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书魏郑公传后》原文及翻译
| | 曾巩 原文: 予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 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 感知己之遇, 事之大�。薏悔哨�。虽其忠诚自至, 亦得君而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 太宗之所以称贤主, 而前世之君不及者, 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 以其书存也。 夫君之使臣, 与臣之事君者何?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大公至正之道, 非灭人言以掩己过, 取小亮①以私其君, 此其不可者也。又有甚不可者: 夫以谏诤为当掩, 是以谏诤为非美也, 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 而后世不见, 则非唯失一时之公, 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 是启其怠且忌矣。太宗末年, 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 渐不知天下之得失, 至于辽东之败, 而始恨郑公不在世, 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周公何如人也!伊尹、周公之切谏其君者, 其言至深, 而其事至迫, 存之于书, 未尝掩焉。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 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 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 成区区之小让, 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 又何以知其贤且良欤? 桀、纣、幽、厉、始皇之亡, 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非其史之遗, 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则谏诤之无传, 乃此数君之所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春秋》之法, 为尊、亲、贤者讳。”与此戾矣。夫《春秋》之所以讳者, 恶也, 纳谏岂恶乎?“然则焚稿者非欤?”曰:焚稿者谁欤? 非伊尹、周公为之也, 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其事又未是也。何则? 以焚其稿为掩君之过, 而使后世传之, 则是使后世不见稿之是非, 而必其过常在于君, 美常在于己也, 岂爱其君之谓欤? 或曰:“造辟②而言, 诡辞而出”, 异乎此。曰: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今万一有是理, 亦谓君臣之间, 议论之际, 不欲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 岂杜其告万世也? 噫! 以诚信持己, 而事其君, 而不欺乎万世者, 郑公也。 (选自《古代十大散文流派》第三卷“欧苏古文派”, 有删改) 注释:①亮:同“谅”, 忠信。②辟:君主、国君。 译文: 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 听从群臣的意见, 而魏郑公这些人喜逢这个好时代, 他们感激太宗的知遇之恩, 事情不论大�。挥胁恢毖越傻�。虽然这是由于他们的忠诚, 也是因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才能这样的啊。那么, 我想唐代之所以太平, 太宗之所以被称为贤君, 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 根本原因大概都在这里吧。能够知道魏郑公有谏诤的事情, 是因为他的奏章还保存在。 君王任用臣子, 臣子侍奉君王的原则是什么呢?只是极其公正罢了。极其公正的原则, 不是不许别人讲话来掩盖自己的过失, 博取小信来讨好自己的君主, 这是不可以做的事。还有更不可以做的事:认为谏诤是应当掩饰的, 这是把谏诤当作不好的事情, 那么后代谁还会去当面谏诤呢?况且前代的君主有纳谏的美德, 可是后代看不见, 那就不只是失掉一时的公正, 又将使后代的君主认为前代没有诤谏的情况。这就开启了惰怠和忌讳进谏风气的先河。唐太宗晚年, 许多大臣明知这层意思, 但不进言, 致使他越来越不明白治理天下的失误, 后来出现辽东败亡的情况, 才开始遗憾魏征不在世了, 不曾知道他后悔的念头是从无人进谏而引发的。 那伊尹、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伊尹、周公恳切率直地规劝他们的君主, 言辞极其深刻, 事情又非常紧迫, 他们的谏词保存在《尚书》里, 不曾湮没。到现在, 人们还称颂太甲、成王为贤君, 伊尹、周公为良相, 是因为他们的谏书还能见得到。假使当时就把谏书删减毁弃, 成就小小的谦让的名声, 那么后世依据什么来谏诤?又根据什么知道他们是德才兼备的人呢?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秦始皇这些国君的败亡, 原来是他们的臣下的进谏的言辞没有流传下来。这不是史官的遗漏, 而是当时的大臣不敢进谏才这样的。那么进谏的言辞没有流传下来, 这是这几个国君的恶行更加昭然于后世的原因。 有人说:“《春秋》记史的原则是替君主、父母、贤德的人掩饰隐瞒过错。”与此正好相反。《春秋》里所掩饰、隐瞒的都是不好的行为, 接受谏诤怎么能说是不好的行为呢?又说:“既然这样, 那么, 焚毁谏稿的人不对吗?”我说:“焚稿的人是谁呢?这不是伊尹、周公做的, 而是近世博取小信的人干的。那事情又不对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把焚稿当作掩饰君主过错的方法, 而让后世去传扬这件事, 这就使得后世看不到奏章的正确与否, 而(让后世人)必然认定那过错通常在君主, 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自己身上, 这哪里说得上是爱他们的君主呢?” 又有人说:“到君主面前说的话, 出来不把实话告诉别人”, 与此不同。我说:这不是圣人说过的话。即使万一有这样的理论, 也是说君臣之间, 议论的时候, 不想对当时的人泄漏他们的话语罢了, 哪里是想杜绝告诉万世的人呢? 唉!用真实信诚要求自己、侍奉君主, 而且对万世不欺瞒的人, 就是郑公�。�
相关练习:曾巩《书魏郑公传后》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