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轼《钱塘勤上人诗集叙》原文及翻译

        苏轼
        原文:
            昔翟公罢廷尉①, 宾客无一人至者。其后复用, 宾客欲往。翟公大书其门曰:“一死一生, 乃知交情。一贫一富, 乃知交态。一贵一贱, 交情乃见。”世以为口实。然余尝薄其为人, 以为客则陋矣, 而公之所以待客者独不为小哉!
            故太子少师欧阳公好士, 为天下第一。士有一言中于道, 不远千里而求之, 甚于士之求公。以故尽致天下豪�。杂怪谌艘韵杂谑勒吖潭嘁�。然士之负于公者, 亦时有。盖尝慨然太息, 以人之难知, 为好士者之戒。意公之于士, 自是少倦。而其退老于颍水之上, 余往见之, 则犹论士之贤者, 唯恐其不闻于世也;至于负己者, 则曰:“是罪在我, 非其过。”
            翟公之客, 负之于死生贵贱之间, 而公之士, 叛公于瞬息俄顷之际。翟公罪客, 而公罪己, 与士益厚, 贤于古人远矣。
        公不喜佛老, 其徒有治《诗》《书》, 学仁义之说者, 必引而进之。佛者惠勤, 从公游三十余年, 公常称之为聪明才智有学问者, 尤长于诗。公薨于汝阴, 余哭之于其室②。其后见之, 语及于公, 未尝不涕泣也。勤固无求于世, 而公又非有德于勤者, 其所以涕泣不忘, 岂为利也哉。余然后益知勤之贤。使其得列于士大夫之间而从事于功名, 其不负公也审矣。
            熙宁七年, 余自钱塘将赴高密, 勤出其诗若干篇, 求余文以传于世。余以为诗非待文而传者也, 若其为人之大略, 则非斯文莫之传也。
        注释):①翟公罢廷尉, 典故出自《史记·汲郑列传》, 借汉文帝时期大臣翟公失势又得势的遭遇, 针砭世态炎凉。②其室, 指惠勤的居室。



        译文:
            当年翟公被罢去廷尉一职, 他手下的宾客没有一个人来到(他家慰问)的。这之后再被启用, 宾客们想再回到他家去。翟公在自己门上大大写了句话说:“一死一生, 才知道人与人的交情。一贫一富, 才明白交友的情状。一贵一贱, 真正的交情才显现出来。”世人把这作为批评宾客们的口实。但我曾经看不起他的为人, 认为宾客们确实是浅薄的, 而翟公用来对待宾客的态度难道就不是很小气吗!
          过去的太子少师欧阳公喜好读书人, 称为天下第一。读书人有一句话有道理, (欧阳修)就会不远千里去求见他, 比读书人求见于他更急迫。因此完全招来了天下的豪杰俊才, 从普通人而显名于人世的已经很多了。但是读书人对不起欧阳公的也不时有一些。我曾经感慨而叹息, 认为人是难以真正明白的, 并把这作为喜好读书之人的警戒。我料想欧阳公对于读书人, 从此多少会厌倦了吧。但在他年老退休在颍水边时, 我去拜见他, 他却还是谈论读书人中的贤能者, 唯恐他们不被社会知闻;至于那些对不起自己的, 却说:“这个罪过在我身上, 不是他们的过错。”
            翟公的宾客, 在死生贵贱之间辜负了他, 欧阳公举荐的读书人, 在瞬息之间背叛了他。翟公怪罪于宾客, 然而欧阳公却责备自己, 他和读书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比古代人贤明得多了。
            欧阳公不喜欢佛教和老庄哲学, 他的门生中有研究《诗》《书》, 学习儒家仁义之说的, 一定引荐并推荐给朝廷。佛教徒惠勤, 跟着欧阳公学习了三十多年, 欧阳公经常称赞他聪明, 有才智又有学问, 尤其擅长写诗歌。欧阳公在汝阴去世, 我到他的家中去哭祭他。这之后我看见了惠勤, 话语中说到欧阳公, 未尝不哭泣流泪的。惠勤本来就对俗世无所要求, 欧阳公又没有对惠勤有什么恩德, 他之所以哭泣流泪不忘欧阳公, 难道是为了利益么?我在这件事之后才更加懂得惠勤的贤能。假如他能够排列在士大夫中而积极追求功名, 他不会辜负欧阳公是很明白的了。
            熙宁七年, 我从钱塘将要到高密去, 惠勤拿出自己的诗若干篇, 请求我写篇序文帮他把他的诗歌流传到世上。我认为他的诗歌不必等待我的序文而流传, 但是像他待人(那样真诚)的大致情况, 却是除了我这篇序文而没有办法流传的了。


        相关练习:苏轼《钱塘勤上人诗集叙》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苏轼《魏武帝论》苏轼《墨君堂记》
        苏轼《与章子厚书》《又答王庠书》
        苏轼《与王庠书》苏轼《天石砚铭》
        苏轼《宋襄公论》苏轼《苏廷评行状》
        苏轼《贾谊论》苏轼《滟滪堆赋》
        苏轼《江瑶柱传》苏轼《安国寺记》
        《儋耳夜书》苏轼《屈原庙赋》
        苏轼《记过合浦》苏轼《庄子祠堂记》
        苏轼《转对条上三事状》苏轼《游兰溪》
        苏轼《论范增》苏轼《记与欧公言》
        苏轼《韩非论》苏轼《晁君成诗集叙》
        苏轼《霍光论》苏轼《答谢民师书》
        苏轼《决壅蔽》苏轼《上韩枢密书》
        《张文定公墓志铭》苏轼《墨宝堂记》
        苏轼《小儿不畏虎》苏轼《士燮论》
        苏轼《论特奏名》苏轼《书孟德传后》
        苏轼《孟轲论》苏轼《盖公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记游定惠院》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苏轼《跋钱君倚书〈遗教经〉》苏轼《滕县公堂记》
        苏轼《论子胥种蠡》《记游白水岩》
        苏轼《论项羽范增》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河豚发怒》苏轼《乐毅论》
        苏轼《凌虚台记》苏轼《万石君罗文传》
        苏轼《南方多没人》书《孟德传》后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秦废封建》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