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师说》原文和翻译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云者, 则群聚而笑之。问之, 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 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 如果不跟老师学习, 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 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我跟从他, 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 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 我也跟从他, 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 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 无论高低贵贱, 无论年长年幼, 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 超出一般人很远, 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 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 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 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 圣人更加圣明, 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 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 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 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 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 这是糊涂的!那些儿童的老师, 教他读书, 学习书中的文句, 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 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要问老师, 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倒要学习, 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 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 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等等, 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他们(为什么笑), 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 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 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 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道理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不屑一提, 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 这真是奇怪�。� 
          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 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同行, 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 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 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 如此而已。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 十七岁, 喜欢古文, 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 不被耻于从师的世俗限制, 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之道, 写《师说[1]》送给他。
        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
         �。�3]受:通“授”。传授。
         �。�4]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 可 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
         �。�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 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 上也;学而知之者, 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 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6]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
         �。�7]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 夕死可矣。’”闻, 听见, 引伸为懂得。道:这里作动词用, 学习、从师的意思。
         �。�8]从而师之:跟从(他), 拜他为老师。师之, 即以之为师。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 岂, 哪。知, 了解, 知道。
         �。�10]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1]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
         �。�12]出人:超出(一般)人。
         �。�13]众人:普通人。
         �。�14]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5]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 愚人更加愚昧。益, 更加, 越发。
         �。�16]惑矣:(真)糊涂�。�
         �。�17]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18]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 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 句号为圈, 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 老师教 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 通“逗”。
         �。�19]或师焉, 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 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 详见下文翻译。
         �。�20]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习, 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
         �。�21]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 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论语·季氏》:“人而无恒, 不可以作巫医。”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
         �。�22]百工:泛指手工业者。
         �。�23]相若:相象, 差不多的意思。
         �。�24]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 就感到耻辱。
         �。�25]谀(yú):阿谀、奉承。
         �。�26]复:恢复。
         �。�27]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地位高的人, 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 相当于士大夫。不齿:不屑与之同列, 表示鄙视。 齿, 原指年龄, 也引伸为排列。幼马每年生一齿, 故以齿计马岁数, 也以指人的年龄。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
         �。�28]不齿:不屑与之同列, 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29]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 语气词, 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
         �。�30]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 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 老师, 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 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
         �。�31]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 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
         �。�32]苌(cháng)弘:东周 敬王时候的大夫, 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 名襄, 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 乐师。
         �。�33]老聃(dān丹):即老子, 春秋时楚国人, 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
         �。�34]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不必:不一定。
         �。�36]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37]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38]六艺经传(zhuàn):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六经,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六经本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
         �。�39]不拘于时:不被时俗所限制。时, 时俗, 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 被
          [40]生乎吾前:省去“者”
          [41]夫庸:哪里。夫为发语词
          [42]知:管, 过问
          [43]其:表推测语气, 大概……
          [44]欤:语气助词, 表感叹
          [45]常(圣人无常师):固定的
          [46]之徒:这些人
          [47]通(习之):普遍
          [48]师(吾师道也):名词活用, 学习
          [49]所以:是用来......的
          [50]嘉:赞许
          [51]贻:赠送


        相关文言文
        《郭守敬传》《戴胄犯颜执法》
        《郑板桥开仓济民》《谨饬》
        《邹孟轲之母也》《卧薪尝胆》
        《小时了了》《袁虎少贫》
        《魏文侯问李克》《枯梧树》
        《三藏法师传》《二翁登泰山》
        《宋史·吴中复传》《欧阳晔传》
        《九疑山图记》《彭渊材初见范文正画像》
        《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英烈夫人祠记》
        《孔子见罗雀者》《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隋文帝不赦子》《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原文及译文
        《滕王阁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逍遥游》辛弃疾《西江月》
        曹操《观沧�!�《蝜蝂传》
        杜牧《泊秦淮》《晏子使楚》
        《过零丁洋》杜甫《春望》
        李商隐《夜雨寄北》荀况《劝学》
        《梦游天姥吟留别》《晋公子重耳之亡》
        《三峡》《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晏殊《浣溪沙》
        《记旧本韩文后》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李清照《如梦令》《愚溪诗序》
        《大道之行也》《回乡偶书》原文翻译及注解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