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风操篇》原文及翻译
| | 颜氏家训 原文: 古者, 名以正体, 字以表德, 名终则讳之, 字乃可以为孙氏。孔子弟子记事者, 皆称仲尼。江南至今不讳字也。河北人士全不辨之, 名亦呼为字, 字固呼为字。 偏傍之书, 死有归杀, 子孙逃窜, 莫肯在家;画瓦书符, 作诸厌胜①;丧出之日, 门前然火, 户外列灰, 祓送家鬼, 章断注连②。凡如此比, 不近有情, 乃儒雅之罪人, 弹议所当加也。 《礼经》:“父之遗书, 母之杯圈, 感其手口之泽, 不忍读用。”正为常所讲习, 讎校缮写, 及偏加服用, 有�?伤颊叨�。若寻常坟典③, 为生什物, 安可悉废之乎?既不读用, 无容散逸, 惟当缄保, 以留后世耳。 江南风俗, 儿生一期, 为制新衣, 盥浴装饰, 男则用弓矢纸笔, 女则刀尺针缕, 并加饮食之物, 及珍宝服玩, 置之儿前, 观其发意所�。匝樘傲拗�, 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 致宴享焉。…… 四海之人, 结为兄弟, 亦何容易, 必有志均义敌, 令终如始者, 方可议之。一尔之后, 命子拜伏, 呼为丈人, 申父交之敬, 身事彼亲, 亦宜加礼。比见北人甚轻此节, 行路相逢, 便定昆季, 望年观貌, 不择是非, 至有结父为兄、托子为弟者。 (选自《颜氏家训·风操篇》 【注】①厌(y�。┦�:制服, 指用巫术制服妖邪等。②章断注连:上章以求断绝死者之殃染及旁人。注连, 传染的意思。③坟典:《三坟》《五典》的简称, 泛指古籍。 译文: 古时候, 名用来表明本身, 字用来表示德行, 名在死后就要避讳, 字就可以作为孙辈的氏。孔子的弟子记事时, 都称孔子为仲尼。江南地方至今对称字不避讳。黄河以北地区人士对名和字完全不加区别, 名也叫做字, 字自然叫做字。 旁门左道的书里讲, 人死后某一天要“回煞”, 这一天子孙逃避在外, 没有人肯留在家里;要画瓦书符, 作种种巫术法术;出丧那天, 要门前生火, 户外铺灰, 除灾去邪, 送走家鬼, 上章以求断绝死者所患疾病之传染连续。所有这类迷信恶俗做法, 都不近情, 是儒学雅道的罪人, 应该加以弹劾检举。 《礼经》上说;“父亲留下的书籍, 母亲用过的杯圈, 觉得上面有汗水和唾水, 就不忍再阅读使用。”这正因为是父亲所常讲习, 经�?背�, 以及母亲个人使用, 有遗�?晒┧寄�。如果是一般的书籍, 公用的器物, 怎能统统废弃不用呢?既已不读不用, 那也不该分散丢失, 而应封存保留传给后代。 江南的风俗, 在孩子出生一周年的时候, 要给(他)缝制新衣, 洗浴打扮, 男孩就用弓箭纸笔, 女孩就用刀尺针线, 再加上饮食, 还有珍宝和衣服玩具, 放在孩子面前, 看他动念头想拿什么, 用来测试他是贪还是廉, 是愚还是智, 这叫做试儿。聚集亲属姑舅姨等表亲, 招待宴请。 四海五湖之人, 结义拜为兄弟, 也不能随便, 一定要志同道合, 始终如一的, 才能够和他谈论结拜之事。一旦如此, 就要叫自己的儿子出来拜见, 称呼对方为丈人, 表达对父辈的敬意, 自己对对方的双亲, 也应该施扎。近来见到北方人对这一点很轻率, 路上相遇, 就可结成兄弟, 只需看年纪老少, 不讲是非, 甚至有结父辈为兄, 给子辈为弟的。
相关练习:《颜氏家训·风操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