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旧唐书·李尚隐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
        原文:
            李尚隐, 其先赵郡人, 徙家京兆之万年。弱冠明经累举, 补下邽主簿。时姚珽为同州刺史, 甚礼之。景龙中, 为左台监察御史。时中书侍郎、知吏部选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愀绞埔�, 逆用三年员阙, 士庶嗟怨。寻而相次知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 湜等遂下狱推究, 竟贬黜之。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 诬奏桐庐令李师等二百余家, 称其妖逆。诏御史按覆之, 诸御史惮昭泰刚愎, 皆称病不敢往。尚隐叹曰:“岂可使良善陷枉刑而不为申明哉!”遂越次请往, 竟推雪李师等。俄而崔湜、郑愔等复用, 尚隐自殿中侍御史出为伊阙令, 怀让为魏县令。湜等既死, 尚隐又自定州司马擢拜吏部员外郎, 怀让自河阳令擢拜兵部员外郎。尚隐累迁御史中丞, 时御史王旭颇用威权, 嗜贪无厌, 为士庶所患。会为仇者所讼, 尚隐按之, 无所容贷, 旭遂得罪。尚隐性率刚直, 言无所隐, 处事明断。其御下, 豁如也。又详练故事, 近年制敕, 皆暗记之, 所在称为良吏。十三年夏, 妖贼刘定高夜犯通洛门, 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 左迁桂州都督。临行, 帝使谓之曰:“知卿公忠, 然国法须尔。”因赐杂彩百匹以慰之。俄又迁广州都督, 仍充五府经略使。及去任有怀金以赠尚隐者尚隐固辞之曰吾自性分不可改易非为慎四知也竟不受之 累转京兆尹, 赐爵高邑伯, 入为大理卿, 代王鉷为御史大夫。时司农卿陈思问多引小人为其属吏, 隐盗钱谷, 积至累万。尚隐又举按之, 思问遂流岭南而死。尚隐三为宪官, 辄去朝廷之所恶者, 时议甚以此称之。二十四年, 拜户部尚书、东都留守。二十八年, 转太子宾客。寻卒, 年七十五, 谥曰贞。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译文:
            李尚隐, 他的祖先是赵郡人, 近代又把家搬到京兆的万年(今西安市)。年轻时通过了明经考试, 多次被举荐, 补缺下邽主簿一职。当时姚珽担任同州刺史, 对他十分礼遇。景龙年间担任左台监察御史。当时的中书侍郎、知吏部选事崔湜和吏部侍郎郑愔一同主持选拔官吏之事, 他们依附权贵, 违规动用了三年的官员的缺额, 官民怨恨。不久两人相继主持政事, 李尚隐和同僚御史李怀让一起在朝堂上弹劾他们, 崔湜等人于是被关进牢狱查办追究, 最后他们被贬黜。当时又有睦州刺史冯昭泰, 诬告桐庐县令李师等二百多人, 称他们是妖逆, 朝廷下诏让御史调查核实。各位御史都害怕冯昭泰傲慢固执, 都声称有病不敢前去。李尚隐叹息说:“怎么能让好人蒙冤受惩罚却不还给他们清白呢!”于是越级请求前去, 最终昭雪了李师等人的冤情。不久崔湜、郑愔等人又被任用, 李尚隐调离殿中侍御史出京担任伊阙县令, 李怀让调任魏县县令。崔湜等人死了以后, 李尚隐又从定州司马被提拔为吏部员外郎, 李怀让从河阳县令被提拔为兵部员外郎。李尚隐多次升迁后担任御史中丞。当时的御史王旭很擅用威权, 贪得无厌, 被官民们所担忧。恰巧王旭被仇家状告, 李尚隐查办此事, 一点也不宽�。跣裼谑潜恢巫�。李尚隐生性率真刚直, 说话从不隐瞒, 处事明断。他对待下级, 非�;泶�。(李尚隐)又精通旧例, 近年来皇帝的诏书, 都暗暗记在心里, 无论到哪里都被称为好官。十三年夏天, 妖贼刘定高在夜里侵犯洛门, 李尚隐因为没能觉察出部下和盗贼勾结, 被贬为桂州都督。临出发时, 皇帝派人对他说:“我知道你公直忠诚, 然而按照国法必须这样做。” 于是皇帝赐彩色绢帛一百匹来安慰他。不久又改任广州都督, 依然兼任五府经使。等他离任的时候, 有一个人怀带着金子要送给李尚隐, 他坚决推辞, 说:“我生性这样, 不可改变, 并不是为了慎守‘四知’。”最终没有接受。多次调动担任京兆尹, 赐给他高邑伯的爵位, 入朝担任大理卿, 替代王缺担任御史大夫。当时司农卿陈思问用了许多小人做自己的下级官吏, 暗地里贪污钱财粮食, 积累了好几万。李尚隐又检举查办此事, 陈思问于是被流放到岭南而死。李尚隐三次担任宪官, 总是要清除朝廷上的坏人, 当时的舆论多是由于这些事而称赞他。二十四年, 被任命为户部尚书、东都留守。二十八年, 改任太子宾客。不久去世, 享年七十五岁, 谥号为“贞”。 

        相关练习:《旧唐书·李尚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旧唐书·杨绾传》《旧唐书·罗艺传》
        《旧唐书·吴少诚传》《旧唐书·封伦传》
        《旧唐书·孔祯传》《旧唐书·李渤传》
        《旧唐书·太宗本纪》(二)《旧唐书·王晙传》
        《旧唐书·�;沾�《旧唐书·李昭德传》
        《旧唐书·叶蕃传》《旧唐书·曹确传》
        《旧唐书·张嘉贞传》《旧唐书·周智光传》
        《旧唐书·魏元忠传》(二)《旧唐书·李翱传》
        《旧唐书·苏良嗣传》《旧唐书·令狐楚传》
        《旧唐书·王忠嗣传》《旧唐书·褚遂良传》
        《旧唐书·孙思邈传》《旧唐书·陆象先传》
        《旧唐书·张建封传》《旧唐书·王武俊传》
        《旧唐书·王承元传》《旧唐书·裴寂传》
        《旧唐书·裴垍传》(二)《旧唐书·贺知章传》
        《旧唐书·李子通传》《旧唐书·元衡传》
        《旧唐书·赵隐传》《旧唐书·郭孝恪传》
        《旧唐书·戴胄传》《旧唐书·杨恭仁传》
        《旧唐书·元稹传》《旧唐书·魏元忠传》
        《旧唐书·贾曾传》《旧唐书·崔造传》
        《旧唐书·高祖本纪》《旧唐书·杜黄裳传》
        《旧唐书﹒张镒传》《旧唐书·韦云起传》
        《旧唐书·高俭传》《旧唐书·崔神庆传》
        《旧唐书·李岘传》《旧唐书·马周传》
        《旧唐书·卢简求传》《旧唐书·崔群传》
        《旧唐书·刘昌传》《旧唐书·许敬宗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