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之《雹神》原文及翻译
|
| 聊斋志异 原文: 王公筠仓①莅任楚中, 拟登龙虎山谒天师。及湖, 甫登舟, 即有一人驾小艇来, 使舟中人为通。公见之, 貌修伟, 怀中出天师刺②, 曰:“闻驺从③将临, 先遣负弩④。”公讶其预知益神之诚意而往。天师治具相款。其服役者, 衣冠须鬣多不类常人, 前使者亦侍其侧。少间向天师细语, 天师谓公曰:“此先生同乡, 不之识耶?”公问之。曰:“此即世所传雹神李左车也。”公愕然改容。天师曰:“适言奉旨雨雹, 故告辞耳。”公问:“何处?”曰:“章丘。”公以接壤关切, 离席乞免。天师曰:“此上帝玉敕, 雹有额数, 何能相徇?”公哀不已。天师垂思良久, 乃顾而嘱曰:“其多降山谷, 勿伤禾稼可也。”又嘱:“贵客在坐, 文去勿武。”神出至庭中, 忽足下生烟, 氤氲匝地。俄延逾刻, 极力腾起, 才高于庭树;又起, 高于楼阁。霹雳一声, 向北飞去, 屋宇震动, 筵器摆簸。公骇曰:“去乃作雷霆耶!”天师曰:“适戒之, 所以迟迟, 不然平地一声, 便逝去矣。”公别归, 志其月日, 遣人问章丘。是日果大雨雹, 沟渠皆满, 而田中仅数枚焉。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王公筠苍:王孟震, 字筠苍, 山东淄川人。明代万历年间进士。②刺:名帖。③驺从:古时达官贵人出行时护卫在前后的骑卒。④负弩:充当先导。 译文: 王老先生字筠苍, 到今湖北地区做官到任后, 他便想登上龙虎山拜会张天师。一天他来到湖边, 刚登上船, 就见有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他驶来, 叫船上的人替他通报。王老先生立刻接见了这个人, 只见这人外貌端庄, 衣着整齐, 他从怀中取出张天师的拜帖, 说:“得知长官驾临, 特先派我来迎接王老先生。”他一听十分惊讶, 知道张天师可以未卜先知, 更把他看成是神, 诚心诚意地拜会他。张天师设酒宴款待, 席间往来侍候的仆人长须阔脸衣帽打扮大都和常人不同。前去迎接的使者也在其间忙碌侍候。过了一会儿, 他向张天师小声打听这个人。张天师对王老先生说:“此人是先生的同乡难道你不认识吗?”王老先生问这个人是谁, 回答说此人就是世间传说的雹神李左车呀。王老先生一听惊讶得变了脸色, 张天师接着说:“刚好他向我说要奉上帝旨意去布雨下雹, 所以特来告辞。”王老先生问:“向何处下雹?”回答说:“章丘。”王老先生想到章丘和他所管辖的地方相邻, 十分关心, 便离开席位请求天师免去这场雹雨。张天师说:“这是上帝的旨意所下冰雹数量是有限定的, 本天师怎么能私自通融呢?”王老先生仍然哀求不止。张天师低下头来想了很久, 才当面嘱咐雹神说:“把冰雹降在山谷, 不要伤害庄稼这就可以了。”接着又嘱咐说:“贵客坐在这里, 要慢慢离开, 不要毛手毛脚。”雹神听后退出殿堂。走到庭院里忽然见他脚下生烟烟雾环绕, 这样过了一个多时辰后便飞升起来。开始时, 升的和庭院中的大树一般高;继续飞升便和楼阁一般高;然后呼隆一声向北方飞腾而去, 殿堂立刻受到剧烈震动, 席上碗盏都被震歪碰倒。王老先生吓得说:“去时真如雷霆, 张天师说因为刚才告诫了他, 所以才慢慢飞升而去。不然的话呼地一声轰鸣, 他就会立即消失。”王老先生告辞回到住所, 记下拜访那天年月, 派人去章丘打听。果然那天下了大雨冰雹, 雹粒布满沟壑, 田地里却只有几粒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