法, 但是却没有获取天下的想法, 这才可以同他说王道。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和西汉留侯张良, 虽然不是辅佐商汤、周武王的贤臣, 但也可称得上是刚毅果敢的人物, 才能卓越, 遇事不糊涂, 能够有他一定要做的事。看看吴王夫差被困在姑苏城上, 而向越王勾践哀求保全性命, 勾践曾经想赦免他, 当时只有那范蠡认为不可以, 然后击鼓进兵攻打姑苏城, 并最终杀死吴王。(楚汉相争的时候), 项籍突破重围向东败逃时, 高祖也曾想罢兵西归, 可是张良上谏说:“这是上天要让项羽灭亡, 赶快追击, 莫失良机。”这两个历史人物, 都认为小小的仁义, 不足以改变我们的军国大计。
            唉!乐毅本是战国时期的英雄, 不知道真正的王道, 只是私下曾经听闻过王道, 这就足以使他灭亡了。议论的人认为, 是因为燕惠王不够贤明, 才会被敌人用了反间计, 用骑劫顶替乐毅为将, 才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他们认为乐毅之所以不能取得伐齐的成功, 完全是命运的不幸, 而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然而, 假设当时燕昭王还在位, 即使齐国的反间计不能得逞, 乐毅也终究会失败。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燕国想吞并齐国, 但是这却并不符合秦国、楚国和三晋之国(赵、魏、韩)的利益。乐毅如今用百万的军队去攻打(莒、墨)两城的残兵败将, 而用了几年的时间都不能取胜, 军队长年在外, 这样就一定会有敌人利用他的国力空虚。诸侯在内部作乱, 齐国在外面攻击。到了这时候, 即使是姜太公、田穰苴在世也不能不失败。然而, 乐毅用百倍于敌人的兵力, 连续几年都攻不下两座城池, 并不是他的智谋和力量不够, 而是因为他打算用仁义来使齐国的百姓顺服, 所以不能够狠心猛攻城池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因为齐国人苦于湣王的暴政, 乐毅如果这时候撤退而停止战争, 治理政务, 放宽赋税、劳役, 使农民能够到回到家乡, 使老人小孩生活安定, 使得齐国人不再有斗志, 那么田单之辈又利用谁跟他去作战呢!为何乐毅用百万军队和两个小城对峙好几年却不决战?这是让齐国能够慢慢谋划这件事的原因。
            在战国时, 兵力强盛的国家吞并国力弱小的国家, 难道仅仅是我燕国么?拿燕国和齐国的军队围攻两座城池, 并且加紧攻击, 要有消灭敌人后再吃饭的决心, 难道谁会说不行吗?哎呀!想称王就称王, 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 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让天下人讥笑。



        相关练习:苏轼《乐毅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苏轼《日喻》《前赤壁赋》
        《放鹤亭记》《方山子传》
        《游沙湖》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墨妙亭记》原文和译文苏轼《喜雨亭记》
        苏轼《临皋闲题》苏轼《记游松风亭》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
        苏轼《教战守策》《上梅直讲书》
        苏轼《赵康靖公神道碑》苏轼《叶嘉传》
        《潮州韩文公庙碑》《放鹤亭记》
        苏轼《三槐堂铭并序》《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诸葛亮论》苏轼《后赤壁赋》
        苏轼《秋阳赋》《答秦太虚书》
        《渔家傲》简析范仲淹《渔家傲》
        《江城子·密州出猎》温庭筠《望江南》
        《桃花源记》《捕蛇者说》
        《弈秋》李白《将进酒》
        《孟子见梁襄王》《扬州慢》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翻译(所有课文)《项脊轩志》
        《唐睢为安陵君劫秦王》沈复《童趣》
        《滕王阁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逍遥游》辛弃疾《西江月》
        曹操《观沧�!�《蝜蝂传》
        杜牧《泊秦淮》《晏子使楚》
        《过零丁洋》杜甫《春望》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