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容春堂记》原文及翻译
| | 归有光 原文: 兵溪先生为令清漳之上, 与监郡者不合, 例得移官, 即拂衣以归。占园田于县之西小虞浦, 去县治二里所。盖自太湖东, 吴淞江蜿蜒入海, 江之南北, 散为诸浦如百足, 而小虞浦最近县, 乘舟往来, 一日可数十回。园有堂, 启北牖, 则马鞍山如在檐际。间植四时之花木, 而户外清水绿畴如画, 故先生名其堂曰容春。其谓春于天地之间, 虽阴山雪岭, 幽崖寒谷, 无所不之, 而独若此堂可以容之者。诚以四时之景物, 山水之名胜, 必于宽闲寂寞之地;而金马玉堂, 紫扉黄阁, 不能兼而有也。 昔孔子与其门人, 讲道于沂水之滨。当春之时, 相与鼓瑟而歌, 悠然自适。天下之乐, 无以易于此矣。夫子使二三子言志, 乃皆舍目前之近, 而驰心于冠冕佩玉之间。曾点独能当此时而道此景, 故夫子喟然叹之。盖以春者众人之所同, 而能知之者惟点也。 陶渊明《归去来辞》云:“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渊明可以语此矣。先生属余为堂记, 因遂书之。 余之曾大父, 与兵溪之考思南公, 成化甲午, 同举于乡。是岁, 王文恪公为举首。而曾大父终城武令, 思南公至郡太守。余与兵溪同年生, 而兵溪先举于乡者九年。庚戌岁, 同试南宫。兵溪就官广平, 甫三载, 已倦游, 而余至今犹系六馆之籍。故为此记, 非独以两家世契, 与兵溪相知之厚, 而于人生出处之际, 盖有感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卷十五》) 译文: 兵溪先生在山西漳河上游任县令, 因为和监督州郡的御史合不来, 按例必须挪动职务, 便愤怒地回到故乡。他在昆山县西境的小虞浦购置了一块园田, 离县城才两里左右。吴淞江从太湖往东流, 蜿蜒入海, 江的南北, 散布着许多连通江的河渠如同百足, 其中的小虞浦离县城最近, 坐船往来, 一天可以走几十回。园中有个大屋子, 向北开了窗户, 由此往外看, 那马鞍山就如同在屋檐边一样。园中间植有四季花木, 园外河流、田野如画, 所以先生给这座堂取名容春。他认为, 春存在于天地之间, 虽然阴山雪岭、幽岩寒谷, 无处不到, 唯独像这样的堂才可以容纳它。实际上四时的景物, 山水的名胜, 必定存在于广大而少人烟的地方, 那金马玉堂、紫门黄阁的地方是不能兼而有之的。 从前孔子和他的门徒在沂水河岸论道。在春天的时候, 他们一起鼓瑟唱歌, 那么悠然闲适。天下之乐, 没有可以替代此时之乐了。孔夫子让几位弟子谈志向, 却都舍弃近在眼前的事, 而神往于做官当贵族, 唯独曾点在这时候能说此风景, 所以引起孔夫子喟然长叹。大概是由于春光是大家所共同享有的, 而知道其中乐趣的只有曾点一人。 陶渊明写的《归去来辞》说:“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只有陶渊明先生才可以说这样的话。兵溪先生嘱咐我写堂记, 于是我就写了这篇文章。 我曾祖父的哥哥和兵溪先生的已故的父亲思南公, 于成化十年同时被举荐参加乡试。那年王文恪公是乡试登第的第一名。后来我曾祖父的哥哥官至城武县令, 思南公官至郡太守。我和兵溪先生是同年生的, 可是兵溪先生乡试中举比我早九年。嘉靖二十九年, 我们又一同在南京的考场应试。兵溪先生在广平做官, 刚三年就已经厌倦宦游生活了, 而我到现在还在设馆授徒, 靠教书吃饭。所以, 我写这篇堂记, 并不仅仅因为两家上一代就情意相投, 也不仅因为我和兵溪先生相知很深, 而是因为对人生进退的际遇有所感触的缘故。
相关练习:归有光《容春堂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