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白居易《冷泉亭记》原文及翻译
        白居易

        原文:

            东南山水, 余杭郡为最。就郡言, 灵隐寺为尤。由寺观, 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 水中央, 寺西南隅。高不倍寻, 广不累丈, 而撮奇得要, 地搜胜概, 物无遁形。
            春之日, 吾爱其草薰薰, 木欣欣, 可以导和纳粹, 畅人血气。夏之夜, 吾爱其泉渟渟, 风泠泠, 可以蠲烦析酲, 起人心情。山树为盖, 岩石为屏, 云从栋生, 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 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 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 粹冷柔滑。若俗士, 若道人, 眼耳之尘, 心舌之垢, 不待盥涤, 见辄除去。潜利阴益, 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 丛山复湖, 易为形胜。先是, 领郡者, 有相里君造作虚白亭, 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 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 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 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 如指之列, 可谓佳境殚矣, 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 无所加焉。故吾继之, 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译文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 余杭郡的最好;在郡里, 灵隐寺的景致最为突出;寺庙中, 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 石门涧中央, 灵隐寺西南角。它高不到十六尺, 宽不超过两丈, 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 包罗了所有的美景, 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
            春天, 我爱它花草的芬芳, 树林的茂盛。在这里可以吸入纯净新鲜之气, 使人心平气顺, 使人气血舒畅。夏夜, 我爱它泉水轻流, 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 解脱酒醒后的疲惫, 激发游人的兴致。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闹艿难沂峭ぷ拥钠琳�, 云从亭子的栋梁上生出, 水与亭的台阶相齐平。你坐着玩赏, 可用亭椅下清泉洗脚;你卧着玩赏, 可在枕上垂竿钓鱼。又加清澈的潺潺涧水, 不息地缓缓在眼下流过。不论你是个凡夫俗子, 或者是出家的人, 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 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 不待那清泉洗涤, 一见冷泉就能除去尘垢。不知不觉中给人的利益、好处说不完!所以我说: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的地方、灵隐寺第一的去处�。�
            余杭郡从郡城到四郊, 山连山、湖连湖, 有极多风景秀美的地方。过去在这里做太守的人, 有位相里君, 修筑了虚白亭;仆射韩皋, 修筑候仙亭;庶子裴棠棣, 修筑观风亭;给事卢元辅, 修筑见山亭;右司郎中河南人元藇(xu), 最后筑了这个冷泉亭。这样, 五亭相互可以望见, 像五个手指排列在一起, 可以说, 全郡的美景都在这些地方了, 要筑的亭子已经全筑好了。后来主持郡政的人, 虽然有巧妙的心思和眼光, 再要加什么也加不上了, 所以我继承他们到这里以后, 只是整修亭子, 不再添造新的。
        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释
        [1]冷泉亭: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飞来峰下。
        [2]余杭郡:唐时即称杭州, 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市西。
        [3]就郡言:谓就余杭郡的山水而言。
        [4]灵隐寺: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西北灵隐山麓, 飞来峰东。尤:突出。
        [5]由寺观:谓从灵隐寺的风景来看。
        [6]为甲:数第一。
        [7]山:指灵隐山。
        [8]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倍寻:两寻, 合古尺一丈六尺。
        [9]累(lěi):累积。不累丈:即不到两丈。
        [10]撮奇:聚集奇景。得要:获得要领。
        [11]胜概:优美的山水。
        [12]物无遁形:谓在亭上看灵隐景物, 一览无遗。“物”, 指景物。“遁形”, 隐藏形态, 指山水草木被遮蔽而看不见。
        [13]薰薰:草木的香气。
        [14]木:树木。欣欣:生气蓬勃的样子。
        [15]导和纳粹:谓引导人们心情平和, 吸取纯洁的养分。“粹”, 精米, 此喻精神滋养。
        [16]畅人血气:谓令人血气畅快。
        [17]泉:指冷泉。渟渟(tíng):水止不流动的样子。
        [18]泠泠(líng):形容风清凉。
        [19]蠲(juān):消除。析酲(chéng):解酒, 使头脑清醒。
        [20]起:启发, 振足。
        [21]盖:伞。
        [22]栋:指亭梁。
        [23]阶:指亭的台阶。
        [24]床:喻亭似床。
        [25]狎(xiá):亲昵, 亲近。
        [26]矧(shěn):况且。潺湲(chán 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洁澈:水洁净清澈。
        [27]粹冷:形容水清凉。柔滑:形容水感。
        [28]道人:指修行出家的僧侣道徒。
        [29]盥(guàn):浇水洗手。盥涤:洗涤干净。
        [30]见辄除去:谓看见冷泉亭水, 便把眼耳心舌的尘垢都清除掉了。
        [31]潜利阴益:谓冷泉亭给人的好处, 有许多并不显露于表面, 即指上述对人们思想情操的熏陶。
        [32]可胜言:岂能说尽。
        [33]“斯所以”句:谓这就是冷泉亭风景在余杭郡最好, 在灵隐寺列第一的原因。
        [34]杭:指杭州, 即余杭郡。四封:余杭郡四边疆界。
        [35]先是:在此之前。
        [36]领郡者:担任杭州刺史的。
        [37]相里君造:姓相里, 名造, 曾任杭州刺史。“君”, 对士大夫的一种敬称。
        [38]韩仆射皋:韩皋, 字仲闻, 曾任杭州刺史, 历官东都留守, 镇海军及忠武军节度使, 检校尚书左仆射。
        [39]裴庶子棠棣:裴棠棣, 曾任杭州刺史, 官至太子庶子。
        [40]卢给事元辅:卢元辅, 字子望, 曾任杭州刺史, 官至兵部侍郎、给事中。
        [41]元藇: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在白居易之前任杭州刺史, 当时任右司郎中员外郎。此亭:即指冷泉亭。
        [42]指:手指。
        [43]殚(dān):尽。
        [44]能事:指从事山水胜境构筑的能力。
        [45]继之:继元藇后为杭州刺史。
        [46]述而不作:谓记述其事而不再构筑这类亭子。“作”, 创造。
        [47]长庆三年:唐穆宗即位第三年, 公元823年。



        相关文言文
        白居易《养竹记》白居易《李陵论》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白居易《太湖石记》
        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白居易《游大林寺》
        《小石城山记》《登池上楼》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清平乐·别来春半》
        《阁夜》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项羽之死》参考翻译王维《汉江临眺》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山市》
        柳永《望海潮》王翰《凉州词》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七单元文言文翻译王湾《次北固山下》
        李白《渡荆门送别》屈原《湘夫人》
        《桂枝香·金陵怀古》孟子《民为贵》
        龚自珍《病梅馆记》苏轼《石钟山记》
        欧阳修《伶官传序》晏殊《浣溪沙》《鹊踏枝》原文及注释
        贺铸《横塘路 • 凌波不过横塘路》《归园田居》(其一)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