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难师》原文和翻译
|
| 段玉裁 原文 先生是年乃能言, 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 过目成诵, 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 至“右经一章”以下, 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师无以应, 曰:“此非常儿也。” 译文 先生10岁的时候才会说话, 大概是聪明蕴蓄得太久的缘故吧, 跟随老师读书, 看一遍就能背下来, 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下来, 老师教《大学章句》至“右静一章”以后。(戴震)问老师:“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 而由曾子记述?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 而是学生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他说:“这是朱文公说的。”(他)马上问:“朱文公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回答他说:“宋朝人。”(戴震问老师):“曾子, 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说:“周朝人。”“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问老师):“既然这样朱文公怎么知道这些?”老师无法回答, 说:“这不是一个寻常的孩子啊。” 注解 先生:老师, 这里指戴震。 是年:这里指1733年, 这年戴震十岁。 乃:才。 能言:说话。 盖:这里指推测。 蕴蓄:蕴藏, 积蓄。 就傅:跟随老师。 言:字。 塾:私塾, 指自家内设的学�!� 何以:以何, 凭什么。 述:记述。 门人:学生。 应:回答。 相去:相隔。去, 距离。 几何:多少。 几:差不多。 然则:既然这样, 那么…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 此非常儿也: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