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张思明》原文及翻译
| | 元史 原文: 张思明, 字士瞻。思明颖悟过人, 读书日记千言。至元十九年, 由侍仪司舍人辟御史台掾, 又辟尚书省掾。左丞相阿合马既死, 世祖追咎其奸欺, 命尚书簿问遗孽。一日, 召右丞何荣祖、左丞马绍, 尽输其赃以入, 思明抱牍从, 日已昏, 命读之, 自昏达曙, 帝听忘疲, 曰:“读人吐音, 大似侍仪舍人。”右丞对曰:“正由舍人选为掾。”帝奇之, 曰:“斯人可用。”明日, 擢为大都路治中。思明以超迁逾等, 固辞, 乃改湖广行省都事。元贞元年, 召为中书省检校, 六曹无滞案, 迁户部主事。延祐元年, 进参议中书省事;三年, 拜中书参知政事。 仁宗即位, 浮屠妙总统有宠, 敕中书官其弟五品, 思明执不可。帝大怒, 召见切责之, 对曰:“选法, 天下公器。径路一开, 来者杂沓。故宁违旨获戾, 不忍隳祖宗成宪, 使四方得窥陛下浅深也。”帝心然其言, 而业已许之, 曰:“卿可姑与之, 后勿为例。”乃为万亿库提举, 不与散官。久之, 近臣疾其挂法峭直, 日构谗间, 出为工部尚书。帝问左右曰:“张士瞻居工部, 得无怏怏乎?”对曰:“勤政如初。”帝嘉叹之, 命授宣政院副使。五年, 除西京宣慰使。岭北戍士多贫者, 岁凶, 相挺为变, 思明威惠并行, 边境乃安。因疏和林运粮不便事十一条, 帝劳以端砚上尊。 会左丞相哈散辞职, 帝不允, 其请益坚, 帝诘之曰:“何为而辞?”对曰:“臣自揆才�。治蟊菹鹿�, 若必欲任臣, 愿荐一人为助。”帝问:“为谁?朕能从汝。”哈散再拜谢曰:“巨愿得张思明。”即日拜思明中书参知政事。比召至, 车驾幸上都, 见于道, 慰勉之曰:“卿向不负朕注委, 故朕用哈散言, 复起汝。”未几, 升左丞。 思明平生不治产, 不畜财, 收书三万七千余卷;尤明于律, 与谢仲和、曹鼎新同称“三绝”, 重纪至元三年卒, 年七十八。 (选自《元史·张思明》, 有删改) 译文: 张思明, 字士瞻。张思明聪明过人, 每天读书能记诵千言。至元十九年, 以侍仪司舍人的身份被征召为御史台掾, 后又被征召为尚书省掾。左丞相阿合马死后, 世祖追查他奸欺的罪行, 命令尚书簿讯问他的余党。一天, 皇帝召见右丞何荣祖、左丞马绍, 把他所有的赃物运入宫中。思明抱着文件跟随进宫, 当时天色已近黄昏, 皇上命令张思明读文件, 从黄昏一直到天亮, 皇帝仔细地听着, 忘记了疲劳, 问:“读书人的吐字发音, 很像侍仪舍人。”右丞回答说:“他正是在做侍仪司舍人时被征召上来的。”皇帝很欣赏张思明的才能, 说:“这人可以任用。”第二天, 任命张思明为大都路治中。张思明认为是越过等级提拔, 坚决推辞, 于是就改任为湖广行省都事。元贞元年, 征召为中书省检校, 六曹没有滞留的案件, 升迁为户部主事。延祐元年, 晋升为参议中书省事;三年, 任命为中书参知政事。 仁宗即位, 和尚妙总统被皇帝宠幸, 命令中书省给他的弟弟封五品官, 张思明坚决不答应。皇帝大怒, 召见张思明, 严厉地斥责他, 张思明回答说:“选拔官员的制度, 是天下的公器。小路一开, 进来的人就杂而多。所以我宁可违抗皇上的旨意而获罪, 也不忍心毁坏祖宗的成法, 让天下的老百姓得以窥测陛下的深浅。”皇帝心里认为他的话是对的, 然而已经许诺了妙总统, 说:“你姑且给他这个职位吧, 下不为例。”于是任命其弟为万亿库提举, 不给具体官职。过了一段时间, 皇帝身边的大臣憎恨张思明执法严峻刚直, 每天造谣离间, 因而离开中枢出任工部尚书。仁宗问左右的人:“张士瞻在工部没有不高兴吗?”臣下回答说:“还想当初一样勤政。”仁宗嘉许赞叹, 命令授张思明宣政院副使。五年, 授官西京宣慰使。岭北戍边的士兵大多是贫困的人, 由于年成不好, 相继铤而走险发动叛乱, 张思明恩威并施, 边境才得以安定。于是上疏奏议和林运粮不方便事十一条, 皇帝以端砚和上等的酒樽犒劳他。 恰逢左丞相哈散辞职, 皇帝不答应, 哈散请辞的意愿更坚决, 帝反问他说:“为什么要辞职?”哈散回答说:“我自己估摸自己的才能浅�。峙碌⑽蠡实鄣墓�, 如果一定要任命臣, 希望推荐一人作为自己的助手。”帝问:“是谁?朕一定答应你。”哈散再拜谢曰;“臣愿得张思明。”即日拜思明为中书参知政事。等到召他来了以后, 皇上临幸上都, 在路上接见了他, 皇上安慰勉励他说:“你向来不辜负我的器重信任, 所以我采纳了哈散的意见, 再次起用你。”没过多久, 升任张思明为左丞。 张思明平生不积蓄财产, 收藏了三万七千余卷书;尤其熟悉明了律令方面的问题, 和谢仲和、曹鼎新同称“三绝”。重纪至元三年去世, 时年七十八岁。
相关练习:《元史·张思明》阅读练习及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