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杨惟中传》原文及翻译
| | | 元史 原文: 杨惟中, 字彦诚, 弘州人。金末, 以孤童子事太宗, 知读书, 有胆略, 太宗器之。年二十, 奉命使西域三十余国, 宣畅国威, 敷布政条, 俾皆籍户口属吏, 乃归, 帝于是有大用意。 皇子阔出伐宋, 命惟中于军前行中书省事。克宋枣阳、光化等军, 光、随、郢、复等州, 及襄阳、德安府, 凡得名士数十人, 收伊、洛诸书送燕都, 立宋大儒周敦颐祠, 建太极书院, 延儒士赵复、王粹等讲授其间, 遂通圣贤学, 慨然欲以道济天下。拜中书令, 太宗崩, 太后称制, 惟中以一相负任天下。 定宗即位, 平阳道断事官斜彻横恣不法, 诏惟中宣慰, 惟中按诛之。金亡, 其将武仙溃于邓州, 余党散入太原、真定间, 据大明川, 用金开兴年号, 众至数万, 剽掠数千里, 诏会诸道兵讨之, 不克。惟中仗节开谕, 降其渠帅, 余党悉平。宪宗即位世祖以太弟镇金莲川得开府专封拜乃立河南道经略司于汴梁奏惟中等为使俾屯田唐、邓、申、�!⑨浴⑷辍⒉獭⑾ⅰ①瘛ⅡV钪�。初, 灭金时, 以监河桥万户刘福为河南道总管, 福贪鄙残酷, 虐害遗民二十余年。惟中至, 召福听约束, 福称疾不至, 惟中设大梃于坐, 复召之, 使谓福曰:“汝不奉命, 吾以军法从事。”福不得已, 以数千人拥卫见惟中, 惟中即握大梃击仆之。数日福死, 河南大治。迁陕右四川宣抚使。时诸军帅横侈病民, 郭千户者尤甚, 杀人之夫而夺其妻, 惟中戮之以徇, 关中肃然。语人曰:“吾非好杀, 国家纲纪不立, 致此辈贼害良民, 无所控告, 虽欲不去, 可乎!” 岁己未, 世祖总统东师, 奏惟中为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 俾建行台, 以先启行, 宣布恩信, 蒙古、汉军诸帅并听节制。师还, 卒于蔡州, 年五十五。中统二年, 追谥曰忠肃公。 (选自《元史•杨惟中传》, 有删改) 译文: 杨惟中字彦诚, 是弘州人。金朝末年, 以孤儿的身份侍奉太宗, 懂得读书, 有胆略, 太宗器重他。他二十岁的时候, 奉命出使西域三十多个国家, 宣扬国威, 发布政令, 让他们都登记户口设置属官, 然后才返回, 皇帝于是有重用他的意图。 皇子阔出征伐宋朝, 命令杨惟中在军中行中书省事。攻克宋朝枣阳、光化等军, 攻克光、随、郢、复等州, 以及襄阳、德安府, 共获得名士数十人。收集程颢、程颐的著作送往燕都, 建立宋朝大儒周敦颐的祠堂, 建立太极书院, 邀请儒士赵复、王粹等在书院讲学, 杨惟中于是通晓圣贤之学, 慨然想以圣道助益国家。杨惟中任中书令, 太宗去世, 太后临朝听政, 杨惟中一人以宰相的身份负担天下大事。 定宗即位, 平阳道断事官斜彻横行不法, 皇帝诏令杨惟中代皇帝前去宣扬政令, 安抚百姓, 杨惟中审讯之后将其处死。金朝灭之后, 金朝将领武仙在邓州溃败, 余党逃散于太原、真定之间, 占据了大明川, 使用金朝开兴年号, 人数达到数万, 抢掠数千里。皇帝诏令会集各道的兵力进讨, 没有战胜。杨惟中执符节前往劝谕, 其首领投降, 其余党全部平定了。 宪宗即位, 世祖以太弟的身份镇守金莲川, 有权设立衙署和任命官员。于是在汴梁设立河南道经略司, 奏请任命杨惟中为经略使, 让他在唐、邓、申、�!⑨浴⑷辍⑾ⅰ①瘛Ⅱ5戎萃吞�。刚灭金时, 由监河桥万户刘福为河南道总管, 刘福贪婪残酷, 欺压残害金朝的遗民二十多年。杨惟中到任后, 召刘福来听训, 刘福称病不来。杨惟中在座位上放了大木棒, 又召他, 让人对刘福说:“你不听命令, 我就要以军法来处治。”刘福不得已, 有数千人护卫着来见杨惟中, 杨惟中便手握大棒将他打倒。几天后刘福死了, 河南由此清明安定。杨惟中改任陕右四川宣抚使。当时各部队的将领横行奢侈, 侵害百姓, 有个叫郭千户的尤其厉害, 杀人之夫而抢夺其妻, 杨惟中将其处死示众, 关中于是秩序安定。杨惟中对人说:“我并非喜欢杀戮, 国家没有法纪, 致使这种贼人残害百姓, 百姓们无处控告, 就算我不想除掉他们, 行吗?” 己未年, 世祖统率东路军, 奏请任命杨惟中为江淮京湖南北路宣抚使, 让他建立行御史台, 因在世祖之先启行, 宣布朝廷的恩泽信誉, 蒙古、汉军的各部队将领都听从他的节制。部队返回时, 杨惟中在蔡州去世, 时年五十五岁。中统二年。追谥为忠肃公。
相关练习:《元史·杨惟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