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高光传》原文及翻译
| | 晋书 原文: 高光, 字宣茂, 陈留圉城人, 魏太尉柔之子也。光性敦厚, 敏于学, 而讷于言, 少习家业,明练刑理, 时人以为器材。初以太子舍人累迁尚书郎, 出为幽州刺史、颍州太守。是时武帝置黄沙狱, 以典诏狱, 驯化囚者。以光历世明法, 用为黄沙御史, 秩与中丞同。迁廷尉。 元康中, 拜尚书, 典三公曹。时赵王伦篡逆, 迫上为太上, 群臣莫敢言, 唯命是从。光于其际, 守道全贞, 一时景仰, 皆称其贤。及伦赐死, 齐王冏辅政, 复以光为廷尉, 迁尚书, 加奉车都尉。后从驾讨成都王颖有勋, 帝悦之, 封延陵县公, 邑千八百户。 于时朝廷咸推光明于用法, 故频典理官。惠帝为张方所逼, 幸长安, 朝臣恐惧, 莫有从者, 光独不去, 侍帝而西。迁尚书左仆射, 加散骑常侍。 光兄诞为上官巳等所用, 历徐、雍二州刺史。诞性任放无伦次, 而决烈过人, 与光异操。常谓光小节, 恒轻侮之, 光不以为意, 事诞愈谨。帝既还洛阳, 时太弟新立, 重选傅训, 以光为少傅, 加光禄大夫, 常侍如故。及怀帝即位, 加光禄大夫金章紫绶, 与傅祗并见推崇。寻为尚书令本官如故以疾卒赠司空侍中属京洛倾覆竟未加谥 子韬字子远, 放佚无检。光为廷尉时, 韬受货赇, 有司奏案之, 而光不知。时人虽非光不能防闲其子, 以其用心有素, 不以为累。初, 光诣长安留台, 以韬兼右卫将军。韬与殿省小人交通, 及光卒, 仍于丧中往来不绝。时东海王越辅政, 不朝观。韬知人心有望, 密与太傅参军姜赜、京兆杜概等谋讨越, 事泄伏诛。 (节选自《晋书·高光传》) 译文: 高光子宣茂, 陈留圉城人(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西南圉镇), 是魏太尉高柔的儿子。高光性情敦厚, 学习聪敏, 但不善言语, 他少时通晓家业, 熟悉刑法理论, 当时的人们认为他是人才。最初由太子舍人逐渐迁任尚书郎, 出任幽川刺史、颍川太守。当时武帝设置黄沙狱【武帝太康五年(284 年)六月】, 用法典诏谕监狱, 来教育转变囚犯。因为高光明晓历代法律, 就任命他为黄沙御史。傣禄与中丞相同。迁任廷尉。 元康年间, 官拜尚书, 主管三公曹。当时赵王司马伦篡权叛逆, 逼迫皇帝做了太上皇, 大臣们都服从他的命令, 不敢反对。唯独高光在那段时间, 坚守正道保全节操, 当时的人们都景仰他, 称赞他贤贞。等到司马伦被赐死, 齐王司马冏辅佐朝政, 因为高光忠贞, 又任命高光为廷尉, 迁任尚书。加任奉车都尉。后来高光跟从皇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有功, 皇帝对他非常满意, 封他为延陵县公, 封邑一千八百户。 当时朝廷都推崇高光擅用法。因此多次出任法律官员。惠帝被张方逼迫, 前往长安。朝廷大臣害怕恐惧, 奔走离散, 没有跟从的人, 唯独高光没有离开, 侍奉皇帝西行。迁任尚书左仆射, 加任散骑常侍。 高光的兄长高诞被上官巳等人任用, 历任徐、壅两州刺史。高诞生性放纵没有规矩, 而果断刚烈超过常人, 与高光的品行不一样。高诞常说高光拘于小节, 总是欺侮他, 高光从不放在心上, 对待哥哥更加恭谨。皇帝回洛阳后, 时值皇太弟刚刚确立, 慎重地挑选辅佐人才, 任用高光为少傅, 加任光禄大夫, 常侍的职位依旧。等到怀帝即位, 加受光禄大夫金章紫绶, 与傅祗一同受到推崇。不久任尚书令, 原有官职依旧, 因病去世,追赠司空、侍中。适逢京洛被颠覆, 竟然没有给他谥号。他的儿子高韬字子远, 放纵不检点。高光任廷尉时, 高韬收受贿赂, 有关官吏奏报此事, 而高光不知道。当时的人虽然批评高光不能防备自己的儿子, 但因为他平素用心, 就不以这件事使高光受连累。起初, 高光到长安留在官署, 让高韬兼任右卫将军。高韬与宫廷与台省的小人勾结, 等到高光去世时, 仍在服丧中来往不断。当时东海王司马越辅佐朝政, 不朝见皇帝。高韬知道人心埋怨, 暗中与太傅参军姜赜、京兆杜概等人谋划讨伐司马越, 事情泄露被杀。
相关练习:《晋书·高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