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贾生传》原文及翻译
| | | 史记 史记 原文: 贾生名谊, 洛阳人也。年十八, 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 闻其秀才, 召置门下, 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 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 故与李斯同邑而学事焉, 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 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悦之, 超迁, 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 天下和洽, 而固当改正朔, 易服色, 法制度, 定官名, 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 色尚黄, 数用五, 为官名, 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 谦 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 及列侯悉就国, 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 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 年少初学, 专欲擅权, 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 不用其议, 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 闻长沙卑湿, 自以寿不得长, 又以谪去, 意不自得。及渡湘水, 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馀,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 ①, 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 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 文帝前席。既罢, 曰:“吾久不见贾生, 自以为过之, 今不及也。”居顷之, 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 文帝之少子, 爱而好书, 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 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 言诸侯或连数郡, 非古之制, 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 怀王骑, 堕马而死, 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 哭泣岁馀, 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释:①釐( xī):胙肉, 祭过神的福食;受釐, 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译文: 贾生的名叫谊, 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 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 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 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 对他很赏识。孝文皇帝即位不久, 了解到河南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 过去又因与李斯是同乡而常向李斯学习, 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皇帝推荐贾谊, 说他很年轻, 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于是, 文帝便把贾谊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 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 在朝臣中是最年轻的。每当皇帝诏令臣下商议政事, 各位老先生往往无言答对, 而贾谊却总是答得很完满, 人人都感到贾谊所讲的, 正是自己所要说的。于是, 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才能赶不上贾谊。文帝也很喜欢他, 一年之内, 就把他从博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 从汉兴到文帝经过二十多年, 天下已经安定, 朝野和睦, 应当更定历法, 改变所崇尚的颜色, 订正法令制度, 统一官名, 大兴礼乐, 便详细草拟了各项仪礼和办法, 建议崇尚黄色, 遵用五行之说, 重新确定官名, 全部变更秦朝的法度。文帝刚刚即位, 谦恭谨慎, 一时还顾不上这些事。但一些律令的更定, 以及在京城的诸侯回到封国, 都是贾谊出的主意。因此, 皇帝和大臣商议, 打算把贾谊提拨到公卿大臣的位置。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 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 年轻没有经验, 专想揽权, 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因此, 皇帝从此也疏远了贾谊, 不再采纳他的建议, 并派他去作了长沙王吴差的太傅。 贾谊已经辞别朝廷前往任所, 听说长沙地势低洼, 气候潮湿, 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 又因为是被贬谪而去的, 心情抑郁(不愉快)。在渡湘江的时候, 作了一首赋, 来凭吊屈原。 又过了一年多, 贾谊被征召到京城晋见皇帝。正赶上文帝坐在宣室接受神的赐�!N牡塾懈杏诠砩裰�, 便询问鬼神的本源。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一直谈到夜半, 文帝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向贾谊面前移动。谈完之后, 文帝说:“我好久不见贾生了, 自以为超过了他, 今天看来还是不如他。时间不长, 就任贾谊为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是文帝喜爱的小儿子, 好读书, 所以文帝让贾谊做他的师傅。 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谏阻, 认为这样做祸患就会由此产生。贾谊屡次上书, 指出诸侯势力过大, 有的封地连接数郡, 不符合古代的制度, 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文帝不听。 几年以后, 粱怀王骑马时, 从马上跌下摔死了, 没有后代。贾谊认为自己这个老师没有当好, 很伤心, 哭泣了一年多, 也就死去了。贾谊死时只有三十三岁。
相关练习:侯方域《贾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贾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贾生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