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书·后主本纪》原文及翻译
|
| 南唐书 原文: 后主名煜, 字重光。文献太子卒, 以尚书令知政事。建隆二年, 遂立为太子。六月, 元宗殂, 太子嗣立于金陵。后主天资纯孝, 事元宗尽子道, 居丧哀毁, 杖而后起。嗣位之初, 属保大军兴之后, 国削势弱, 帑庾空竭, 专以爱民为急, 蠲赋息役, 以裕民力, 尊事中原, 不惮卑屈, 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年。宪司章疏有绳纠过讦, 皆寝不下。论决死刑, 多从末减。常猎于青山, 还如大理寺亲录系囚, 多所原释。中书侍郎韩熙载奏, 狱讼有司之事, 囚圄非车驾所宜临幸, 请罚内库钱三百万以资国用。虽不听, 亦不怒也。殂问至江南, 父老有巷哭者。然酷好浮屠, 崇塔庙, 度僧尼不可胜算。罢朝辄造佛屋, 易服膜拜, 以故颇废政事。又置澄心堂于内苑, 引能文士居其间, 中旨由之而出, 中书密院乃同散地。兵兴之际, 降御札移易将帅, 大臣无知者。皇甫继勋诛死之后, 夜出万人, 斫营招讨使但署牒遣兵, 竟不知何往。盖皆澄心堂直承宣命也。长围既合, 内外隔绝, 城中之人惶怖无死所, 后主方幸净居室听讲《楞严圆觉经》。群臣皆知国亡在旦慕, 而张洎犹谓北师已老, 将自遁去。后主益甘其言, 晏然自安, 命户部员外郎伍乔于围城中放进士孙确等三十人及第。其所施为, 大抵类此, 故虽仁爱足以感其遗民, 而卒不能保社稷云。 (节选自陆游《南唐书卷三·后主本纪》) 译文: 后主名煜, 字重光。文献太子死后, 以尚书令的身份主持政务。建隆二年, 被立为太子。六月, 元宗驾崩, 太子在金陵继位登基。后主天性非常孝顺, 侍奉元宗尽到了做儿子的本分, 服丧期间因为哀伤毁损了身体, 要拄着拐杖才能站起身。继位初期, 正值元宗李璟征集财物大举用兵之后, 国力被削, 国势疲弱, 国库空虚。后主特别把养护百姓作为紧急之务, 免除百姓的赋税和劳役, 来使民众富�!S霉Ь吹奶仁谭钪性�, 不怕卑躬屈膝, 境内依赖他稍稍安定有十五年之久。御史上的奏章如果有指出、纠正大臣的过失, 李煜都搁置不发。对死刑判决, 多拟从轻论罪。李煜曾经在青山狩猎, 回来后到大理寺亲自审查复核囚犯, 很多囚犯都得到了宽恕释放。中书侍郎韩熙载上奏, 诉讼案件是主管官员的事, 牢狱不是君主所应该去的地方, 请皇上自罚, 拿出内库钱三百万来资助国家用度。李煜虽然没有听从, 但也没有生气。李煜驾崩的消息传到江南, 有百姓在里巷哭泣。然而, 李煜非常信奉佛教, 推崇兴建寺塔, 他为僧尼发放的度牒不可胜数。下朝后常造访寺庙, 换装拜佛, 因为这样的缘故, 荒废了很多政务。又在内苑设置澄心堂, 招纳那些擅长文学的读书人居住在里边, 圣旨也从这里发出, 中书密院竟然如同闲散之地。大举用兵的时候, 下手诏更换将帅, 没有大臣知道。皇甫继勋被诛杀之后, 当夜出兵万人, 斫营招讨使只管签署公文派遣军队, 竟然不知把军队派往哪里。原因就是澄心堂直接接受皇上的诏令(部署军事行动)。京城已经被合围, 内外隔绝, 城里的百姓都害怕死无葬身之地, 后主正亲临净居室听讲《楞严圆觉经》。群臣皆清楚国家的灭亡就在早晚间, 但张洎还说宋朝的军队已经衰疲, 将会自行撤离。后主更认为他说得对, 平静安定如常, 下诏令命户部员外郎伍乔在围城中放榜录取进士孙确等三十人及第。他的所作所为大多都这样。所以, 他的仁爱虽然足以感动那些亡国的百姓, 但最终不能保住国家。
相关练习:《南唐书·后主本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