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永元十四年冬, 十月》原文及翻译
| | 资治通鉴 原文: 永元十四年冬, 十月, 辛卯, 诏立贵人邓氏为皇后。后辞让, 不得已, 然后即位。帝每欲官爵邓氏, 后辄哀请谦让, 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自和帝之丧, 邓骘兄弟常居禁中。骘不欲久在内, 连求还第, 太后许之。 永初元年, 封车骑将军, 食邑万户, 以定策功增三千户。骘辞让不获, 遂避使者, 辗转诣阙, 上疏自陈。至于五六, 乃许之。其夏, 凉部畔羌援荡西州, 诏骘与征西校尉任尚将五营及诸郡兵五万人, 屯汉阳以备羌。二年冬, 邓鹭使任尚及从事中郎河内司马钧率诸郡兵与滇零等数万人战于平襄, 大败, 死者八千余人, 羌众遂大盛, 朝延不能制。十一月, 辛酉, 诏邓骘还师, 留任尚屯汉阳为诸军节度。遣使迎拜骘大将军既至使大鸿胪亲迎中常侍郊劳王主以下候望于道宠灵显赫光震都鄙。 四年, 邓骘在位, 颇能推进贤士,荐何熙等列于朝廷, 又辟弘农杨震等置之幕府, 天下称之。震孤贫好学, 通达博览, 教授二十余年, 不答州郡礼命。众人谓之晚暮, 而震志愈笃, 骘闻而辟之。时震年已五十余, 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骘子侍中凤, 尝与尚书郎张龛书, 属郎中马融宜在台阁。又中郎将任尚尝遗凤马, 后尚坐断盗军粮, 槛车征诣廷尉, 凤惧事泄, 先自首于骘。骘畏太后, 遂髡妻及风以谢, 天下称之。 建光元年, 大后邓氏崩。宫人先有受罚者怀怨恚, 因诬告太后兄弟悝、弘、阊取废帝故事, 谋立平原王。帝闻, 追怒, 令有司奏悝等大逆无道, 骘以不与谋, 但免特进, 遣就国。宗族免官归故郡, 没入骘等赀财田宅, 又徙封骘为罗侯。五月, 骘与子凤并不食而死。 大司农朱宠痛骘无罪遇祸, 乃肉袒舆榇上疏。宠知其言切, 自致廷尉。众庶多为骘称枉。帝意颇悟, 乃谴让州郡, 还葬骘等于北芒。诏遣使者祠以少牢, 诸从兄弟皆得归京师。 (选自《资治通鉴》, 有删改) 译文: 永元十四年冬季, 十月辛卯日, 汉和帝下诏立邓贵人为皇后。邓贵人表示推辞, 不得已, 之后才即位。汉和帝每当想要给邓氏家族封官加爵时, 邓皇后总是苦苦哀求表示谦让, 因此在和帝生前, 他的哥哥邓骘的官职都没有超过虎贲中郎将。自从和帝驾崩之后, 邓鹭兄弟一直住在皇宫里。邓驾不愿长久住在宫中, 一再请求回家, 太后答应了这件事。 永初元年, 邓骘被封为车骑将军, 享有一万户的食邑, 因协助册立皇帝有功, 增加三千户, 邓鹭推辞谦让但未获批准, 于是他躲开朝廷的使者, 辗转前往皇宫, 上书陈述自己的请求。多达五六次, 邓太后这才应允。这年夏天, 凉部反叛的羌人使西州动荡不安, 诏书命令邓骘和征西校尉任尚率领五营士兵及各郡士兵共五万人, 驻扎汉阳, 以防备羌军进攻。永初二年冬季, 邓鹭命令任尚及从事中郎司马钧率领各郡士兵, 在平襄同滇零率领的数万羌军交战, 任尚军大败, 八千余人战死, 羌军于是实力强盛, 朝廷不能控制。十一月辛酉日, 邓太后下诏, 命邓骘班师回朝, 留下任尚驻扎汉阳, 负责各军的调度。邓太后派使者迎接邓骘, 并将他任命为大将军。邓骘到达洛阳以后, 邓太后又派大鸿胪亲自出迎, 中常侍前往郊外慰劳, 亲王、公主以下的群臣则在路旁等候。邓骘所得的恩宠和荣耀极为显赫, 声势震动京城内外。 永初四年, 邓骘身居大将军之位, 颇能推举贤能人才。他推荐何熙等人进入朝廷任职, 还征召弘农人杨震等做自己的幕僚, 受到天下人的称赞。杨震自幼孤弱贫困而好学, 知识丰富, 博览群书, 他教生授徒二十多年, 从不接受州郡官府的延聘征召。人们认为杨震年岁已大, 但他的志向却愈发坚定。邓骂听说后, 将他聘为幕僚。当时, 杨震已经五十多岁, 接连升任荆州刺史和东莱太守。邓骘的儿子侍中邓凤, 曾经给尚书郎张龛写信, 叮嘱他郎中马融应在尚书之列。另外中郎将任尚曾经送给邓骘马匹, 后来任尚因克扣盗窃军粮获罪, 被朝廷用囚车装着送到廷尉处审理, 邓凤害怕事情泄露, 先向邓骘自首。邓骘畏惧太后, 于是剃去妻子及邓凤的头发向朝廷谢罪, 天下人都称赞他。 建光元年, 邓太后驾崩。先前因受处罚的宫人怀恨在心, 趁机诬告邓太后的兄弟邓悝、邓弘、邓阊来用废除皇帝的旧例, 图谋拥立平原王为皇帝。汉安帝听到后, 回想往事而大怒, 命令有关部门弹劾邓悝等大逆无道。邓骘因不曾参与密谋, 只免去特进之衔, 遣回封国。邓氏宗亲一律免去官职, 返回原郡, 没收邓骘等人的资财、田地和房产, 又将邓骘改封为罗侯。五月, 邓骘和他的儿子邓凤一同绝食而死。 大司农朱宠痛心于邓骘无罪而遭遇祸难, 于是脱光上衣, 抬着棺材, 上书为邓骘鸣冤。朱宠知道他的言辞激切, 自动前往廷尉投案。民众多为邓骘鸣冤, 安帝有所觉悟, 于是责备迫害邓氏家族的州郡官员, 准许邓骘等人的尸骨运回北芒山安葬, 诏令派使用少牢祭祀, 邓骘的堂兄弟们也都得以返回京城洛阳。
相关练习:《资治通鉴·永元十四年冬, 十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