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原文及翻译
| | 三国志 原文: 钟离牧字子幹, 会稽山阴人, 汉鲁相意七世孙也。少爰居永兴, 躬自垦田, 种稻二十余亩, 临熟, 甚民有识认之, 牧曰:“本以田荒, 故垦之耳。”遂以稻与县人。县长闻之, 召氏系狱, 欲绳以法, 牧为之请。长曰:“君慕承官, 自行义事, 仆为民主, 当以法率下, 何得寝公宪而从忠邪?“牧曰:“此是郡界缘君意顾故来暂住今以少稻而杀此民何心复留”遂出装, 还役。封秦亭侯, 拜越骑校尉。永安六年, 蜀并于魏, 武陵五谿夷与蜀接界, 时论俱其叛乱, 乃以牧为平魏将军, 领武陡太守, 枉之郡。魏遣郭纯任武陵太守, 率涪陵民入蜀迁陡界, 屯于赤沙。请致诸夷邑君, 或起应纯, 又进攻酉阳县, 郡中震惧。牧问朝吏曰:“西蜀倾覆, 边境见侵, 何以御之?”皆对曰:“今二县山险, 诸夷阻兵, 不可以军惊扰, 惊扰则诸夷盘结。宜以渐安, 可遣恩信吏宣教慰劳。”牧曰:“不然, 外境内侵, 诳诱人民, 当及其根抵未深而扑取之, 此救火责速之势也。“敕外趣严, 掾史沮议来便行军法。即率所领, 晨夜进道, 缘山除行, 垂二千里, 从塞上, 斩恶民怀异心者魁帅百余人及其支党凡千余级, 纯等散, 五谿平。迁扬武将军, 封都乡侯。复以前将军假节, 领武陵太守。卒官。家无余财, 士民思之。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有删改) [注]承宫, 汉朝人.《后汉书》记载有“承宫樵薪苦学”的故事。 译文: 钟离牧字子幹, 是会稽郡山阴县人, 是汉朝鲁国相钟离意的第七代孙。他年轻时迁居永兴, 亲自开垦田地, 种了二十多亩稻子。稻子快成熟时, 有个本县的百姓指认这田是他的, 钟离牧说:“我本来只是因为这田土荒芜, 所以开垦它罢了。”就把稻谷给了那人。县长听说这事, 把那个百姓召来关进牢房, 打算依法制裁, 钟离牧为那人求情。县长说:“您仰慕汉朝的承宫, 自己可以做善事, 但我是老百姓的主管, 应当用法律来统治百姓, 怎么能搁置国家的法令来听从您呢?”钟离牧说:“这是在会稽郡界内, 因为您关心照顾, 所以来暂时居�。衷谝蛭坏愕愕竟染鸵闭飧霭傩�, 我还有什么心思再留在这儿呢?”于是就取出行装, 要回山阴, 县长亲自前去阻止他, 并为此释放了囚禁的那个百姓。那百姓惭愧畏惧, 带着妻子儿女把拿去的稻谷舂得六十斛米, 送还给钟离牧, 钟离牧关起门来不接受。那百姓把米运去放在路边, 没有人去拿它。钟离牧从此出名。赤乌五年, 升南海太守。不久担任丞相长史, 升中书令。遇上建安、鄱阳、新都三郡的山越百姓发动叛乱, 朝廷派钟离牧出任监军使者, 讨伐、平定了叛乱。匪首黄乱等人交出他们的部队, 以充任兵员服役。钟离牧被封为秦亭侯, 授任为越骑校尉。永安六年, 蜀国被魏国吞并, 武陵郡五谿一带的夷族人同蜀国交界, 当时的舆论担心他们叛乱, 朝廷于是任命钟离牧为平魏将军, 兼任武陵太守, 到武陵郡去。魏国派郭纯担任武陵太守, 率领涪陵的百姓进入蜀国迁陵县地界, 驻扎在赤沙, 引诱各夷族人的部落首领, 其中有些人起来响应郭纯, 又进而攻打酉阳县, 吴国武陵郡中的人震惊恐惧。钟离牧问郡中的官员说:“西蜀覆灭了, 吴国的边境受到侵犯, 用什么办法抵御魏国?”大家都回答说:“如今迁陵、酉阳两县的山谷险地, 各夷族部落仗恃武力盘踞在那里, 不能用军队惊扰, 惊扰了各夷族部落就会相互勾结。应该使用教化安抚的办法, 可以派恩信吏去宣明教令, 表示慰劳。”钟离牧说:“不对。外国侵入我国境内, 欺骗、诱惑我们的百姓, 应当趁着他们根基不深的时候去攻取他们, 这同救火贵在迅速是一样的。”命令在外的部队速整行装, 郡吏中有反对、非议的当即以军法处治。钟离牧当即就率领自己所掌管的部队, 日夜赶路, 沿着山中险道行进, 走了将近两千里路, 从险要处攻上去, 斩杀图谋不轨的不法百姓的头目一百多人和他们的党羽共一千多人, 郭纯等人退去, 五谿平定。升任扬武将军, 封为都乡侯。又以前将军的身份拥有假节的称号, 兼任武陵太守。死在任上。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 士人百姓都思念他。
相关练习:《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