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求谏》原文和翻译

         
        原文:

          太宗威容俨肃①, 百僚进见者, 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 每见人奏事, 必假颜色, 冀闻谏诤, 知政教得失。贞观初, 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 必须明镜;主欲知过, 必借忠臣。主若自贤, 臣不匡正, 欲不危败, 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 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 臣下钳口②, 卒令不闻其过, 遂至灭亡, 虞世基等, 寻亦诛死。前事不远, 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 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 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 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 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 有同鱼水, 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 幸诸公数相匡救, 冀凭直言鲠①议, 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 后从谏则圣②。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③, 言而不用, 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 纳刍荛, 愚臣处不讳之朝, 实愿罄④其狂瞽⑤。”太宗称善, 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⑥国计, 必使谏官随入, 预闻政事。有所开说, 必虚己纳之。
          贞观三年, 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 条数甚多, 朕总黏之屋壁, 出入观省。所以孜孜不倦者, 欲尽臣下之情。每一思政理, 或三更方寝。亦望公辈用心不倦, 以副朕怀也。”
          贞观六年, 太宗以御史大夫①韦挺、中书侍郎②杜正伦、秘书少监①虞世南、著作郎②姚思廉等上封事③称旨, 召而谓曰:“朕历观自古人臣立忠之事, 若值明主, 便宜尽诚规谏, 至如龙逢、比干④, 不免孥戮⑤。为君不易, 为臣极难。朕又闻龙可扰⑥而驯, 然喉下有逆鳞。卿等遂不避犯触, 各进封事。常能如此, 朕岂虑宗社之倾败!每思卿等此意, 不能暂忘, 故设宴为乐。”仍赐绢⑦有差。
          贞观八年, 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 则自内�。憧稚喜怀铺煨�, 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 欲令耳目外通, 下无怨滞。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多有怖①, 言语致失次第。寻常奏事, 情犹如此, 况欲谏诤, 必当畏犯逆鳞。所以每有谏者, 纵不合朕心, 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②责, 深恐人怀战③惧, 岂肯更言!”
          贞观十五年, 太宗问魏征曰:“比来朝臣都不论事, 何也?”征对曰:“陛下虚心采纳, 诚宜有言者。然古人云:‘未信而谏, 则以为谤己;信而不谏, 则谓之尸禄。’① 但人之才器, 各有不同:懦弱之人, 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 恐不信而不得言;怀禄②之人, 虑不便身而不敢言。所以相与缄③默, 俯仰④过日。”太宗曰:“诚如卿言。朕每思之, 人臣欲谏, 辄惧死亡之祸, 与夫赴鼎镬⑤、冒白刃, 亦何异哉?故忠贞之臣, 非不欲竭诚, 竭诚者乃是极难。所以禹拜昌言⑥, 岂不为此也!朕今开怀抱, 纳谏诤, 卿等无劳怖惧, 遂不极言。”
          贞观十六年, 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知者明, 信为难矣。如属文①之士、伎巧之徒, 皆自谓己长, 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 商略诋诃, 芜词拙迹, 于是乃见。由是言之, 人君须得匡谏之臣, 举其愆②过。一日万机, 一人听断, 虽复忧劳, 安能尽善?常念魏征随事谏正, 多中朕失, 如明镜鉴形, 美恶必见。”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③之。
          贞观十七年, 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 禹雕其俎①, 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 何须苦谏?”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 纂组伤女工②。首创奢淫, 危亡之渐。漆器不已, 必金为之。金器不已, 必玉为之。所以诤臣必谏其渐, 及其满盈, 无所复谏。”太宗曰:“卿言是矣。朕所为事, 若有不当, 或在其渐, 或已将终, 皆宜进谏。比见前史, 或有人臣谏事, 遂答云‘业已为之’, 或道‘业已许之’, 竟不为停改。此则危亡之祸, 可反手而待也。”

        译文

          唐太宗容貌威武严肃, 百官中进见的人, 见到他都会紧张得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太宗知道情况后, 每当见到有人奏事时, 总是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希望能够听到谏诤, 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 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 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 一定要借助于忠臣。君主假如自以为圣明, 臣下又不去纠正, 要想国家不倾危败亡, 能办得到吗?于是君主失掉他的国, 臣下也不能独自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残暴淫虐, 臣下都把嘴闭起来不讲话, 最后终于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导致灭亡, 虞世基等人, 不久也被诛杀。前事不远, 你们今后每当看到事情有不利于百姓的, 必须直言规劝谏诤。”
          贞观元年, 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正直的君主任用了奸臣, 就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忠直的臣子侍奉昏庸的君主, 也不可能治理好国家。只有正直的君主和忠直的大臣相处共事, 如鱼得水, 那么天下就可以平安无事了。我虽然不算明君, 幸亏你们多次匡正补救过失, 希望凭借你们直言鲠议, 以实现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回答说:“我听说木材弹上墨线就能锯得笔直, 君主听从规谏就能成为圣明。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必须设诤臣七人, 说的话如不被接受, 就一个接一个地以死相谏。陛下开拓思路, 采纳臣民忠言, 我等处在不避忌讳的圣朝, 实在愿意把愚昧之见都讲出来。”太宗称赞说得好, 下诏规定今后宰相入宫商量处理国家大事, 必须让谏官跟着进来, 听一听如何处理。有话敞开说, 一定虚心采纳。
          贞观三年, 唐太宗对司空裴寂说:“近来有人上书奏事, 条数很多, 我都贴到卧室的墙壁上, 出入时看看想想。之所以要这么孜孜不倦, 是想把臣下的想法都弄清楚。我每当一想到治国大事, 有时要到三更以后才睡觉。我也希望你们用心不倦, 以符合我的心意。”
          贞观六年, 唐太宗因为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杜正伦、秘书少监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人所奏的事很合心意, 召见时对他们说:“我曾把从古以来臣子尽忠的事迹一一看过, 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 自然就能够诚心规谏, 但如像关龙逢、比干那样的处境, 就不免身遭杀戮株连家人。做君主不容易, 做臣子也难。我又听说龙可以驯养得听话, 但喉下有逆鳞。你们就敢于犯逆鳞, 各自进上奏书。常能这样, 我难道还怕宗庙社稷会倾覆!每想到你们一片忠心, 一刻也不能忘怀, 所以设宴共享欢乐。”还给每人赏赐了数量不等的绢。
          贞观八年, 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每当无事静坐, 就自我反省。常�:ε露陨喜荒苁股咸斐菩娜缫�, 对下被百姓所怨恨。只想得到正直忠诚的人匡救劝谏, 好让我的视听能和外边相通, 使下面没有积怨。此外近来见到来奏事的人, 常显得心怀恐惧, 连讲话也变得语无伦次。平时奏事, 情况尚且如此, 何况要折面谏诤, 必然害怕触犯逆鳞。所以每当有人谏诤时, 纵然不合我的心意, 我也不见怪。假如立刻发怒斥责, 恐怕人人心怀恐惧, 岂敢再说话!”
          贞观十五年, 唐太宗问魏征:“近来朝臣都不议论政事, 这是为什么?”魏征回答说:“陛下虚心纳谏, 本来应当有话说。然而古人说过:‘不被信任的人劝谏, 会被认为是毁谤自己;已被信任而不劝谏, 就叫做尸禄。’但是人的才能气度, 各有不同:胆小怕事的人, 心存忠直而不能进谏;被疏远的人, 怕不信任而无法进谏;贪恋禄位的人, 怕不利于自身而不敢进谏。所以大家沉默不言, 应付着混日子。”太宗说:“这些现象确实像你所说。我常想, 人臣要劝谏, 动辄害怕有死亡之祸, 这和赴鼎镬被烹杀、冒刀剑被斩杀又有什么两样?因此忠贞的臣子, 并非不想竭尽忠诚, 竭尽忠诚实在太难了。所以夏禹听了好的意见要拜谢, 岂不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如今敞开胸怀, 接受谏诤, 你们无须因为害怕而不敢把想说的话说出口。”
          贞观十六年, 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是明智的, 但要做到实在困难。这像会写作的文士、有技巧的工匠, 都自夸自己有本领, 别人比不上。如果遇上著名的文士、工匠来评量指责, 杂乱无章的文辞和拙劣的技艺就会显现出来。这样说来, 君主须有匡救谏诤的臣子, 来指出过错。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事情, 若单靠一个人来了解判断, 即使再辛苦劳累, 怎能把每件事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呢?我常想念魏征遇到问题时随事谏诤匡正, 多次切中我的过失, 这好像用明镜来照形体, 美与丑都会显现出来。”因而举起杯子给房玄龄等几位敬酒, 勉励他们也应这样做。
          贞观十七年, 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从前虞舜制作漆器, 夏禹雕饰祭器, 当时劝谏的有十多人。饮食器皿一类的小事, 何必苦谏?”褚遂良回答说:“从事精雕细琢会妨害农耕, 编织五颜六色的彩带会妨碍妇女的正常事务。首创奢侈淫逸, 就是危亡的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 必然要用黄金来做。金器还不满足, 必然要用玉石来做。所以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谏, 等到已做完再劝谏也不起作用了。”太宗说:“你讲得很对, 我所做的事情, 如有不当, 不论是在刚开始, 或者是将做完, 都应当及时进谏。近来我翻阅前朝史书的记载, 有时臣下进谏, 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 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 终究不肯停止改正。这样下去危亡的灾祸在一反手之间就会到来。” 



        相关文言文
        《郭守敬传》《戴胄犯颜执法》
        《郑板桥开仓济民》《谨饬》
        《邹孟轲之母也》《卧薪尝胆》
        《小时了了》《袁虎少贫》
        《魏文侯问李克》《枯梧树》
        《三藏法师传》《二翁登泰山》
        《宋史·吴中复传》《欧阳晔传》
        《九疑山图记》《彭渊材初见范文正画像》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英烈夫人祠记》
        《孔子见罗雀者》《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隋文帝不赦子》《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原文及译文
        《桃花源记》《捕蛇者说》
        《弈秋》李白《将进酒》
        《孟子见梁襄王》《扬州慢》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文言文翻译(所有课文)《项脊轩志》
        《唐睢为安陵君劫秦王》沈复《童趣》
        《滕王阁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逍遥游》辛弃疾《西江月》
        曹操《观沧�!�《蝜蝂传》
        杜牧《泊秦淮》《晏子使楚》
        《过零丁洋》杜甫《春望》
        李商隐《夜雨寄北》荀况《劝学》
        《梦游天姥吟留别》《晋公子重耳之亡》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