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程琳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
        原文:
            程琳字天球, 永宁军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 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 命琳发遣三司使。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 岁饥, 琳尽发以贷民, 凡六十万斛, 饥民赖以全活, 而军得善粟。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 贷妻子使以病告。琳察其色辞异, 令有司验得捶死状。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 太后谓琳曰:“齐雄非杀人者, 乃其奴捶之。”琳曰:“奴无自专理, 且使令与己犯同。”太后默然, 遂论如法。改三司使, 出纳尤谨, 禁中有所�。喟罩�。内侍言琳专, 琳曰:“三司财赋, 皆朝廷有也。臣为陛下惜, 于臣何有?”帝然之。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 琳曰:“合而为一, 易于勾校, 可也。后有兴利之臣, 复用旧名增之, 是重困民, 无已时也。”再迁吏部侍郎, 遂参知政事, 迁尚书左丞。
            时元昊反, 犹遣使来朝, 众请按诛之。琳曰:“遣使, 常事也, 杀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 大臣患之。琳曰:“始不杀, 无罪也;今既骄横, 可暴其恶诛之, 国法也, 又何患耶?”元昊死, 谅祚立, 方幼, 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 以节度使啖三将, 使各有所部分, 以弱其势, 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 非所以柔远人, 不如因而抚之。”议者惜其失几。既而遣使册命, 夏人方围庆阳。琳曰:“彼若贪此, 可缓庆州之难矣。”命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 果喜, 即日迎册使, 庆阳之围亦解。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琳持重不扰, 前后守魏十年, 度要害, 缮壁垒, 增守御备。植杂木数万, 曰:“异时楼橹之具, 可不出于民矣。”人爱之, 为立生祠。改武胜军, 又换镇安军节度使。上书曰:“臣虽老, 尚能为国守边。”未报, 得疾卒。赠中书令, 谥文简。
        (节选自《宋史 列传第四十七》)


        译文:
            程琳字天球, 是永宁军博野人。被举荐服勤辞学科, 补授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受命出使契丹, 命程琳处理三司事务。太仓供给军队的粮食陈腐几乎不可食用, 那年又大饥荒, 程琳全部取出借给灾民, 共六十万斛, 饥民赖此保全活命, 还回来后军队又得到了好粮食。迁任给事中、暂时代为掌管开封府。王蒙正的儿子王齐雄打死一名老兵, 买通老兵的妻子儿女让他们以病故报告。程琳观察他的妻子儿女神色、言辞异样, 下令有司检验出被打死的症状。王蒙正与章献太后家连姻, 太后对程琳说:“王齐雄不是杀人的人, 是他的奴仆打死的。”程琳曰:“奴仆没有自作主张的道理, 而且下令与自己动手犯罪是相同的。”太后默然无语, 于是按照法律判罪。改任三司使, 开支收入尤其谨慎, 宫中要取用东西, 总是奏请取消。内侍说程琳专权, 程琳说:“三司财赋, 都是朝廷所有。我替陛下节�。晕矣惺裁茨�?”皇帝认为他说的对。有人奏请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 程琳曰:“合而为一, 易于考核检查, 可行。后来有兴利之臣, 又用旧的名目增加, 这是加重贫困百姓的负担, 没有停止的时候。”两次升迁后任吏部侍郎, 于是参议政事, 调任尚书左丞。
            当时元昊造反, 还派使者来朝见, 众人请求按律诛杀他们。程琳说:“派遣使者, 是平常事, 诛杀他们不吉利。”后来使者更加骄横, 大臣们担忧这件事。程琳说:“开始不杀, 是因为他们无罪;现在既然骄横, 可以公布他们的恶行而诛杀他们, 是国法, 又担忧什么呢?”元昊死, 谅践祚即位, 正年幼, 三个大将分别管理国家。议论的人说可趁这个时机, 用节度使的官衔收买三个大将, 使他们各自占有自己统领的地盘, 使契丹的势力变弱�。梢圆蛔髡蕉顾�。程琳说:“趁人丧事之机, 不是用来安抚远方的人的办法, 不如趁机来安抚他们。”议论的人痛惜他失去了机会。不久朝廷又派使者前去册封, 夏人刚刚包围了庆阳。程琳说:“他们如果贪此钱财, 那就可以缓解庆阳的围困了。”把要赐予的礼品财物的数字都转报给夏人, 夏人果然高兴, 当日迎接册封的使者, 庆阳的围困也解除了。授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管大名府。程琳掌握重权而不扰民, 前后守魏地十年, 度量要害, 修缮军营的围墙, 增加防守和抵御的设施。种植几万株杂木, 说“以后建楼造船这些用材, 可以不从百姓那里出了。”人们敬爱他, 为他建立生祠。后改任武胜军, 又换任镇安军节度使。上书说:“我虽老, 还能为国守边。”还未得到答复, 患病去世。追封中书令, 谥号为文简。 

        相关练习:《宋史·程琳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相关文言文
        《宋史·李邴传》《宋史·李稙传》
        《宋史·王溥传》《宋史·马知节传》
        《宋史·孙鼛传》《宋史·魏仁浦传》
        《宋史·黄葆光传》《宋史·赵必愿传》
        《宋史·李汉琼传》《宋史·郑文宝传》
        《宋史·冯康国传》《宋史·陶弼传》
        《宋史·蔡幼学传》《宋史·李若水传》
        《宋史·滕中正传》《宋史·吕颐浩传》
        《宋史·苏轼列传》(二)《宋史·宇文绍节传》(二)
        《宋史·刘温叟传》(二)《宋史·赵密传》
        《宋史·赵子淔传》《宋史·俞康直传》
        《宋史·程瑀传》《宋史·王显传》
        《宋史·夏竦传》《宋史·朱胜非传》
        《宋史·唐文若传》《宋史·崔与之传》
        《宋史·高若讷传》《宋史·忠义·郭永》
        《宋史·郑穆传》《宋史·文彦博传》
        《宋史·吕端传》(二)《宋史·张威传》
        《宋史·李重贵传》《宋史·李继隆传》
        《宋史·李壁传》《宋史·侯益传》
        《真盐铁陈恕》《宋史·宋守约传》
        《宋史·董遵诲传》《宋史·王恩传》
        《宋史·辛弃疾传》(二)《宋史·宋汝为传》(二)
        《宋史·丁度传》《宋史·折可适传》
        《宋史·王益柔传》《宋史·邓肃传》
        《宋史·魏胜传》《宋史·吕好问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