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原文及翻译(二)

        宋史纪事本末
        原文:
            淳化元年十二月, 诏中外所上书疏及面奏制可者,并下中书、枢密、三司, 申覆颁行。帝谓宰相曰:“治国之道, 宽猛得中, 宽则政令不成, 猛则民无所措手足。”吕蒙正进曰:“《老子》称:‘治大国若烹小鲜。’夫鱼扰之则乱。近日内外上封事求更制度者甚众, 望陛下渐行清净之化。”上曰:“朕不欲塞人言路。夫狂夫言而圣人择焉, 亦古训也。”
            时王禹傅上言:“请自今庶官候谒宰相, 并须朝罢于政事堂, 枢密使预坐接见, 将以杜私请。”诏从之, 左正言谢泌疏驳曰:“伏睹明诏, 不许宰相、枢密使见宾客, 是疑大臣以私也。《书》曰:‘任贤勿�。バ拔鹨�。’张说谓姚元崇外则疏而接物,内则谨以事君,此真大臣之体。今天下至广, 万机至烦, 陛下以聪明寄辅臣, 自非接下,何以悉知外事?若令都堂候见, 则庶官请见咨事, 略无解衣之暇。幸今世道清明, 朝廷无巧言之士, 方面寡姑息之臣, 奈何疑执政为衰世之事乎!”帝览奏, 即追还前诏, 仍以泌所上章付史馆。
            四年二月, 置审官院。初, 帝虑中外官吏, 清浊混淆, 命官考课, 号磨勘院。至是, 梁鼎上信曰:“<虞书》三载考绩, 三考黜陟幽明。三代以还, 率由此道。唐有考功之司明考课之令下自簿尉上至案臣皆岁计功过较定优劣故人思激励绩效著闻五代兵革相继名存实亡且夫今之知州即之刺史。治状显著者朝廷不知, 方略蔑闻者任用如故, 大失劝惩之体, 浸成苟且之风。是致水旱荐臻, 狱讼填溢, 欲望天下承平, 岂可得也!望陛下申明考绩之法, 庶几官得其人, 民受其赐。”于是改磨勘院为审官院, 掌审京朝官。其幕职、州县官, 别置考课院主之。
        (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


        译文:
            淳化元年十二月, (皇帝)诏令朝廷内外的上书及面奏被皇帝批准的, 同时移交给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再次复核后颁布施行。太宗对宰相说:“治理国家的方法, 要宽猛适中, 政令过宽则不能推行, 过猛则人民不知怎么办才好。”吕蒙正进言说:“《老子》说:‘治大国像煎小鱼。’(烹调)小鱼, 如果翻动它, 鱼就容易破碎。近日朝廷内外密封上奏, 请求变更制度的人很多, 希望陛下采取无为而治的教化。”太宗说:“朕不想堵塞人们的言路。对狂夫的言论, 圣人有选择地采用, 这也是古训啊。”
            当时, 王禹偁上书进言说:“请从今往后(规定)官员拜访宰相, (宰相、枢密使)必须散朝后在政事堂列座接见, 这样可以杜绝私人之间的交往。”太宗下诏听从王禹偁的建议。左正言谢泌上疏驳斥说:“我看到诏书, 不许宰相、枢密使(在私宅)接见宾客, 这是怀疑大臣有私心。《尚书》说:‘任用贤臣不要三心二意, 除去奸邪不要犹豫不决。’张说称姚元崇在朝堂外待人接物不太用心, 在朝堂内则侍奉国君细致周到, 这才真正符合大臣的体统。现在天下无比广大, 政务十分烦杂, 陛下将耳目寄托于辅佐大臣, 如果(辅臣)不亲自接见下臣, 怎能全部知道外边的事情?如果命令(宰相、枢密使)在都堂等候接见(官员), 那么下级官员请见议事不断, (宰相)就没有有半点闲暇。幸亏当今世道清明, 朝廷上没有巧言取宠的人, 地方上少有姑息养奸的大臣, 为什么怀疑执政宰相, 做那些在衰败末世才做的事呢!”太宗阅过奏章, 便追回前日的诏书, 仍把谢泌的奏章交付史馆存档。
            四年二月, 设置审官院。当初, 太宗考虑到朝廷内外的官吏, 清官贪官混淆不清, 下令设立专门机构, 对官员进行考核, (这个机构)称为磨勘院。这个时候, 梁鼎上言说:“《虞书》记载三年考核一次, 经三次考核, 黜退愚暗的官员, 晋升贤明的官员。夏、商、周三代以来, 都是通过这个方法。唐代有考核功绩的官署, 阐明考核的法令, 下自主簿、县尉, 上至宰相, 都是每年考核功过, 确定优劣, 所以人人都想激励自己, 以求功绩显著闻名。五代时期战乱相继不止, 考核功过的法令名存实亡。现在的知州即古代的刺史, 政绩显著的朝廷不知道, 计谋策略无闻者照旧任用, 有失于劝勉惩戒的大体, 逐渐地形成了苟且偷安的风气。这导致水旱灾害频发, 各种案件越来越多, 想要期望天下太平, 怎么能得到呢!希望陛下阐明考核官吏政绩的法令, 差不多可以做到每个官位安排合适人�。美习傩盏玫蕉髟�。”于是改磨勘院为审官院, 掌管审理京朝官。地方长官属吏、州县官吏, 另设置考课院来主管。


        相关练习:《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相关文言文
        《原毁》《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二)
        《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宋史纪事本末·学�?凭僦啤�
        屈原《橘颂》《宋史纪事本末·仁宗景祐元年冬十月》
        《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宋史纪事本末·李纲辅政》(二)
        《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二)《宋史纪事本末·太祖代周》
        《与元微之书》《答谢中书书》
        《宋史纪事本末·帝遣曹彬等将, 兵伐江南》《秦晋崤之战》
        《张中丞传》后叙·《宋史纪事本末·岳飞规复中原》
        《江南春绝句》《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
        《蜀道难》《伤仲永》
        《五人墓碑记》宋祁《玉楼春》
        《六一居士传》《宋史纪事本末·郝经之留》
        《宋史纪事本末·平�:�《鸿门宴》
        《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宋史纪事本末·平江南》
        《百丈山记》《赵普》
        《指南录后序》《阿房宫赋》
        《兴贤》《宋史纪事本末·夏元昊拒命》
        《核舟记》《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三)
        《宋史纪事本末·李纲辅政》吴均《与朱元思书》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二)《屈原列传》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廉颇蔺相如列传》
        《报任安书》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