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新五代史·李崧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五代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李崧, 深州饶阳人也。崧幼聪敏, 能文章, 为镇州参军。唐魏王继岌为兴圣宫使, 领镇州节度使。继岌与郭崇韬伐蜀, 以崧掌书记。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诚不能容崇韬, 至洛诛之何晚?今远军五千里, 不见咫尺之诏杀大臣, 动摇人情, 是召乱也。”继岌曰:“吾亦悔之, 奈何?”崧乃召书吏三四人, 登楼去梯, 夜以黄纸作诏书, 倒用都统�。鞯└孚椭罹�, 人心乃定。
        师还, 继岌死于道。崧至京师, 任圜判三司, 以内忧去职还乡里。服除, 范延光居镇州, 辟崧掌书记。长兴中, 明宗春秋高, 秦王从荣多不法, 晋高祖为六军副使, 惧祸及, 求出外藩。是时, 契丹入雁门, 明宗选将以捍太原, 晋高祖欲之。延光等欲以康义诚应�。露涝�:“太原, 国之北门, 宜得重臣, 非石敬瑭不可也!”由是从崧议。晋高祖深德之, 阴遣人谢崧, 盖欲使崧终始成己事也。
        契丹耶律德光犯京师, 德光素闻延寿等称崧为人, 及入京师, 谓人曰:“吾破南朝, 得崧一人而已!”乃拜崧太子太师。契丹北还, 命崧以族俱行, 留之镇州。其后麻荅弃镇州, 崧乃得还。高祖素不悦崧, 又为怨者谮之, 言崧为契丹所厚。故崧遇汉权臣, 常惕惕为谦谨, 莫敢有所忤。
        汉高祖入京师, 以崧第赐苏逢吉。崧弟屿仆葛延遇为屿商贾, 多干没其赀, 屿笞责之。延遇夜宿逢吉部曲李澄家。是时, 高祖将葬睿陵, 河中李守贞反。澄乃教延遇告变, 言崧与其甥王凝谋, 欲因山陵放火焚京师, 又以蜡丸书通守贞。逢吉送崧侍卫狱, 崧知不免, 乃自诬伏, 族诛。
        《新五代史 杂传第四十五》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
        B. 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
        C. 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倩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
        D. 继岌己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内优, 即丁内忧, 古代朝廷官员在位期间, 凡子遭父母丧, 必须辞官回到祖籍, 为之守孝。
        B. 契丹, 既是某民族称号, 又曾是国号。五代时契丹某部落的首领乘中原内乱统一各部, 几年后称帝建国, 国号契丹。
        C. 太子太师, “东宫三师”之一, 多为虚衔无实职。负责护翼并以道德辅导太子。也常用来追赠死去 重臣。
        D. 族诛, 古代社会死刑中的一种, 当一位家庭成员犯下通番卖国、密谋造反等滔天死罪时, 对其家族施以此酷刑。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崧自幼聪颖, 决断能力强。在魏王继岌手下任职时, 就曾率人假造朝廷诏书, 成功化解继岌因滥杀大臣而造成军心涣散的被动局面。
        B. 李崧选贤举能, 颇有卓识。明宗时期, 他认为太原是国之北门, 应该由石敬塘这样的重臣镇守。他的建议得到朝廷采纳。
        C. 李崧声明远扬, 行事谨慎。契丹南侵时扬言只是要得到李崧而己;他在汉时处事小心谨慎, 不敢有所违背。
        D. 李崧不被汉高祖赏识。外族契丹对他的礼待, 尤其是他与外甥、李守贞等人的谋反行为是导致他不被赏识的根本原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高祖深德之, 阴遣人谢崧, 盖欲使崧终始成己事也。
        (2)高祖素不悦崧, 又为怨者谮之, 言崧为契丹所厚。
        【答案】10. D    11. A    12. D   
        13. ⑴晋高祖非常感谢他, 暗地派人感谢李崧, 想叫崧始终帮助他成就大业
        ⑵汉高祖向来不喜欢李崧, 崧又被怨恨他的人诬陷, 说他是被契丹器重的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 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 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 句子结构的对称, 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 句子成分的省略, 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本题中, “继岌己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 意思是“继岌已经破蜀, 刘皇后听信谗言, 暗地派人到蜀教继岌杀崇韬, 人心不安。崧入见, 对继岌说:‘王为什么要做这种危险事?’”。
        “蜀”是“破”的宾语, 不能断开, 排除AC项;
        “崧入见继岌曰”中, “崧”是主语, “继岌”是“入见”的宾语, 不能断开, 排除B项。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 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 防止张冠李戴, 防止时代混淆, 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本题A项, “凡子遭父母丧”错误, 丁内忧, 只是子遭母丧, 为之守孝。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这类题需要认真阅读文章内容, 分析文章思路、手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表达的观点等, 仔细分析选项中敏感点, 比对原文, 辨析正误。
        本题D项, “尤其是他与外甥、李守贞等人的谋反行为是导致他不被赏识的根本原因”错误, 从“澄乃教延遇告变…又以蜡丸书通守贞”“乃自诬伏”来看, 应是莫须有的罪名。
        故选D。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 第一:理解文句大意, 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 前贯后连, 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 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 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 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 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 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 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 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 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中, “德”, 感谢;“阴”, 暗地, 暗中;“成己事”, 帮助他成就大业;“固”, 坚定。(2)中, “素”, 向来;“为”, 表被动;“谮”, 诬陷;“厚”, 器重。
         
        参考译文:
        李崧, 深州饶阳人。崧幼年聪敏, 能写文章, 担任镇州参军。唐魏王继岌担任兴圣宫使, 兼镇州节度使。继岌与郭崇韬伐蜀, 用崧当掌书记。继岌已经破蜀, 刘皇后听信谗言, 暗地派人到蜀教继岌杀崇韬, 人心不安。崧入见, 对继岌说:“王为什么要做这种危险事?实在不能宽容崇韬, 到洛阳再杀他也不晚呀, 现在远征五千里, 不见朝廷诏书就杀了大臣, 动摇人心, 是自取祸乱呀!”继岌说:“我也很后悔, 现在怎么办呢?”崧就召集三四个书吏登楼去梯, 夜里以黄纸作诏书, 用的是都统�。诙煸绯扛孚椭罹�, 人心才安定下来。
        回师途中, 继岌死在路途上。崧到京城, 任圜判三司, 因守孝离职回乡。服除, 范延光当镇州节度使, 征召崧做掌书记。长兴中(930~933), 明宗年龄大了, 秦王从荣无法无天, 晋高祖担任六军副使, 害怕惹祸殃及自己, 要求出镇外藩。这时候, 契丹侵入雁门, 明宗选将保卫太原, 晋高祖想去。范延光等人想派康义诚去, 只李崧说:“太原, 国家的北门, 应当派重臣, 非石敬瑭不可呀!”大家都同意。晋高祖非常感谢他, 暗地派人感谢崧, 想叫崧始终帮助他成大业。
        契丹耶律德光进犯京城, 德光多次听到延光等人称赞崧的为人, 入京城后, 对人说:“我攻占南朝, 只是为了得到崧一人罢了。”于是提拔崧当太子太师。契丹北返, 命令崧率全族同行, 留在镇州。后来麻荅放弃镇州, 崧才得以回京。汉高祖向来不喜欢崧, 崧又被怨恨他的人诬陷, 说他是被契丹器重的人。所以崧遇见汉的权臣, 常常警惕谦虚谨慎, 不敢得罪他们。
        汉高祖入京, 把崧的房屋赐给苏逢吉。崧弟屿的仆人葛延遇为屿经商, 常常吞没钱财, 屿鞭打他。延遇夜里跑到逢吉部下李澄家。那时, 高祖将安葬在睿陵, 河中李守贞谋反。澄叫延遇报告说崧和他的外甥王凝商议凭借山陵放火焚烧京城, 又用蜡丸书信与守贞通谋造反。逢吉把崧关到侍卫狱中, 崧知道难免一死, 就自己被迫承认, 最终受到族诛。
         



        相关文言文练习
        《新五代史·隐逸传·郑遨》《新五代史·王朴传》
        《新五代史·周臣传》《新五代史·李崧传》
        《新五代史·冯晖传》《新五代史·唐臣传·史建瑭》
        《新五代史·郭崇韬传》《新五代史·元行钦传》
        《新五代史·霍彦威传》《新五代史·孙德昭传》
        《新五代史·李严传》《新五代史·范延光传》
        《新五代史·王景崇传》《新五代史·张敬达传》
        《新五代史·王思同传》《新五代史·刘昫传》
        《新五代史·桑维翰传》《庄宗既好俳优, 又知音, 能度曲》
        《新五代史·杨行密传》《新五代史·任圜传》
        《新五代史·符习传》《新五代史·庞师古传》
        《新五代史·刘处让传》《新五代史·赵匡凝传》
        《贻赵廷臣书》原文及翻译《阅江楼记》
        《后汉书·桓谭传》《强弱之辩》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报任安书》
        《爱莲说》(二)《三峡》阅读及答案(二)
        《鲁人身善织屦》《爱莲说》《梅花草堂集》
        《熊鼎传》《曾子易箦》
        《孔雀东南飞》《杨烈妇传》(一)
        《杨烈妇传》(二)《柳敬亭传》
        《河中石兽》(一)《有盲子道涸溪》
        《荀子·非相》《拟论姚莹功罪状》
        《高祖本纪》《况钟传》
        《文章繁简》《瓶庵小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